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鋼集團唐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孫國平
職工全員崗位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河鋼集團唐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孫國平

當前,國有大中型企業面臨諸多問題,亟需通過改革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動力。特別是2013年以來,鋼鐵行業進入“嚴冬”期,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鋼鐵企業迫切需要新的發展動力支撐。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市場形勢,2014年,河鋼唐鋼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唐鋼工會認真貫徹落實河鋼集團和公司關于創新發展的部署,深入開展創新創效活動,全面激發職工的創造激情與活力,確保了公司的健康發展。
多年來,公司始終視職工為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秉承改變就是創新,改善就是創新的理念,廣泛凝聚全體職工的智慧和力量,用成績和作為展示了河鋼唐鋼人巨大的創造潛能。
1.實施職工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工會網站,開辦網絡學堂。與有關部門協作,在公司OA系統上開辟電子圖書專欄,對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提供6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500多萬篇論文和400多萬條記錄信息,隨時更新供職工查閱。與中鋼協培訓中心合作,建立全員全過程培訓精確管控系統,為職工提供“課程超市”,實現職工“自主選學”。開展崗位練兵、技術交流、師徒幫教等活動,每年至少有70多名技術尖子通過技術比賽脫穎而出。發據統計,近兩年,有1名職工獲得全國技術比武第二名,10名職工獲全國技術能手;5人獲河北省技術狀元,8人獲省級優秀能手;4人獲唐山市技術狀元,21人獲市級優秀能手;24人獲河北鋼鐵集團狀元稱號。
2.搭建職工創新平臺。把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為凝聚職工智慧和力量、推進公司創新創效工作的重要平臺,并確定2015年為職工崗位創新推進年,提出了職工創新工作室“312”創建目標,即創建30個廠部級新工作室,100個車間級創新工作站,200個職工創新工作組。圍繞職工創新主題,一是建立職工學習交流站點,讓職工之間彼此分享在創新創效方面的想法、思路和體會,有效提高了職工的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二是充分發揮鄭久強國家級創新工作室的影響力,組建鄭久強創新工作室聯盟,加強對各單位創建工作的指導,成功把鄭久強工作室工作模式復制移植到基層一線,有力助推職工創新工作取得新進步。三是開設職工創新大講堂,由一線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主講,發揮各級各類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廣先進操作技能。目前唐鋼已建立職工學習交流站點77個,建立2個國家級、7個省級、40個市級、50個廠部級、106個車間級和212個班組級的職工創新工作室(站、組)。據統計,2015年,這些工作室(站、組)完成重點課題成果115項,取得發明國家專利46項。全國勞模鄭久強主持的《轉爐雙渣工藝的研究與推廣》項目榮獲第十屆全國“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十佳百優”合理化建議活動年直接創效達3055多萬元。創新工作室已成為公司職工崗位創新創效的重要陣地。
3.探索職工崗位創新自主管理新模式。本著黨政主導、工會推動、多方協同的原則,發揮職工自主管理的作用,積極探索職工崗位創新的工作機制與模式。制定了《唐鋼職工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制定了《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章程》,為創新工作室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制度保證。實施項目化管理模式,規定職工創新工作室要圍繞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主動承擔攻關課題,對課題項目實行立前評估,過程控制,結后評價的管控方式,確保了崗位創新工作效果。明確規定對成效顯著、業績突出的創新工作室,每年給予大力表彰,最高獎勵達5000元;對活動流于形式、沒有創新成果的職工創新工作室,予以撤銷。
4.競賽驅動創新取得實效。以廠際立功競賽、每季主題競賽和作業區產線對標爭先賽為主導的競賽“3+X”模式,覆蓋公司生產經營全過程,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全員參與競賽的良好局面。在55條生產線(爐座)開展的小指標競賽覆蓋220個生產班組,圍繞公司重點攻關項目開展的指標提升競賽和55項專項攻關競賽,在企業困難時期極大調動了一線職工建功立業的熱情和干勁。3年來,在全國重點大型耗能鋼鐵生產設備節能降耗對標競賽中,唐鋼4個爐座榮獲全國“優勝爐”稱號。公司有25個單位68次榮記集體特等功,87個單位326次榮記集體一等功。
5.關愛激發職工創新熱情。把職工視作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堅持與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每年元旦春節期間都集中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勞動模范、離退休職工等各類人員達1.9萬多人,發放慰問款(物)價值達300多萬元。平通過組織單身職工聯誼會、為新婚青年職工舉辦集體婚禮、提供免費度蜜月,為職工發送生日祝福短信、節日安全囑托等,讓職工切實感受到了公司這個大“家”的溫暖。每年公司為困難職工、大病職工、住院職工辦理各種幫扶救助金710多萬元;出資140多萬元讓職工免費參加唐山市職工大病醫療互助,有力保障了困難職工生活。唐鋼公司始終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認真落實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通過職工代表巡視、職工代表提案、經理聯絡員建議等民主渠道,深入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從而煥發了職工的責任與擔當意識。
