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輕型柴油機后處理系統的排放特征
為了滿足日本在2009年出臺的排放法規,從各種脫硝后處理系統,如尿素選擇性催化還原(Urea-SCR)、NOx存儲-還原催化等選用烴選擇性催化還原(HCSCR)系統對柴油機NOx的排放進行催化。HC-SCR除在柴油機的燃燒變形(主要是針對冷卻的EGR)中作為新的柴油機微粒催化還原(DPR)系統,日野汽車還將其在中、輕型車輛中發展成為世界級技術。該新DPR系統結構緊湊、易于安裝催化劑轉換器,且與Urea-SCR系統相比無尿素注射液。介紹了新的DPR系統,同時通過測量結果說明原始DPR系統對降低規定的排放化合物(NOx、PM、HC和CO)和不受監管的排放化合物(N2O、CH4、HCHO、CH3CHO、1.3-丁二烯、苯、苯并芘和NH3)排放水平的影響。配備新DPR系統車輛的排放物排放標準符合日本2009年的排放法規。相比2005年日本的原DPR車輛,2009年新DPR車輛的NOx排放量降為原來的40%,PM排放量降為原來的80%。在JE05模式、東京政府模式和高速公路模式下,有關溫室氣體中一些不受監管的排放物排放水平非常低,甚至低于可測量的限值。N2O和CH4排放量通過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的因素轉換為當量CO2量,在JE05模式以CO2排放率的方式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該N2O和CH4在JE05模式的排放率分別為4.1%和0.03%,一些不受監管的HC氣體含量和NH3的排放水平也非常低。
KeiichiHayashizakietal. SAE 2014-01-1501.
編譯:趙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