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
一、以為題目做的越多越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
一天深夜,新西蘭著名的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人盧瑟福教授走進了自己的實驗室,他看見一個研究生正在實驗臺前忙碌著.盧瑟福關心地問道:“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回答:“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去做什么了?”“也在工作.”“那么,你一整天都是在工作嗎?”“是的,導師.”研究生帶著謙恭的表情說道,似乎還期待著盧瑟福的贊許.盧瑟福稍稍地想了一下,然后說:“你很勤奮.整天都在工作,這是很難得的.可我不能不問你,你用什么時間來思考呢?”
通過盧瑟福對研究生的勤奮的質疑。希望同學們能夠明白,拿出足夠的時間來思考也很重要.
二、以為不做題目,看明白就行
說白了,就是看著容易做著難.同學們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歷吧:有些題目,看著很簡單,思路分析也很到位,可是做著做著,就做不下去了.為啥呢?常常是因為計算量太大了.為什么會覺得計算量大呢?原因就是平時訓練過少,計算能力跟不上.其實,無論大考還是小考,試卷里面都有一些題目的計算量是比較大的,因為計算能力也是考查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做題不光是為了檢驗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還有提高計算能力的作用.可以幫助提高解題速度!所以,對那些會的題目,也要注意去做一遍.
三、以為答案正確就好,過程不必較真
很多同學做數學題,都非常注重答案而輕視解題過程.尤其是那些學過奧數的同學.這種想法更為突出!那么,為什么要強調解題過程呢?
首先,數學是一門鍛煉思維能力的課程,思維不僅僅是靈活就好,還要有嚴謹性.而解題過程就能體現一個人思維的嚴謹程度;其次,嚴密的解題過程,可以進一步幫助同學們鞏固所學的知識;最后一點,無論中考還是平時考試,數學試卷都是按步給分的,如果你不想讓分數被扣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地寫好解題過程吧.
關于解題過程,寫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呢?筆者認為,就是邏輯必須清楚.換言之,每一步的來龍去脈必須說清楚,踩中“得分點”.
四、以為書寫無關緊要
書寫是很多同學的硬傷彳艮多人認為,數學書寫沒那么重要,其實這是很不正確的觀點.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如果你是閱卷老師.兩份內容差不多的試卷,一份整潔干凈,而另一份如同天書,你的內心將更偏向誰呢?
可能有人要反駁了:“老師,你不是說按步給分的嗎?我該寫的都寫了,怎么能扣我這么多分呢?”那么我只能說你太天真了.別說試卷你看不到,即使你查試卷了又能怎樣?人家來一句“你寫的我看不清楚”,你還能說什么呢?只好自認倒霉了.
五、以為幾何作圖可以信手畫
同學們在做幾何題時,大多數都信手畫圖.筆者認為這樣的習慣很不好.為什么呢?
首先,信手畫出的圖準確嗎?你能通過所畫的圖直觀地看出線段與線段之間的數量關系與位置關系嗎?你能看出角度之間.圖形與圖形之間的關系嗎?其次,信手作圖,很容易對解題產生誤導,使得思考方向出現偏差,最終勞而無功.最后,隨意作圖.很難發現幾何圖形中所“隱含”的某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