6.激發職工的爭先創優意識。唐鋼工會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等時機,加強公司形勢任務教育,激發職工爭先意識,引導職工專注工作,奮發有為,建功立業。把“班組活動日”作為領導干部與職工溝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與職工“面對面”宣講。通過報紙、電視、微信等載體,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的事跡,引導職工工作上爭先,業務上創優。2015年,公司職工鄭久強先后榮獲全國勞模、全國最美職工和全國道德模范三項殊榮。為發揮鄭久強的旗幟引領作用,唐鋼公司開展了爭做“久強式”職工的活動。
通過開展職工全員崗位創新活動,我們體會到:
1.職工的真心理解和認同是全員崗位創新活動的基礎。工會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只有真心實意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才能取得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把職工有效凝聚在工會組織身邊,團結在黨的周圍,堅定不移地跟著工會干,跟著黨走。全員崗位創新活動,從大的方面說,符合國家創新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政策,也符合職工利益,是職工的所思所盼的。

圖為河鋼唐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孫國平深入冷軋部進行現場調研,與一線職工親密交談
2.為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平臺是工會的一項重要職責。每名職工都渴望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和舞臺。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認真把握職工的這種需求,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任務,通過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滿足職工群眾的愿望,為他們盡情展示自己搭建舞臺,讓他們的勞動激情得到綻放,讓他們的智慧在勞動中閃光。
3.尊重職工、依靠職工是工會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歷史證明,職工群眾是企業的建設者,企業的經營發展成果是廣大職工共同勞動和智慧的結晶。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直接來自于生產一線,是崗位的實際需要,因此在企業生產經營和決策過程中,虛心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不僅是對職工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的認可,也是對他們主體地位的尊重,其結果必將使企業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4.突出5個重點——
一是樹立三種理念:1)終身學習的理念。教育職工明確終身學習是避免被社會淘汰的重要保證,充分利用好身邊的學習平臺,爭當學習型職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和企業需求。2)樹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引導職工認識當前競爭的殘酷性,從而使職工以更高的標準對待自身工作。3)秉承“改變就是創新,改善就是創新”的理念。引導職工立足崗位,以開放性思維、國際化定位徹底顛覆傳統和習慣,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和效益。
二是構建崗位創新評價體系。唐鋼公司制定實施了一些關于職工崗位創新工作的制度和章程,并初步形成了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平臺的職工崗位創新工作機制和評價機制。現在的關鍵是,通過科學論證和實踐摸索,找準職工與企業分享發展成果的最佳平衡點,從人員、技術、效益、安全、環保等五個方面細化考量,并引入職工評價機制,不斷完善職工崗位創新激勵機制和評價標準,形成一套完整的創新工作評價體系,要達到職工崗位創新工作有場地、有人員、有制度、有項目、有考核、有成果、有交流等七項要求,全面提升職工崗位創新活動的質量和水平。
三是打造“4+X”崗位創新平臺新模式。“4”即職工勞動競賽、職工創新工作室、先進技術操作法總結推廣和職工合理化建議四大平臺,“X”即各單位結合實際開展的職工“五小”、技術(課題)攻關、工藝改革、技術改造等職工崗位創新活動。要通過平臺建設,讓職工崗位創新活動貫穿公司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覆蓋到公司各條產線和關鍵區域、環節,努力形成全員參與崗位創新的良好局面。公司工會將不斷加大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適時組織職工創新成果展。
四是深化“送溫暖”工程。通過給予職工更多的關愛和幫扶,激發職工感恩企業、回報企業的動力。堅持“送溫暖”常態化、多樣化、制度化,廣泛傳遞企業溫暖。關注職工身心健康,組織好職工療休養、職工體檢、生活后勤服務窗口競賽、“安康杯”競賽等活動,讓職工體面勞動,快樂工作。
五是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開展技術交流、師徒幫教、總結推廣先進技術操作法等活動,多渠道提升職工素質。利用互聯網、手機微信、QQ等平臺,為職工提供深層次服務,不斷提升職工崗位創新能力和水平,滿足企業發展和職工成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