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約奧約會中國男籃五戰皆墨,在全國各界聲討男籃的糟糕表現和批評潰敗的同時,不禁對中國男籃的表現很憐惜,冷靜之余開始客觀對男籃在奧運的征程和結果作出分析,通過分析部分因素,闡述相關見解,認為中國男籃的奧運之行是失中有得。
關鍵詞:中國男籃 奧運會 契機
奧運會是衡量男籃在世界籃壇地位的標準之一,出場必敗的中國隊并沒有失去希望。當前中國男籃更新滯后,過于埋怨也無法改變他與世界豪強的差距,當務之急改善職業聯賽平臺,提高本土球員施展才華的機會,是提升男籃實力的基本保障,也希望客觀地看待中國男籃的失利,畢竟里約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機會,同時也是這屆青澀男籃的鍍金之旅,其收獲從各方面都是巨大的。
一、存在問題和現狀評述
(一)基本功和組織能力有挖掘的空間。里約奧運會中國隊五場皆墨,五場凈輸148分,場均凈失29.6分,官方數據顯示,中國隊在籃板、三分球、犯規、助攻、失誤等技術指標都排名墊底,在得分、投籃率、罰球倒居第二,要窮則思變。
(二)年輕略顯稚嫩也值得期待。本屆中國男籃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年輕球隊,有9人第一次踏上奧運會,他們或都參加第2屆男籃世界杯和東京奧運會,空間無限。
(三)基礎薄弱但核心強大。奧運會希望之星周琦、王哲林表現不盡人意,尤其是成功率太低的進攻端暴露出了對抗弱點,丁彥雨航和李根有限的殺傷力致球隊低效進攻讓對手更輕易地防守;易建聯場均20.4得分位居奧運會第三位,非常強大。
二、擺正位置和認清形勢是進步的基礎
(一)考驗能夠客觀認識自己和擺正位置。賽前重奪亞洲冠軍的中國男籃信心滿滿的,然而當前亞洲水平和歐美實力早已是天壤之別,里約五場皆墨就是例證。可喜的是中國男籃征戰奧運會充分領略到強隊水平和特點,深刻體驗到差距的程度和廣度。如果能夠端正思想,擺正位置,真是不虛此行。
(二)失利能夠認清形勢和更具遠見。亞洲稱霸未必屬于世界舞臺,從奧運學到的經驗要緊密地結合到聯賽中去,聯賽作為球員鍛造和歷練的平臺,其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必須適應新形勢,前路非常艱辛的平臺改造不必害怕失敗,只要保持前瞻的心和勇于開拓的精神,顯然對中國隊的未來還是充滿期待。
(三)挫折能夠改善人才資源和培養渠道。后備隊要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和人才流動,豐富訓練手段和環境增強對籃球的熱愛;不以外援為主導,國內球員要有球權、開火權,以及真正展示實力和自信心的聯賽平臺;鼓勵球員到海外去,人才流動是競爭力的最好手段,也是提升敬業精神好辦法。
三、珍惜擁有并抓住契機開創未來
(一)年輕沒有失敗。沒有09年亞錦賽的折戟,哪有15年亞錦賽的峰回路轉,苦澀的失敗也是新征程的伊始。從里約失利中看到中國隊的團結和努力,他們沒有低頭離開賽場,說明他們不懼怕失敗的頑強斗志和不懈品質,里約已經過去,嶄新的未來等待著男籃去開創!
(二)男籃核心可靠。賽場上易建聯場均20.4得分和6.6個籃板球的數據打動了NBA的心,他的拼搏精神和敬業態度無疑是最令人欣慰和學習的,他用暴扣、卡位、補防的實際行動履行了領袖的職責,可以說中國男籃有著可靠的核心。
(三)中國屬于世界。征服了亞洲的中國男籃也開始著眼于世界,里約是年輕人迎來的第一個目標,略顯青澀的男籃面對世界諸強是少不更事,恍然大悟奧運與亞錦賽的迥然不同,但年輕就是本錢,他們在堅持不懈中全面成熟并身處黃金期和更具競爭力。
四、結語
里約奧約會對中國男籃是失中有得,是一次客觀的檢驗和如實的反饋,能讓中國男籃認清了自己的實力和差距,端正了態度和擺正位置的同時,間接發現了聯賽平臺和后備人才不足,也直接收獲了最高的經驗、對抗、技戰術、自信心,這是中國男籃征戰世界新的里程碑,是中國男籃開創未來的一次契機。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對中國男籃在第28屆奧運會上失利原因的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5.
[2]梅凱.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內線隊員進攻能力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9.
[3]廖生波.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防守技、戰術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02).
[4]岳紹軍.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攻防能力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1).
( 作者簡介:尤信招,閩江學院 體育部,副教授,體育碩士研究生,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