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嚴
摘 要: 最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作為新型手機交互軟件,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社交習慣。職教類高校大學生作為新鮮事物嘗試的重要群體,逐漸成為微信使用的中堅力量。用微信進行信息傳播具有及時性、準確性、精準性和保密性,受到了職教類高校學生廣泛的喜愛。微信做為職業學生提供生活和專業學習便利的同時,也為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嘗試途徑。但是微信作為一種科技產品,在提供機遇的同時,也面對著巨大的挑戰。
關鍵詞:微信環境 職教類高校黨建 機遇 “5W”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189-02
微信交互軟件自身信息交流的時效性、豐富性和操作的簡便性等特點為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拓展了一片全新的領域。但是由于微信進入門檻較低,微信的使用群體參差不齊,再加上微信上的搖一搖和查看附近人等功能,會對辨別能力較低的學生群體思想產生嚴重的影響。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微信就是一把雙刃劍,利用的好會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影響,利用不好的將會對學生群體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研究好如何應用微信環境做好職教高校黨建工作,是當前職業教育工作需要重點解決的課題。
一、微信的含義和特點分析
微信是騰訊公司開發的一款能夠實時發送文字、圖片、語音、小視頻的交互性軟件,并能夠支持多人在線聊天,同時,微信還為用戶提供了公眾平臺,朋友圈和消息推送功能,用戶也可以通過微信搖一搖和搜索功能查找好友和添加好友,并可以關注自己喜歡的微信公眾平臺,還能夠將自己關注的內容分享到朋友圈中[1]。最近版本的微信能夠支持多種語言,并且還帶有文字翻譯和語音翻譯功能,支持多種網絡和無線網絡,在不同手機系統中都有很好的兼容性。微信信息傳播具有及時性、精準性、快速性、私密性和分裂性[2],這種交互軟件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微信軟件的費用比較少,用戶完全免費使用微信中的各種功能;其次,微信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體驗,能夠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用戶利用微信可以實現一對一和一對多的交流,同時可以選擇文字交流、圖片交流、語音交流或者視頻交流;
二、微信環境對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
1.微信環境突破了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微信信息傳遞具有及時性特點[3],因此,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不在受到時間和空間范圍的限制。為全天候、無縫隙、多角度的職教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可能。微信僅僅依靠手機移動終端,通過電信公司或者無線網絡進行實時的信息溝通,語音視頻交流,由于微信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再加上微信的及時性和交互性,更好的為學生和學校職業愿望交流提供良好的環境。隨著微信語音功能應用成熟,也為職教類高校思想政治班會線上溝通提供了可能。同時,微信分散傳播的特點也顯著改變了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教師和學校的中心地位,保證了學生教師的平等地位,通過微信能夠實現點對點的交流和群組交流,這就使得職教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體系變得扁平化,不僅提高了溝通的效率,增加了學生參加的積極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率。
2.微信豐富了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職教類高校大學生擁有個性化需求,不同專業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專業需求。由于微信采用的是準實名制,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能夠更好的放下心理防備,敞開自我心扉,主動與班主任或者導員進行溝通和交流,表達學生自我的困惑和不滿,發表他們對事情的意見和看法。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者可以通過微信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認識,包括學生的就業前景、專業思想、職業行為、日常習慣,并及時解決其存在的困難。微信能夠保證溝通的及時性,支持多種表達形式,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群組互動,因此,能夠為學生帶來現場感和真實感。微信的這些優勢就為職業教育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更多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上的選擇,例如利用微信開展微課職業生涯教學,從而增加學習和宣傳的覆蓋面和感染力,在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上,通過微信線上和線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教育,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微課堂的教育內容十分豐富,具有顯著的指導性作用[4]。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相應的內容去學習,在微信公眾賬號中可以實時收看和收聽相關內容,這樣不但有利于學校黨建工作的開展,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提升。
3.微信增加了學生參與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參與性
