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總工會 張豪
量上增加、質上提高、面上覆蓋、點上突破廣元工會推進基層組織建設
□四川省廣元市總工會 張豪
去年以來,四川省廣元市各級工會緊扣“基層工會建設落實年”各項部署,在加強工會組織建設上突出建會入會與有效覆蓋并重、規范完善與提升質量并進,較好地實現了量上增加、質上提高、面上覆蓋、點上突破。截至目前,廣元市建立基層工會7324個,涵蓋法人單位1.2萬家,入會職工58.9萬人,其中農民工工會會員34.4萬人。具體做法是:
廣元市總工會始終堅持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工會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站位謀劃,精心部署推動。一是黨組高度重視支持。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周鍵先后在市總六屆五次、六次全委會、主席辦公會和全市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工作會等相關會議上,對開展“基層工會建設落實年”活動進行專題研究部署,每季度聽取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情況匯報。二是強化指導服務。先后研制出臺開展“基層工會建設落實年”《實施意見責任分工方案》《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創建標達規劃》和《廣泛開展“爭創模范職工之家、爭當職工信賴娘家人雙爭”活動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及時印發全總《機關工會工作暫行條例》。匯編下發了《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手冊》,供各級工會干部學習使用。4月22日,在昭化區召開全市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現場會。會上,總結回顧了去年全市工會組織建設工作,安排部署2016年工會組織建設重點任務,通報表揚了2015年度全市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工作先進典型。三是實施專項考評。市總組宣部充分利用牽頭負責全市工會工作目標考評的有利條件,在設置考核項目和細則上,進一步提高工會組織建設工作的占比權重。比如,在開展農民工集中入會行動工作中,實施單項考核和問責機制,先后約談工作滯后的責任單位3個,對市建設工會發出專項督查通報,在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同時,對全面完成目標任務的單位給予通報表揚,及時兌現工作經費補助46萬元,并對獲得組織建設工作創新獎的3個縣區工會分別給予5000元的獎勵。
廣元市總主動適應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切實建立落實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常態化工作機制。一是瞄準實現有效覆蓋目標不動搖。堅持依法推進各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在增長的形態上,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對象抓建會,切實提高工會組建率,努力擴大工會組織對新產業、新業態的覆蓋面,確保全市各類法人單位建會率動態保持在95%以上。二是扭住各類開發區這個重點不放松。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產業園區9個,其中國家級園區1個、省級園區4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去年以來,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專題組織召開了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工作會議。通過多方協調,著力加強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領導班子建設,設立工作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全市產業園區入駐規上工業企業312家,全部建立工會組織。三是聚焦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精準發力。把住開發區(工業園區)、建筑項目、物流(快遞)業、家庭服務業、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物業管理等重點領域。采取層層宣傳發動、分解目標任務、包片聯系督導,壓實工作責任,合力攻堅破難,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特別是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園區等區域性工會組織作用,對區域內小微企業從業人員和快遞員、家政服務員等零散、靈活就業人員進行有效覆蓋。依托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工會聯合會,吸納農民工入會。利州區創新組建街道零散工工會,為進城攬活零散人員免費提供用工信息、技能培訓、維權幫扶等服務項目,使200多名零散務工人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2015年全市新增農民工工會會員11.4萬人,超額完成了省總下達的目標任務。
廣元市總按照分類升級、規范達標的要求,大力推進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一是創優條件、加大投入。全市各級工會主動爭取黨政重視支持,有針對性地解決基層工會組織人、錢、陣地、職工群眾認可度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問題。市總工會積極協調市委編辦增設了法律工作部,規范市級產業工會設置,理順歸口管屬,落實了13個市級產業工會編制,配齊了副縣級專職工會主席。各縣區總工會積極會同編委、組織部門,抓好行業(系統)、鄉鎮(街道)工會專職干部設置和工會領導班子選配。去年僅劍閣縣總工會就按縣級部門黨政副職配編了17個產業工會主席。蒼溪、旺蒼、青川在理順行業(系統)工會設置的基礎上,還對特大鎮、一類鎮配備了專職工會主席。為確保有錢辦事,市縣工會堅持工作力量和資源下沉,加大組織建設經費預算和對下補助,僅2015年,市總本級補助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資金達30多萬元。市縣(區)工會通過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和本級工會自籌等方式,在省總補助的基礎上,同時匹配給鄉鎮(街道)及城市社區工作經費170多萬元。

二是選樹典型、示范帶動。對標“六好”鄉鎮(街道) 、“五優”社區工會、“雙亮”工程有關要求和標準,以“兩個信賴”“七個模范”為引領,聚焦用力抓基層、打基礎、促規范、上水平,扎實深化建家建制、會員評家等基礎工作,保障職工之家軟硬件投入,分類打造了一批拿得出、穩得住、叫得響的機關、事業、鄉鎮(街道)、社區工會及規模企業、非公企業工會等示范亮點。去年命名市級“六有”示范工會30家、市級模范職工之家56家,2個鄉鎮(街道)、5個社區工會榮獲全省示范工會表彰, 18家基層工會分獲全國和省級模范職工之家、模范職工小家稱號,50名工會干部分獲全國、省、市優秀工會工作者。
三是抓好培訓,提升素質。從嚴落實工會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全面完成省總干部調訓、市委黨校培訓任務,著力鍛造講政治、重品行、業務精、作風好的工會干部隊伍。去年,市總采取與高校、黨校聯合辦班等形式,先后在浙江大學開辦了1期工會干部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與市委黨校聯合舉辦了1期工會干部素質提升研修班,會同市委組織部將工會業務培訓納入全市“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培訓課程。今年,市總繼續把工會干部培訓列入市委干部培訓計劃盤子,擬與省外高校舉辦1期培訓班。各縣區工會著眼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工會干部隊伍,積極拓展工會干部培訓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