◎文/徐慶捷
三尺講臺放光彩——記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王洪杰
◎文/徐慶捷
從事教育工作20年來,她把學生們的信任當作榮耀,不斷提升自身的施教水平,用愛心和恒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在莘莘學子的心目中,她不僅是良師,更是值得信賴與依靠的“知心姐姐”。她就是大連市第十二中學教師王洪杰。寒來暑往,桃李滿天下,深受學生們喜愛的她如今依然在——
王洪杰20年的從教生涯中,有15年從事的是高三班主任工作。正因為深知高三學期任務艱巨、壓力巨大,王洪杰以“高三無小事”的心態對待備考的每一個細節,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為了學生們美好的明天兢兢業業、甘于奉獻,對學生的關心和鼓勵甚至超過了一些學生家長。
每次考試后,王洪杰都會拿著成績單,利用課間、午休或自習課時間單獨找學生談話,為他們分析成績,調整每個學生的學習心態,及時了解并解決他們的問題。她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學生們確實受益匪淺,都把王洪杰當作最值得依靠的“知心姐姐”。
涓涓細流潤新土,兢兢業業育芬芳。20年的時間里,王洪杰鼓勵和幫助過的學生不計其數。有很多學生已記不清準確姓名了,但有一個女學生,王洪杰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她就是從汶川地震災區轉學來的張潔。王洪杰與同學、科任老師一道細致入微地照顧她,每天幫張潔打飯,還不忘給她帶些麻辣食品開“小灶”。在師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尤其是王洪杰無私的呵護與幫助下,張潔重建心靈家園,充滿陽光的笑容重現在臉上。
2012屆畢業生小曲(化名)家住離校較遠的郊區,與母親相依為命,家里的經濟來源是媽媽擺攤賣貨的微薄收入。每天早晨4點多鐘,小曲就得起床,坐車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細心的王洪杰發現小曲交的飯費都是一元、五元的零錢,很快便得知了小曲的家庭情況。“苦了誰也不能苦孩子!”王洪杰暗暗下定決心,要幫助這個堅強的孩子,不放棄任何一個“祖國的花朵”。于是,王洪杰每天中午用自己的飯票親自給孩子打飯,并端到他的書桌上。碰上自己有課走不開,就委托別的老師幫忙打飯……由于十二中學非寄宿學校,升入高三后,小曲只得與同學租住在學校附近一間鐵皮房里。考慮到小曲沒有媽媽的照顧,高三學生又格外需要補充營養,王洪杰便經常給小曲買來水果和營養品,不斷鼓勵他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小曲備受鼓舞,學習動力十足,最終考入了理想的大學。
2009屆畢業生小孫(化名)和身患重病的父親相依為命,生活艱難。王洪杰了解到小孫的家庭情況后,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把所獲“西崗區優秀教師”的800元獎金悄悄塞給了他。小孫先是一愣,明白過來后感動得落下熱淚,哽咽地說:“我一定努力拼搏,不辜負老師!”王洪杰則拍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老師對你有信心,加油!有困難就來找老師……”
鮮為人知的是,王洪杰每年都默默地為許多家庭困難的學生捐款,學生家長們想請她吃頓飯表達謝意,都被她一一婉言謝絕了:“只要孩子將來有出息,我這個當老師的,不管付出多少都是應該的,都是值得的!”
教育沃土灑汗水,春雨潤物細無聲。多年來,王洪杰不僅以仁愛之心贏得了眾多學生及家長的尊敬和認可,還結合班主任的具體工作積極創新、規范管理,總結出一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帶班方法,使學生們在愉悅的心態下不斷增強學習動力。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王洪杰所帶班級無論是高考一本率還是高分段都能達到同年級最高水平,而且“西崗區高考狀元”連續多年都出自她所帶的班級。更值得一提的是,王洪杰所帶的班級多年被評為大連市、區“三好班級”“優秀團支部”,她本人先后榮獲“大連市教育局優秀共產黨員”“大連市骨干教師”“大連市師德標兵”“大連市優秀班主任”“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師愛是為師之本。20年的堅守,20年的付出,讓王洪杰桃李滿天下。談及理想,她的回答鏗鏘有力:“站好我的三尺講臺,做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