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中國證券網10月20日消息今年1-9月為止,大病保險已經覆蓋全國城鄉,為全國10.5億城鄉居民提供了大病保險保障。全國有16家保險公司在31個省市自治區承辦了大病保險業務,覆蓋人群9.2億。大病保險制度覆蓋了10.5億人口,這個數字是指除了公務員、軍人和企業職工以外的農民和城鄉居民。
商務部10月18日消息1-9月, 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53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對外直接投資8827.8億元(折合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9月份對外直接投資1062.9億元(折合161.6億美元),同比增長56.9%。
第一財經10月18日消息 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進入倒計時。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我國煤炭行業退出產能已完成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與此同時,煤炭庫存緊缺、價格上漲等問題依舊存在。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0元/噸,較年初371元/噸上漲了199元/噸、累計漲幅達到了53.8%。繼續刷新年內最高紀錄,實現十五連漲。而且目前來看,煤價上漲的態勢未有改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認為投機因素的存在也是導致煤價持續上漲不容忽視的原因。
經濟參考報10月17日消息10月16日,中國建設銀行與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總額近50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投資協議,這是建設銀行和云錫控股落實總額為100億元的債轉股框架協議的第一步。當日晚間,云錫控股子公司錫業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建設銀行或其關聯方設立的基金擬向華聯鋅銦注資以認購其新增注冊資本,并將于本次增資后持有不高于15%的華聯鋅銦股份。這是繼國務院《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后,全國正式落地的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項目。
經濟參考報10月18日消息10月17日,在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的引導下,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在北京揭牌。其中,國投公司、國家電網等51家央企參與首期出資,首期募資122.03億元,計劃逐步增加到1000億元。目前,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已組建完畢,并順利召開了首次股東大會及基金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監事會,選舉產生了基金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會主席,聘任了基金公司總經理,確定了基金公司管理人,通過了基金托管銀行選聘方案,下一步將按照市場化運作,基金存續期15年、項目投資期5至7年,結合貧困地區實際,基金可采用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設立子基金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投資方式。
國家統計局10月14日消息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0.1%,同比是自2012年3月份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上漲0.4%,同比下降0.6%。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8%。
保監會10月13日消息當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做好保險專業中介業務許可工作的通知》,從六個方面對申請審查提出明確要求,規范保險專業中介業務許可,促進中介市場健康發展:一是要求股東出資自有真實合法;二是注冊資本實施托管;三是職業責任保險足額有效;四是要求商業模式合理可行;五是公司治理完善到位;六是風險測試符合要求會對機構進行風險測試,綜合考察機構、股東及存在關聯關系的單位或者個人的歷史經營狀況等,全面評估其風險。
國家統計局10月14日消息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其中,城市上漲2.0%,農村上漲1.6%;食品價格上漲3.2%,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2.4%。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7%,農村上漲0.7%;食品價格上漲1.7%,非食品價格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上漲0.5%。
商務部10月13日消息1—9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292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2.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090.3億元人民幣(折合950.9億美元),同比增長4.2%(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其中,9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54家,同比增長27.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02億元人民幣(折合92.1億美元),同比增長1.2%。
經濟參考報10月12日消息10月11日,國務院發布的《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各地區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比2013年縮小2個百分點以上。《方案》對農民的“三權”進行了明確,規定不得強行要求進城落戶農民轉讓其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或將其作為進城落戶條件。同時,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市場體系,探索形成農戶對“三權”的自愿有償退出機制,支持和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上述權益,但需注意現階段嚴格限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
國家稅務總局10月11日消息作為資源稅全面改革首個征期,8月份全國129個改革稅目的資源稅收入20.65億元,和改革前政策相比,總體減負5.54億元。從12個重點稅目看,首個征期資源稅收入為9.62億元,占129個稅目資源稅收入的46.58%。從典型調查的130戶重點企業看,資源稅全面改革后的平均負擔率為4.88%,比改革前下降2.28個百分點。其中,112戶企業負擔降低或持平,共減負0.89億元;18戶企業負擔略微上升,共增負395萬元。
國家發改委10月8日消息當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放開食鹽價格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自2017年1月1日起,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食鹽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決定推進鹽業體制改革,完善食鹽專營制度,打破食鹽生產企業只能銷售給指定批發企業、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范圍內銷售的規定,允許食鹽生產企業進入流通和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開展跨區域經營,全面建立起競爭性市場結構,食鹽價格具備放開條件。
證券時報10月7日消息9月30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表示,為支持國債做市,提高國債二級市場流動性,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決定建立國債做市支持機制。同時,兩部門還聯合發布了《國債做市支持操作規則》。
新華社10月5日消息日前,國家發改委表示已下達2016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前期工作專項補助5億元,目前各地已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2016年安排的PPP項目前期工作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重點區域或行業的PPP項目規劃編制,以及重點PPP項目的評價論證咨詢、實施方案編制、招標文件起草、合同文本擬定、財務顧問、法律顧問和資產評估等。這筆資金共補助支持703個PPP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2萬億元,涵蓋能源、交通、水利、環境保護、重大市政工程、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領域。其中,重大市政工程類項目數量占46.8%,交通運輸類項目數量占18.9%,文化教育類項目數量占14.1%。
京華時報10月8日消息10月7日,央行發布數據,9月外匯儲備規模為31663.8億美元,環比減少188億美元。這是中國外匯儲備連續第三個月下降,9月末外匯儲備創下了2011年12月以來新低。
中國外交部10月8日消息10月7日,第四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在印度新德里舉行,對話主題為“發展、創新、合作、共贏”。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和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副主席帕納加利亞共同主持并作主旨發言。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致辭。中印雙方就全球經濟形勢、兩國宏觀經濟形勢等重大議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就推動雙邊務實合作開展了深入探討,回顧總結了第三次對話以來各工作組合作進展情況,兩國政府相關部門、地方省市、相關企業代表參加。對話會上,徐紹史主任及帕納加利亞副主席共同簽署了對話會會議紀要等文件,隨后見證簽署了16個企業間合作項目,合同金額達150多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