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瓊怡,朱 淵,江 瀾,李雯娟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上海 200030)
放松訓練在急診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患者中的應用
毛瓊怡,朱 淵,江 瀾,李雯娟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上海 200030)
目的 探討放松訓練在急診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急診收治的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患者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放松訓練,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住院患者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Barthel Index Rating Scale,BI)在入院當日及訓練后第7天進行效果評價,比較兩組患者的睡眠變化情況、日常生活能力變化情況、血氧飽和度改善情況和術后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情況和血氧飽和度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放松訓練可有效改善急診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患者術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起積極促進作用。
冠脈支架術;急診;放松訓練;應用
急診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1]。AMI突發的心前區劇烈疼痛、瀕死感,急診手術及住院后心內科監護室(cardiac care unit,CCU)特殊的醫療環境、監護、治療措施等,使患者易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2-3]。入CCU后的疼痛、心理、環境等各種因素均易導致患者睡眠障礙。睡眠障礙使患者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負荷增加,影響患者心功能恢復,增加再次梗死、猝死和致死性心律失常等惡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概率[4-5]。本研究旨在將放松訓練應用于支架術后患者并輔助氧療,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及住院患者Barthel指數評定表(Barthel Index Rating Scale,BI)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急診綠色通道一鍵啟動行冠狀動脈內支架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43~78歲;②具備一定的交流和認知能力,能按指導完成放松訓練;③無精神疾病;④無肢體活動障礙。排除標準:①拒絕實施者;②病情危重無法實施或中途病情惡化無法繼續實施放松訓練者;③有睡眠障礙史,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者。所有患者自愿知情并簽署“研究計劃項目”同意書,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入CCU,給予針對性常規護理,持續24 h氧飽和度監測7 d,氧氣吸入持續7 d;包括每晚21:00病房熄燈(除床頭燈);提供患者眼罩及耳塞;監護儀報警音量值設置為1(21~24 db);每間病房定點放置治療車,不再推車入病房;醫護人員做到“四輕”;停止家屬探視。觀察組除給予患者對照組護理外,入CCU首日由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的護士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持續20 min。放松訓練方法:①深呼吸5 min:深吸一口氣(鼻),屏住呼吸幾秒鐘,然后慢慢呼出來(嘴)。②取舒適的半臥位,深而慢的呼吸2~3次;③屏住呼吸幾秒鐘逐個部位地收緊肌肉,直到堅持不住;④呼氣、快速而徹底地完全放松肌肉,最后再同時對全部肌肉做1遍。以上第②~④步驟依次反復循環進行15 min[6]。
1.2.2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在入院當日訓練前及訓練后第7天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及住院患者Barthel指數評定表(BI)進行效果評價。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定被試者最近1個月的睡眠質量。PSQI量表是由19個自我評定問題和5個由睡眠同伴評定的問題組成。僅將19個自我評定問題計分。19個自我評定問題由0~3分的7個因子構成。累積各因子得分為PSQI量表的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采用住院患者Barthel指數評定表(BI)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根據評定分數劃分日常活動能力情況。總分100分,根據自理能力等級分為:重度依賴(≤40分),中度依賴(41~60分),輕度依賴(61~99分),無需依賴(100分)。分數越高,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越少[7-8]。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PSQI各維度得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I得分比較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PSQI各維度得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I得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I得分比較 ( 分,)
組別n 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5024.72±8.4862.03±17.72對照組5023.26±7.0652.57±14.99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氧飽和度均數比較 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8.51 d,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7.15 d。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氧飽和度均數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氧飽和度均數比較(%,)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觀察組5094.50±1.2095.58±1.03-5.775 0.000對照組5094.50±1.1794.68±1.08-2.137 0.038
3.1 患者睡眠質量的相關分析 疾病引起的疼痛、環
境改變、監護及治療措施的干擾等各種因素均會導致患者的睡眠質量下降,影響患者的康復。此外,患者擔心疾病的預后以及生活工作能力、社會行為能力不同程度減低,易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極易造成入睡困難和睡眠紊亂[9-11]。放松訓練能通過調節大腦自主神經活動,降低交感神經張力,使機體緊張水平下降,改善練習者的情緒,從而使腦、內臟活動、情緒和軀體之間處在一個良好的平衡狀態,有利于機體對抗各種應激。患者主觀的不適癥狀減少,睡眠質量自然得以提高。本研究顯示,放松訓練能幫助患者減輕生理上的不適感和舒緩心理問題,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復,與國內外多項研究的結果一致[12-14]。3.2 放松訓練對改善患者缺氧情況的促進作用 放松訓練能緩解呼吸困難、心率加快等軀體癥狀,從而最大限度地緩解負性情緒給患者帶來的困擾[15-16]。放松訓練促進了氧療的治療效果,氧療能提高血氧分壓,使腦組織、心肌等重要器官獲得充足的氧供,挽救瀕死心肌,防止梗死擴大,縮小心肌缺血范圍。本研究結果提示,放松訓練有助于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能夠使患者身心狀況向良好方向發展,促進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減輕家庭護理者的負擔[17-19]。
