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佩佩++++臧振瑞
四渡赤水
3萬∶40萬。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對比,達到了長征以來之最。
1935年1月29日~3月22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上演了我軍軍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勢北渡長江卻回師黔北;二渡赤水,紅軍回師向東,利用敵人判斷紅軍將要北渡長江的錯覺,5天之內,取桐梓、奪婁山關、重占遵義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蔣介石向川南調集重兵之時,紅軍已從敵軍間隙穿過;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兵鋒直指貴陽,趁坐鎮貴陽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之際,紅軍又入云南……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戰中,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當來訪的二戰名將蒙哥馬利贊譽毛澤東指揮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毛澤東說,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筆。
嘉陵江戰役
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紅四方面軍在川北發起并成功地進行了強渡嘉陵江戰役。紅四方面軍共殲敵1萬余人。相繼攻克9座縣城。這次渡江作戰,紅軍強渡的江河之寬,渡過的人數之多,取得的戰果之大,在紅四方面軍的戰史上是空前的,在整個紅軍戰史上也是不多見的。這次戰役打亂了蔣介石的戰略部署,策應了中央紅軍的作戰行動。
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紅軍直逼貴陽,坐鎮貴陽督戰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而正當云南孫渡縱隊急忙入黔救駕時,紅軍卻反向穿插,乘虛進軍云南。
昆明告急,蔣介石從金沙江防線回撤3個團。滇西北金沙江沿線成了幾乎不設防的地帶。4月29日,紅軍虛晃一槍繞過昆明,兵分三路,直撲金沙江。5月3日,紅軍奪取皎平渡,靠著找到的7條小木船和當地36名各族船工順利渡江,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紅軍兩次上演長征路上最為精彩的經典之戰: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5月24日夜,紅軍先頭部隊1團突然出現在大渡河安順場渡口,并奪取1條木船。翌日9時,營長孫繼先率領17勇士奇跡般強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紅軍無法迅速渡過。安順場北320里外的瀘定橋成了唯一通道。紅2師4團于5月29日6時趕到瀘定橋。此刻,瀘定橋上只剩下13根鐵索。16時整,由連長廖大珠等22人組成的突擊隊,踩著搖晃的索鏈向對岸沖去,一個隊員倒下了,后面的仍奮勇向前……至19時,紅4團擊潰川軍,一舉占領瀘定城。
包座戰役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確定了兩軍共同北上,在川陜甘創建根據地的戰略方針。班佑以東的上下包座位于四川省松潘縣北部,地勢險要,卡在紅軍進入甘南的必經之路上。1935年8月29日,紅三十軍向上包座守敵發起攻擊,8月31日,攻占上包座。與此同時,第四軍一部也向求吉寺守敵攻擊。此役殲滅包座地區守敵及敵援軍第四十九師大部,共斃、傷、俘敵5000余人,繳獲機槍50余挺,長短槍1500余支。包座戰役的勝利,掃清了紅軍北上的障礙,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大門。
突破臘子口
臘子口,是中央紅軍長征路上跨越的最后天險,周圍群山聳立,峽道寬僅8米。臘子河從峽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寬的木橋可通行。山后,敵人3個團縱深部署,企圖堵死紅軍北上之路。1935年9月16日下午,紅軍先鋒紅4團向天險發起沖鋒。由于峽口太窄,兵力無法展開,從下午攻到半夜,連續十幾次沖鋒都告失敗。
關鍵時刻,一個外號叫“云貴川”的苗族戰士毛遂自薦,第一個攀上絕壁,把突擊隊員悄悄帶到敵人背后……
拂曉,紅色的戰旗插上臘子口,北上通道打開了。
直羅鎮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蔣介石企圖以3倍于紅軍的兵力,將中央紅軍、陜北紅軍以及先期到達的紅25軍一起消滅。
如何站穩腳跟?黨中央和毛澤東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在陜北富縣縣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羅鎮布下口袋陣。
1935年11月20日,國民黨東北軍先頭部隊第109師在飛機掩護下,進入直羅鎮。同時,第106師、111師也進入了直羅鎮西北地區。
21日拂曉,戰斗打響。紅1軍團自北、西北、東北方向,紅15軍團自南、西南、東南方向,同時發起攻擊。至24日上午,紅軍殲敵一個師又一個團,擊斃第109師師長牛元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西北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黨中央把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
轉戰烏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紅2、6軍團近1.7萬人從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開始長征。
1936年2月下旬,紅2、6軍團向安順地區轉移,因敵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烏蒙山北麓前進。
3月2日至29日,紅2、6軍團在威寧、鎮雄、昭通、彝良一帶的烏蒙山區進行了千里大迂回,與10倍于己的敵人展開回旋戰,并在以則河、得章壩等戰斗中,給圍追堵截之敵以沉重打擊。
之后,紅2、6軍團迅速移師云南,于4月下旬順利渡過金沙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