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華
(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學)
淺談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幾個體會
周國華
(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學)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是以培養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目標,著力于發展學生信息交流與處理、技術的設計和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通用技術不同于其他課程,因為它強調實踐,但又不是從以前的勞動中培養技能。多方面的不同,勢必需要獨特的學習方法來配合。教師在嘗試的多種教學方法中,認為比較適合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就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從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幾個關鍵點、案例及思考。
通用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法;體會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通過“任務”的形式進行教學,將多種知識和技能融入任務中,貫穿于任務的整個過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學生將會經歷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任務的實施及最終的評價這樣一系列步驟,體驗完整的任務。其中的每一步都由學生自己負責,教師只是提供知識、技能、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學生通過項目的進行,將會對整個過程及其中的每一步驟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通用技術課程的目標具有許多共性。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它的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也是一個富有生機、充滿探究、方式多元的活動過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性受到激勵,創造性得到釋放,思維的活躍性大為提高,學生在其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對通用技術課程的興趣將會極大提升。
1.是否選取了合適的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1)任務要緊扣課標
選取任務時會考慮到任務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相關的知識領域和概念又是什么。其實這些都是有依據的,任務不能是天馬行空的,它的依據是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應該是教學工作的準繩,同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測以及檢查教學質量高低均以課程標準為最核心的依據。
(2)任務要有實際意義
任務的設計不僅要緊貼課程標準,還要考慮到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在現實社會中哪些情況下會出現。如果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現實生活中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則更具有重要意義。有些任務不具有實際意義,或者是已經過時的,一開始就可以剔除,這需要教師的判斷和引導。
(3)任務要能學以致用
通過任務的操作讓學生能夠將新知識應用在解決真實且復雜的問題中,或是能夠使用多種高效工作能力如收集、分析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使用技術的能力,也可以是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
(4)任務要難易適中,能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索
任務應該是教師和學生都了解,但是又要通過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才能完成,并且大部分學生有能力在努力之后完成任務任務。任務要能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探索,除了把握好難度之外,還要讓學生對任務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自然會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共同來把任務做好。要使任務具有吸引力,可以讓任務貼近學生的年齡層次,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吸引學生參與其中。
2.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應具備多方面能力
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初他是設計者,任務開始后他是管理者,學生討論時他是參與者,在評價時他是評委等等,這些角色需要教師具有不同的能力,這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師的管理能力
教師要能夠自始至終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任務的目標上,不僅在任務開始時,隨著任務的進行,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目標導向強化,并且要保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對于時間跨度大的任務,要定時提醒學生是否在按計劃完成任務,是否完成了階段目標。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指示。學生在任務教學過程中,會有許多疑問,例如:在上三視圖這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復雜零件的三視圖。學生第一次接觸復雜零件的三視圖繪制會不知如何下筆。此時教師要再強調一遍作圖的步驟,給予“先畫主視圖,再根據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畫出左視圖、俯視圖”等類似的提示。對于大部分學生在作圖時會遇到的疑問,要及時統一講解,以免學生因疑問得不到解答而失去制圖興趣。另外,繪制三視圖這節課耗時較長,一節課制圖,一節課標注尺寸,最后一節課講解。因此教師每次上課時都要提示學生這節課需要完成哪些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監控和管理學生的行為。任務操作實踐過程中,學生需要在教室里走動,有時會在校園的某個場所進行,甚至走出校園。教師要教會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監督下遵守規程,高效地工作,如制訂工作計劃、時間流程表,使學生學會有效地管理時間。
