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潔
摘 要: 本論文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和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質疑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求異思維能力以及聯想和想象能力等方面引導學生鍛煉學生科學的思維、知識的遷移及應用,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真正讓學生獲得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質疑 分析綜合 求異思維 聯想和想象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124-01
語文教學是一門具有多質性的極為復雜的人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語文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學生具有讀寫聽說能力,以適應改造自然和社會。語文教學過程是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的求知和探索的科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科知識的語文能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育在基本訓練之中,而最重要的訓練還是在于思維訓練。”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貫徹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習語文的效率、解決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怎么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質疑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只有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體會成功的快樂,也才能有不斷創新的動力,進而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因此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1.培養學生養成質疑的思維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激起學生的興趣。每一個學生都渴望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教師要在語言和行動上幫助和鼓勵學生,使他們在學習語文時充滿質疑的欲望沖動,使質疑成為一種思維習慣,在平常的學習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
其一,每一篇文章的題目都是文章內容的精辟的提煉,主旨所在。要啟發學生通過課題抓住題眼,提出疑問,這樣學生提出的問題將會更接近文章的中心內容,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
例如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引導學生思考標題的含義,難道僅僅是指爸爸種的花兒落了嗎?讓學生帶著疑問去細讀文本,領悟作者一語雙關和借物喻人的寫法。
其二,引導抓住文章主要段落中的重點詞句提出質疑。文章中的重點詞句或是精彩或是寓意深刻,都是作者經過深思熟慮的,對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能抓住主要詞句發問,就能將教學引向深入,也為這一堂課重點難點的突破提供服務。
二、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能力
分析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人類記憶的首要問題在于分析和組織。”這就是說,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分析、整理、歸納,使之成為一個系統,這樣,理解會更深刻,記憶會更牢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于抓住所學知識的內部聯系,以及語文與其他學科相輔相成的關系,引導學生分析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運用分析、比較、聯系等方法進行處理,使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這樣,零散的知識變得系統,學生才能逐步掌握駕馭語文知識的能力,使語文這門大學科變窄、變薄。
三、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老師和學生形成了唯“權威”獨尊,唯“教參”獨尊的思維定勢,在課堂上力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從而忽略了學生的思維個性。求異思維也叫發散性思維,這是從同一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其思維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從不同方面去思考。如果老師一味地強求唯一性,那將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中,關于文章的主題,歷來有多種解讀,教師就不能拘泥于成見,硬生生地歸結為一種主題,而應該鼓勵學生從多方面探索思考。所以,語文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廣開思路,擴展想象,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見解。
四、培養學生聯想與想象能力
聯想是根據事物的某種特征,而想到另一種事物的心理過程。想象是人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文學絕大部分是基于人類聯想與想象的成果,失去了聯想和想象,文學就失去了光彩。如果學生不具備聯想和想象能力,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將是膚淺而乏味的,更談不上將語言文字升華到作文中去。因此,語文教學中經常對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學習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時,讓學生想象“如果小孩的話皇帝沒聽到或沒人說真話的情景”,以及“皇帝回宮后的情景”等等。并且要求學生根據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流暢地、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樣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五、引導總結反思是思維能力培養的必要手段
在語文教學中,課堂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鍛煉學生科學的思維、知識的遷移及應用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課堂訓練能引發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來一次質的飛躍。學生訓練后通過及時交流反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作出及時、準確的評價和改進。教師在反饋過程中,不要急于進行評價,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查,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從而找出成功的原因或者失敗的癥結。
總之,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無處不在,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解決語文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有賴于我們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完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任務,就能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教書育人的教育宗旨。
參考文獻
[1]唐黎明,淺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 年 01 期
[2]賈慧玲,葉靜,提升語文作業質量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黑河教育.2010 年 01 期
[3]周玉萍,思維因反思而靈動[J],吉林教育.2010 年 05 期
[4]王智,在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J],甘肅教育.2010 年 0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