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貴
摘要:當期我國經濟正在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如何將歷史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轉化成學生可吸收的知識儲備,是當代歷史老師傳承歷史知識時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歷史教育不光是歷史知識教育,同時也是人文課堂教育。對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如在高中歷史教育中充分發揮人文教育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關鍵詞:高中歷史 人文教育 課堂教學
當前的教育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應當在歷史知識教學的同時,適當兼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人文精神的培養,不能依靠單一的人文課堂,而是應該在各種學科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塑造。歷史課程中蘊含著我國優秀的文化積淀和民族傳統,所以應當通過合適的方式,透過歷史的云層看出淹沒在滾滾波濤之中的寶貴的中華人文精神。
一、歷史課程中的人文主義概述
(一)人文主義思想
人文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訴求,比如在我國歷史上秦漢時期,保護人們的生活安全,使人們安居樂業就是最好的人文精神。在唐宋元明時期,維護士人階級的文化傳統就是當時社會所表現的人文精神。民國以來,由于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傳入以及我國封建統治的崩塌,人文精神也被特殊的歷史時期賦予了新的內涵。總的來說,人文精神就是號召社會對人性的關注,提高對尊嚴的理解,以和諧和寬容的方式處理各種矛盾,他強調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信仰,把人的思維從狹隘的世界觀中解放出來,實現“天下大同”的愿景。
(二)歷史課程中的人文主義教學目標
對于人文主義與精神,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可以通過文章表現,也可以通過藝術創作表現,還可以運用更加豐富的舞臺提高人文精神的傳播。高中歷史課堂無論是教材的知識覆蓋面還是思維開發深度,都有著較為便利的人文教學條件。因此,高中教師在歷史課堂中,可以通過厚重歷史來闡述人文精神中核心的內容。
此外,根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的相關要求,歷史課程也應該適當提倡以人為本、珍愛生命、關注人類發展等基本人文精神的講解和傳播。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感悟和平環境的珍貴,以更加健康的心態樹立充滿正能量的審美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歷史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教育功能
(一)歷史人文主義教學的意義
1.學習人文歷史
在歷史課堂中發揮人文教育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人文歷史的學習程度。高中學生正是學習儲備知識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通過對歷史課堂中文化史、思想史、社會史等方面的教學,提高學生對人文歷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對國家對社會產生更加正面的認識。
2.培養人文精神
高中歷史教學,通過對歷史上優秀的人文精神和歷史事跡的教學,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塑造蘊意豐富的人文精神。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文化知識、精神世界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塑造健康審美
人文教育中,審美教育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在當前社會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通過人文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自覺摒棄假惡丑,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尋找社會中的閃光點,自覺傳播真善美。抵制西方世界不良價值觀的侵襲,自覺維護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二)提高歷史課程人文主義教學的建議
1.基于教材挖掘人文思想
對于高中歷史課堂人文教育功能的發揮,僅靠書本表面知識是不夠的。對此還需要教師另辟蹊徑,深挖歷史教學中蘊含的人文思想。比如:在學習近代史的時候,可以通過留美幼童成長后的歷史功績來尋找當時社會中中國人期待國家崛起的迫切心情,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路蹄,提高學生在和平時期保持國家榮譽感的人文精神。
2.創新方式弘揚人文精神
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教學中主動性明顯不足。所以要想發揮歷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必須解放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束縛,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過自己努力研究領悟的知識才能留有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歷史教材中自尋視角,探索歷史事件背后的人文意義。可以利用教師資料庫幫助學生尋找教學中需要的歷史素材,創立有效的課堂環境與展示學生成果的舞臺。同時還需要建立一種能夠激勵學生的獎勵機制,包括學分獎勵、獎狀證書獎勵、個人榮譽獎勵等,激發學生參與歷史教學和發揮人文教育功能的積極性。
3.打造歷史人文主義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法是歷史課堂中較為少見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的限制,能夠激發起學生情感體驗的環境的場所(如劇場、影院等)不可能成為常規的歷史教學課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歷史教育中,不能通過打造歷史人文主義的情感體驗的方式來促進人文教育功能的發揮。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改變歷史教材順序的方式,完善教學內容的歷史順序。讓學生的教學沿著多條主線以車輪滾動的方式呈現在眼前。比如,在歷史課程中,大多以朝代為教學主線,教師可以創造出多個教學支線,比如戰爭支線、科技創新支線、文明演變支線、思想演變支線等,讓學生有著明確的學習脈絡,充分感悟到歷史教材中蘊含的人文主義精神,唯有如此,才可將教材淺顯的歷史材料轉化成自身的修養。
三、結語
在教育體制改革和新課程教學標準改革的雙重推動下,歷史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上都將進行深刻的變革和創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學習和領會教學的變革核心,深入挖掘歷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尋找有效的渠道,促進歷史教學人文教育功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夏曉鵬.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J].教育科學,2016,(18).
[2]謝小兵.高中歷史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6,(17).
[3]李萍.淺析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2).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