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博陽
摘要:現如今,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同時也廣受數學教師的重視和青睞,而《幾何畫板》具有容易學習、操作簡單、功能強大等特點,它具有動態的圖形功能,豐富的變換功能,方便的函數圖像功能,利用幾何畫板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現數學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幾何畫板;動態;圖像;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35-01
隨著學校計算機的普及,班級多媒體的實現,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軟件也多了起來。作為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我對《幾何畫板》軟件卻情有獨鐘,教學中運用得得心應手,輔助了課堂教學,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下來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及體會。
1.《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
1.1《幾何畫板》的特點。幾何畫板主要以點、線、圓為基本元素,通過對這些基本元素的變換、構造、測算、計算、動畫、跟蹤軌跡等,構造出其它較為復雜的圖形。
1.2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幾何畫板》的好處。
(1)有較強的繪制幾何圖形以及函數圖象的功能,在作圖中保持幾何關系的不變性,大大方便了計算機的作圖。
(2)數形結合是數學學科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聯系數學直觀和抽象的主要工具。使用《幾何畫板》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展示了數學美。例如:勾股樹的展示。
(3)能動態地演示學科知識的形成過程,能比較容易地突破學科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把數學的抽象思維變成了一種現實。
(4)方便的計算功能。計算測量線段的長度、角的大小。
(5)變換功能使圖形變換變得更易于操作。如對稱、旋轉等等。
2.《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中的具體運用
2.1《幾何畫板》在初中代數教學中的應用。在初中代數中,函數的圖象,一直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學過函數的圖象后,很難理解函數與圖象的對應關系。運用《幾何畫板》就很容易解決。下面以具體的課堂教學例子做一個介紹:利用《幾何畫板》學習函數的單調性。
案例: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的性質"時,可以使用《幾何畫板》制作一次函數圖象,在圖象上任找一點P,過點P做x軸、y軸的垂線,并利用"度量功能"分別把與x軸、y軸的交點的橫坐標、縱坐標度量出來,并利用"合并功能"合并到這兩個點。當拖動點p時,兩坐標的值發生變化,直觀的看出"y隨x的變化情況"。
2.2《幾何畫板》在初中幾何教學中的應用。
案例:△ABC是等邊三角形,BD是中線,延長BC至E,使BD=DE.求證AD=CE.對這個例題的教學,我用幾何畫板做了這樣一個課件,先畫一個等邊三角形,在邊AC上取中點D,連接BD和ED,當完成對AD=CE的證明后,我提出:當點D不是邊AC的中點時,其他條件不變,上面的結論還成立嗎?我一邊提問一邊拖動點D,這樣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增加了變式的速度,說到做到,又給人自然流暢,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再次提問,(1)當點D在邊AC的延長線上時,其他條件不變,上面的結論還成立嗎?(2)F是邊BC上的點,D分別在線段AC上和其延長線上,其他條件不變,上面的結論還成立嗎?我一邊拖動F和D點來完成其變式,這樣學生更直觀而且快速的達到了變式的效果。
作為數學信息化教學的代表,"幾何畫板"以其便捷的操作、精準的圖像、即時的變式、生動的呈現方式,越來越受到青年教師的青睞和追捧。但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懂得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教學方式,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最終有效的服務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切不可因其強大的功能而喧賓奪主,我想,這才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才是我們在信息化道路上的起點和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