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泉
中圖分類號:G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047-01一、溫度對古字畫的影響
對于人體舒適度來說,人們最關心的是溫度,但是對于古書畫來說,溫度則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溫度的影響,簡單分析一下,溫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速文物的老化。
1.溫度升高,加速古書畫文物的化學及物理反應速度
古書畫文物出現的老化以及腐蝕現象主要是其空氣當中各種化學反應下的結果造成的,氣溫隨著溫度的升高造成空氣中各種化學元素老化的速率也逐漸上升,另一個因素,空氣當中含有的水分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速古書畫文物等含水汽的滲透速度,會使古書畫、文物等干濕不勻,會造成其損壞。另外空氣當中存在的各種煙霧等污染氣體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擴散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給古書畫、文物造成傷害。
2.溫度的變化還會引起古書畫、文物的“熱脹冷縮”
在溫度比較高的高溫條件下,微小的濕度改變都能引起紙張很大的變形。由于古書畫大部分的材質都是選用紙張和綾絹等構成,而像紙張和綾絹這種材質又非常極易受空氣當中濕度的影響,由于花心和邊框選用的材質又不相同,這樣就會造成花心和邊緣部分由于吸水的速率不相同而產生整個畫面不平,就是人們常說的荷葉邊。出現這種情況將是對古書畫的極大破壞。
3.溫度的升高會增加生物的活動性
加快霉菌孳生、昆蟲繁殖的速度,從而加速生物對古書畫、文物的腐蝕。由此可見,低溫對于文物的保存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將文物保存的溫度調控的特別低濕不經濟也不現實的。另外,文物保存在某一溫度下有緩慢的適應過程,如若溫度頻繁波動,會使文物頻繁熱脹冷縮而引起老化。經資料查詢,各國推薦的文物保存環境的溫度標準為19-24攝氏度。
二、濕度的影響
濕度是另一個館藏文物保存環境中較重要的指標。最直接的濕度概念是指一定量的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這是絕對濕度。相對濕度對各類文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引起變形
空氣濕度大,而且氣溫相對較高時,古書畫文物的紙張和綾絹絲織品等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因為吸水或脫水而發生形變,并產生應力,從而給古書畫的保存帶來影響。古書畫所用紙張、綾絹都是纖維狀物質,有著很強的吸水能力,它們不但可以在同其他含水材料接觸式吸收水分,而且還有從潮濕空氣中直接吸收水分的能力。另外,它們還有直接向干燥空氣中排水的能力。紙張和綾絹吸水后膨脹,各個方向上的直線尺寸和面積都會增加,而當它們脫水時各個方向上的直線尺寸和面積都會縮小,這些變化都是干濕度改變引起的塑性形變。
2.發生化學反應
古書畫、文物等在高溫高濕的天氣中,其表面所涂抹的繪畫顏料和其他添加物會很容易分解變色,對古書畫的保存影響極壞。首先就是繪畫所選的顏料以及墨汁當中的膠,在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時,他們當中的主要成分膠原蛋白會被很大程度的分解而變質從而失去粘性,而當顏料和墨汁在失去粘性的條件下,就很容易從畫面上脫落,這樣畫面上的色彩就會流失,影響書畫藝術的壽命和價值。
3.引起生物腐蝕
當空氣中大氣的溫度很低時。古書畫的卷面上就會出現露水現象,也就是當古書畫周圍的空氣溫度很低時,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會越積越多而形成水珠吸附于古書畫表面,而由于凝結的水珠大小不同,古書畫的材質吸附水珠的多少有不同而造成古書畫出現荷葉邊現象,給其帶來極大的損害。這種水蒸氣凝結水珠的現象同時又會產生許多霉菌,而霉菌在這種潮濕低溫的情況下又極易繁殖寄生,它們在生長的過程當中又會把古書畫表面的繪畫顏料等材質作為養料而進行新陳代謝,這種現狀對古書畫作品的保存破壞巨大,有的甚至還會在這種破壞下成為廢紙一張,那都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
三、燈光照明
光,作為一種能量不僅會與各種質地的文物發生光化學反應引起文物劣化,而且光的熱效應還會使光照射的環境內溫度升高。美術館展櫥內由于人們觀賞展品的需要,均有一定的光照,從而燈光對展櫥內溫濕度的變化起非常重要的影響。就環境因素而言,對古書畫起破壞作用的光線主要是紫外線,它對古書畫中的有機成分進行破壞,使古書畫中的紙張、綾絹等材質老化變黃,拿美術館展櫥里的古書畫作品及出版物來看,凡是太陽光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古書畫書籍等就會破損嚴重,而陽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古書畫作品書籍保存較好,這說明古書畫的壽命與光照有直接關系。因此對于古書畫保存環境來說,需要放光措施,降低環境中紫外線含量,這是極為重要的。這一點可以通過在展廳內安置無紫外線的人工光源和安置過濾紫外線的玻璃解決。這樣,當外界自然光照射到這些房間門窗上的UV玻璃時,其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就會被阻擋過濾。另外考慮到可見光對古書畫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可根據具體情況,盡可能少使珍貴古書畫暴露于可見光下,延長古書畫、文物的壽命。
四、有害氣體的影響
古書畫文物對其保存環境要求甚高,保存環境中的有害氣體是對古書畫起破壞作用的又一重要因素。所謂有害氣體一般指的就是酸性氣體和氧化氣體,這些有害氣體來源廣泛,比如工廠排出的廢氣,汽車機械等排出的尾氣煙霧等等,這些氣體在古書畫周圍存在特定條件下與古書畫文物發生反應,會加速古書畫文物老化,縮短古書畫文物的壽命,對古書畫文物的保存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古書畫文物保存的環境,要特別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有害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以便減少有害氣體對古書畫文物的影響。
五、其他因素
1.人為的擾動
工作人員對書畫進行整理時會釋放出一些二氧化碳,并影響溫濕度的變化;展廳內人員的活動同樣會引起溫濕度的變化,因參觀團體的人數不確定性,所以會引起展廳內溫濕度的頻繁波動,溫度的波動也會引起濕度的變化,這樣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都會對書畫造成損害,建立健全展廳內的恒溫恒濕系統是最有效的方法。
2.建筑的保溫隔熱作用
隨著外界環境溫濕度的改變,展廳內也會相應的發生溫濕度變化,室內溫度的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古書畫。
綜上所述,古書畫、文物由于自身的因素和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照、有害氣體等因素的影響,使古書畫文物損壞加速,導致古書畫文物的壽命縮短,但話又說回來了,導致古書畫文物壽命縮短的這些因素有的是可以通過人類的力量和智慧再加上合理的措施來控制和改善古書畫文物周圍的環境,能讓這種所謂的破壞因素降到最低點甚至無法存在,這樣就會使古書畫文物得到極大的保護。因此,要想更好的保存古代書畫文物,那就必須對古書畫文物自身的特性和保存的環境進行認真的具體的分析與研究,采取有效的得力措施,對古書畫文物保存環境進行綜合治理,使古書畫文物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