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崇星
(河北省南皮縣第一中學)
探析江蘇教育版本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的比較
尹崇星
(河北省南皮縣第一中學)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科學教育逐漸走上了改革的道路,高中化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教材知識體系的完善程度直接決定著以后高中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高度,現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江蘇教育版本的高中化學教材在編寫時與以往相比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其中關于“元素周期律”這一章節的內容更是進行了重點編排,主要探討的是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的比較情況。
元素周期律;比較;變化
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是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教材,在現今新課改的形勢下,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與以往人教版相比有了很大的完善,其中“元素周期律”這一重點章節內容更是進行了優化,因為這一章節內容是高中化學教材完善優化的基礎,下面從三個方面來探討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與以往人教版進行比較后的變化。
1.宏觀位置的變化
從宏觀位置的變化來分析,首先比較的“元素周期律”所處的位置,以往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總共分為三冊,每一冊都是以章來作為基本單位,第一冊有六章內容,而“元素周期律”就位于第一冊的第五章處,其他的第二冊有五章內容,而第三冊只有三章內容;而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分為必修與選修兩個大模塊,“元素周期律”就處于必修這一模塊的第一章,從宏觀上講,蘇教版將“元素周期律”提前到了高中化學教材的首位,將之提升到了讓學生率先學習的地位。
2.章節內容結構的變化
在以往人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中“元素周期律”這一章節內容主要包括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原子半徑的周期性變化以及元素主要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等,而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中“元素周期律”這一章節內容與之相比有了變化,主要包含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應用等;首先在編排順序上,兩者就不一樣,人教版是按照“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進行排布,而蘇教版則是按照“元素周期表—原子結構—元素周期”進行排布,其次在章節數與章節內容上兩者也有變化,人教版將“元素周期律”這一章內容分成了七節,在講解完原子核與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后就開始介紹元素周期律,而蘇教版則是將“元素周期律”整合成三節內容,由于編排順序發生了變化,蘇教版的比較靠前,而且也將原子結構與核外電子排布這兩節內容放在元素周期律這一節內容里進行講解。
如下表所示,為人教版與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所包含的主要知識內容:

版本 人教版 蘇教版包含的主要知識內容原子核、同位素、電子云、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原子序數、元素周期律的概念與實質、元素同期表的結構,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的意義、電子式、分子晶體以及原子晶體等。原子序數、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核素、同位素、核外電子運動特征、核外電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離子鍵、電子式、共價鍵、共價化合物、化學鍵的概念以及化學反應實質等。
人教版與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所包含的主要知識內容
通過上表的對比可以看出,人教版與蘇教版在選取“元素周期律”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時,兩者變化不是很大,有許多相同的知識都包含在內,一些知識點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基本內容是一致的,蘇教版的只是在其中增加了一些重要的知識點。
這兩者之間的變化,首先體現在編排思路上,如前文所述,人教版以“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進行排布,而蘇教版主要以“元素周期表—原子結構—元素周期”進行排布,首先兩者的編排順序就不同,其次兩者在編排后,人教版最后總結出了“元素周期律”的整體概念,而蘇教版最后則是將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都放在下一個章節進行體現。
呈現方式的變化是人教版與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相比較后最明顯的變化,以往人教版的教材內容主要以圖片、表格、實驗以及討論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而蘇教版的呈現方式除了這些之外,還增加了思考與交流、學與問、歸納與整理、實踐活動、科學探究、科學視野以及資料卡片等,呈現方式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在圖片的表現形式上比人教版的更加逼真,可讀性得到了增強。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結構體系、內容編排以及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探討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與以往人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發生的變化,通過這三個方面的比較,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
[1]于麗紅.不同版本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的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高苗,閆春更,周青.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內容的國際比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9):64-68.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