教師推進活動進程,并且管理工作流程。教師對任務排定時間進度后,每次活動都要指導學生按時認真完成每一次的任務,達到分期目標,對學生每一次活動成果都進行必要的檢測,根據檢查情況,判斷每次活動的難度如何,是否需要調整,學生完成程度如何,接下來應該如何指導,學生是否需要補充知識和技能,從而推動任務的進展。
(2)教師的技術能力
通用技術學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技術創新能力,包括組織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技術與信息的獲取能力等。相類似的看法是認為技術創新能力是開發新產品的能力、改進產品或生產技術的能力、信息儲備和組織的能力。具體到通用技術課程任務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理解多種工業技術的原理,能夠運用工業技術對產品進行一些設計、制作、改進的實踐操作,掌握設計過程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和流程。
(3)教師的評價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中的評價很重要,教師要學會評價。這要求教師對任務中的關鍵要素有敏銳的眼光,判斷要從哪些角度進行評價,制定各個評價任務的標準。這需要教師對任務有更深入地了解,要預設到學生會有哪些情況出現,在評價標準中充分體現出來。除了成果的評價,還要能對過程進行評價。要善于發現學生在任務中表現出的優點或不足,對優點能予以及時的表揚,對好的方法進行推廣;對不足之處進行提醒和指導,并告誡其他同學。要對任務的最終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作為后續任務的借鑒,以期之后的任務效果更好。
1.任務背景
本任務是根據高中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第一節設計的一般過程的第二個過程“制定設計方案”這一小節而設計的,共用一個課時的時間。這一節的內容是承接發現確定問題和進行模型制作的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旨在讓學生通過制作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理解遵循設計的一般過程的重要作用,從而養成良好的設計習慣和技術素養。
在布置任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明確設計任務,收集信息等內容,同時具備人機工程的相關知識,能夠較好地開展設計任務。
2.任務主題
設計一款適合高中生的學習臺燈。
3.任務過程
學生分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并完成以下表格:

設計分析作品草圖體現的人機關系體現的設計原則主要材料制作成本估算產品簡要說明書其他說明
4.任務評價
采用自我評價(40%)與教師評價(60%)相結合的方式。

通用技術設計任務作品評分表
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發現,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大為增加。不管從學生的調查問卷中、談話中,還是從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都可以看出這一點。雖然這門課程不是高考科目,但是學生對它的熱清不減,不會出現在課堂上看其他科目書的情況,課后能積極完成任務。學生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樂趣,而最終成果的展示更是激發了他們的成就感,所有這些都說明他們喜歡這門課程。
通用技術課程的“通用”使得教學載體豐富多彩,設計任務時可以跨越多個學科領域,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這是對教師的挑戰,也是契機。教師要設計任務并且規劃任務、管理過程、管理任務團隊,也使得教師組織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任務的設計、管理和評價中,教師的專業知識更加完善,技能更趨成熟,自身價值得到更高的體現。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更好地上好通用技術課,需要教師長期的修煉。
通用技術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得教師關注的重心轉向課前。由于要設計任務,教師要在課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構思、規劃。這并不是說教師在課堂上就輕松了,教師雖然在課堂上的講課少了,不需要時刻考慮有沒有知識點沒講,但是教師更強調對課堂的管理、對課堂活動的管理,使之有序;教師更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及時接收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快速響應學生的求助,在巡視學生活動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指出并給出建議;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感受和需求,調整任務,使之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而在學生方面,學生參與任務更有趣味性,將要掌握的知識技能融入任務中,比傳統講授更易接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有助于學生學習,自然更易達到教學目標。所以,不管從哪方面看,項目教學法使得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更有效。
1.如何更好地對過程進行評價
對任務進行評價,既要對結果進行評價,同時也要對過程進行評價。但是實際操作時,對結果進行評價相應容易,有清晰的評價標準,都以量化指標形式存在,而結果本身很多時候是物化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容易評價。對過程評價雖說也有標準,但很多都是比較抽象的標準,操作的時候比較困難,除了對過程進行監測,還應該有其他可行的評價方式,這應當是以后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2.如何解決任務教學中個別進度差異的問題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人基礎知識、已有經驗、掌握技能、思維能力和感興趣程度等方面的差別,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存在差異性。一般對活動的進度都是按照大多數學生的一般水平設定的,但是由于任務一般跨度比較大,通常需要幾周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時每次的進度差異會累加,最后會有部分學生進度領先于其他學生或是落后于其他學生一兩周,領先的會無事可做,落后的會為了加快進度,粗制濫造。
3.如何尋找更為合適的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最難的是尋找任務,雖然在實踐中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也獲得了一些經驗,但這還遠遠不夠,有些章節的任務還不夠合理。
[1]劉育東.我國項目學習研究:問題與趨勢[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2]張軍.通用技術課程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