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中華大地上一場舉世聞名的長征,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的勝利而告終。
80年后,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們依然敬仰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懷念長征中犧牲了的革命烈士,探尋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學習長征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遺產,對長征中紅軍在難以想象艱難環境下取得的一次次勝利和對人類極限挑戰的征服而嘆為觀止。
二萬五千里長征,不只將國民黨反動派、帝國主義絞殺中國紅色革命的企圖徹底化為泡影,也讓中國共產黨走向了成熟,并形成了堅強有力,能夠擔當拯救國家危亡、振興中華民族重任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兩年多的長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跨越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縱橫十四省,轉戰數萬里,終于相繼在陜甘地區會師,勝利完成了戰略大轉移,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以陜北作為根據地,將中國革命的勝利推向全國。此外,長征勝利還讓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保存和鍛煉了基干力量,為日后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長征是宣傳隊,是播種機,在長征途中,紅軍在戰略轉移中每到一地,都讓當地人民群眾看到了紅色武裝與其他軍隊的根本不同,大力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更加廣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由于博古“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李德在軍事上的瞎指揮,造成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遭到失敗,和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初始的重大損失。遵義會議的召開,讓錯誤的路線得以全面糾正,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了獨立自主干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也為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思想原則的確立,和以毛澤東思想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走在新的長征路上,在當前這一階段,也正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和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刻。我們在銘記學習革命前輩長征精神的同時,更要把這種精神帶入到我們現實的工作事業中,敢擔歷史重任,強化使命意識,對國家建設發展、民族振興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挑戰有充分的認識、準確的判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也必須勵精圖治,凝聚更強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更大的勇氣,征服今天、明天橫亙在我們面前新的“雪山草地”,突破各種內外部困難挑戰的“圍追封堵”;切忌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就“馬放南山”“飄飄然”。
中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的長征,我們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