3.3 放松訓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作為一個新的評價療效的指標日益受到重視。放松訓練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幫助患者參與到疾病的自我管理中來[20-22]。本研究結果表明,放松訓練有效促進了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證實,放松訓練有利于改善疾病預后,減少急性心梗后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絞痛的發生率。
急診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患者由于疼痛、環境、心理等原因導致睡眠障礙,影響患者的康復。放松訓練作為認知行為治療的一種方法,操作簡便、經濟實用、無不良反應,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減少惡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利于病情的穩定,促進機體的康復,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周曉榮,李小妹,劉美麗,等.放松訓練對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干預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1):56-57.
[2]李玉霞.放松訓練對抑郁與抑郁焦慮共病者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4):2767-2770.
[3]余秋燕,戴維蕾,邱麗娜.放松訓練在改善重癥監護病房病人心理狀況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1B):2953-2954.
[4]Khare KC,Nigam SK.A study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meditators[J].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2000,44(2):173-178.
[5]郭秀紅.住院病人失眠原因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6,20(12B):3210-3211.
[6]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0.
[7]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2000:45.
[8]劉臘梅,周蘭姝.老年人失眠的評估工具及非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12A):3103-3105.
[9]沙永生,孔輕輕,武景連,等.ICU肺癌術后患者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天津護理,2012,20(3):125-126.
[10]竇麗君,陳曦,殷艷玲,等.呼吸內科住院病人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09,23(9B):2378-2379.
[11]葉小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障礙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5B):84-85.
[12]李曉燕,劉轉麗.放松訓練對改善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9):163.
[13]馮競,朱淵.放松訓練對肺癌術后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4C):1464-1465.
[14]謝麗琴,張靜平,湯慧.漸進性放松訓練對骨折手術病人睡眠狀態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9A):2296-2297.
[15]Javnbakht M,HejaziKenari R,Ghasemi M.Effects of yoga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women[J].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2009,15(2):102-104.
[16]DeMarco-Sinatra J.Relaxation training as a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J].Holist Nurs Pract,2000,14(3):30-39.
[17]王蘭爽,張芳,劉紅艷.生物反饋放松訓練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6):13-15.
[18]Young JS,Bourgeois JA,Hilty DM,et al.Sleep in hospitalized medical patients,part 1:factors affecting sleep[J].J Hosp Med,2008,3(6):473-482.
[19]王麗娜,周郁秋,姜秀榮.冠心病患者睡眠質量與其焦慮抑郁情緒的優勢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0B):14-16.
[20]Simeit R,Deck R,Conta-Marx B.Predictor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sleep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 during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J].Rehabilitation(Stuttg),2007,46(4):220-227.
[21]蔡萍,潘乃林,萬喻燁.放松訓練對腦卒中患者睡眠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1,11(5):9-11.
[22]朱淵,劉曉芯,陳娟,等.放松訓練對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康復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65-467.
Application of relaxation therapy in recovery of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hanghai Chest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MAO Qiongyi,ZHU Yuan,JIANG Lan,LI Wen-jua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elaxation therapy on quality of sleep and life in the patients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hanghai Chest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 group(50 cases)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given both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relaxation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nd Barthel Index Rating Scale were used on admission and 7 d after training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sleep and daily life ability.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quality of sleep,improvement of oxygen saturation,daily life ability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Relax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quality of sleep and life in the patients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Emergency;Relaxation therapy;Application
R473.54
A
1009-8399(2016)06-0013-03
2016-03-22
毛瓊怡(1977—)女,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朱 淵(1967—)女,副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院級科技發展基金項目(YZ14-H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