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和社會運行機制失靈事件頻發,公共危機嚴重,極大威脅著我國人民生命及財產的安全。非政府組織(NGO)參與公共危機的治理能夠有效促進危機的解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對NGO與公共危機進行分析,并探究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非政府組織 公共危機 治理
現階段我國著力于促進政治制度轉型、發展國民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但是公共危機事件頻發,嚴重威阻礙社會的發展。因此公共危機事件的治理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不可否認政府與市場是促進公共危機解決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嚴重公共危機的影響下,政府和市場會出現管理失靈現象。而NGO具有靈活廣泛等特點,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非政府組織(NGO)與公共危機
NGO是一種處于政府與私營企業之間的非營利性質的志愿組織,我國的NGO最早起源于改革開放時期,其后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迅速成長,經過曲折發展,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NGO具有高度的公益精神和志愿精神,主要著力于政府和企業不愿做、做不好、不常做的事,自發投身于危機事件的治理與解決當中,并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公共危機是指對某一區域或地區公民造成公共威脅和侵害的事件,破壞性巨大,對人民的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其發生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自然災害(如汶川地震等),可能是恐怖襲擊事件(如9.11事件等),可能是惡性刑事案件(如惡性殺人)。也可能低疾病傳播(如非典、禽流感的傳播)。公共危機發生后政府和市場往往在危機治理中起主導作用,公共危機治理的主要模式為:政府-市場,此種模式往往會由于政府及市場失靈而最終導致治理失敗。NGO具有操作靈活、合作性強等特點能夠對危機做出及時反應、促進資源調配,而且強調行動的公益性,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能夠主動投身于公共危機治理當中。NGO的這些優勢決定其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非政府組織(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不可否認NGO在近些年來的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環境及自身條件限制的影響,在公共危機治理中仍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由于相關立法及政策的缺失導致人們對NGO的了解甚少,對于NGO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的作用了解不足,使得NGO的社會地位極為尷尬,其職能的行使及作用的發揮受到局限;其次,在公共危機的治理中需要NGO與政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治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NGO與政府銜接不足、配合不協調。直接影響其治理效果;此外,NGO自身實力不足是影響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內部原因,首先NGO主觀意識強,其公益性存在局限性,其次NGO內部資金及資源籌備能力有限,再次NGO不夠專業。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其在公共危機治理中作用的發揮。
三、非政府組織(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途徑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NGO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著劇組輕重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本研究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及自身經驗對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途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肯定NGO的作用
長久以來我國尤為重視公共危機治理中政府作用的發揮,但是對于NGO的作用卻常常忽視,而且不注重NGO的培育與發展。近年來,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NGO團體逐漸發展壯大,其類型也多種多樣,更多的參與到社會活動與公共危機治理中,對此政府及社會各界必須對NGO形成正確認識,承認其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的作用,并加大對NGO的宣傳工作,加深人們對其了解程度。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NGO在公共危機治理中作用發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因此加強這方面建設,使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制度化尤為必要。這樣一方面可以使NGO在進行公共危機治理時采取更規范、更科學的治理方式,另一方面更會增強社會對NGO的認同度。
(三)促進政府與NGO的協調配合
不可否認政府是公共危機治理的主導力量,但是NGO是治理工作中的主要參與者,因此促進這兩股力量的協調配合,達到利益最大化極為必要。在公共危機的治理工作中必須整合好政府與NGO力量,借助各自力量優勢對危機進行治理,促進其合作。
四、結語
公共危機對我國國民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是現階段阻礙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原因,提升公共危機治理的水平具有深遠意義。NGO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參與治理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對此,必須加大相關研究力度,采取相應措施改善NGO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金太軍,張健榮.重大公共危機治理中的NGO參與及其演進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1).
[2]譚成華.我國公共危機治理中的民間組織參與[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
[3]秦文臻,全永波.政府與NGO合作參與海洋危機管理的途徑研究[J].中國水運月刊,2014,(07).
(課題:廳級+海南省教育廳+課題名字 海南非政府組織(NGO)與國際旅游島建設 課題號:Hjsk2011-08;作者簡介:張明,海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