微信具有虛擬性和私密性,使得微信社交變得更加具有現場感,同時,還能夠避免學生和專業教師面對面交流過程中產生的緊張感,因此,學生在微信交流過程中能夠更加清晰和準確的表達自身的真實感受和想法,也更容易敞開心扉,此外,由于微信信息溝通和交流過程中保證了信息傳遞的隱私性和即時性,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因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溝通和反饋過程中的時間,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到職業院校的黨建工作中來。另外,通過依托微信多媒體屬性,職教類高校學生黨建部門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打造一個基于職業性、生活型、娛樂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體的教育產品,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增加學生參與黨建工作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自由做出決定。
三、微信環境下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的“5W”模式研究
1.Who——加強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隊伍建設
首先,鑒定職教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隊伍的政治信仰。思想政治工作是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是我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一個層面。職教類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學生思想行為教育的實施者,其思想政治素養的高度,信念是否堅定,直接影響到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好壞。因此,在黨建工作過程中,應當加強對黨建工作者的業務技能培訓,尤其應豐富其網絡微信知識儲備[5]。黨建隊伍要實現微信化建設,根據需要及時發布最新的黨建信息,用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微信,增加學生對此類信息的關注度和點擊率,借此擴大黨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提高黨建工作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工作人員既要善于運用微信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和良性活動,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又要善于發現學生個體之間的閃光點,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更需要借助微信環境豐富黨政知識的傳播方式和傳播環境;最后,提升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隊伍的創新能力。
2.Say What——創新和豐富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首先,利用微信開展黨政教育工作。隨著微信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職業教育方式將在微信環境的催化下換發出全新的風貌。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和內容進行重新包裝,增強黨政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這樣才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從而提升職業教育的感染力和號召力,保證思政工作更好的融入到學生內心。
其次,利用微信對學生發展進行指導。職業教育培養的能夠從事社會基礎工作的綜合技能型人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學習,這樣能夠大大突破傳統講座的局限性,提高了培訓的效率[6]。在心理輔導方面。可以向就業指導那樣將心理輔導材料發到公眾賬號中,讓學生自我學習,另一方面職教類高校的心理引導人員可以通過微信與學生溝通,實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潛在的問題。
3. In Which——構建職教類高校微信公眾平臺
首先,打造一支高超的微信公眾號運營隊伍。這支隊伍應該具備高超的理論技術水平,了解國家大政方針,熟悉國家法規政策,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法規政策,具備良好的鑒別能力、信息敏感和捕捉能力,有出色的數據處理能力,通過對微信數據的處理,總結歸納出對職業教育工作開展有用的信息;
其次,構建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的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公眾賬號可以構建屬于職教類高校的微信公眾平臺。通過構建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學生黨建工作從網絡到移動端的拓展,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隨時隨地的查詢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例如,建設新時代下黨的聯系人的新制度;向黨員發電子黨員證,將黨員相關信息記錄到黨員的背景檔案中;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實行全程網絡化追蹤教育管理等,保質保量地為黨組織輸送合格的新鮮血液。微信平臺一改以往嚴肅的、“填鴨式”黨員教育培養模式,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動漫、聊天等個性化方式,傳播有關黨的理論和知識。
4.To Whom——加強對職教類高校學生的教育指導
加強職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在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主動工作的理念,占領輿論制高點,善于運用傳播學不斷排除學生思想中的錯誤觀點,為學生創建一個合適的微信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最終能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并利用微信環境不斷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努力;
5.With What Effect——重視微信環境的反饋和互動
首先,微信公眾賬號的團隊應該分析學生日常信息訂閱的興趣和愛好,對學校微信平臺結構及時進行調整,保證服務和信息推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增強用戶的粘性;其次,一定要做好數據分析和總結工作,利用微信的大數據,可以從宏觀層面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習慣,總結學生共同的特點,對學校今后的黨建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最后,做好學生意見反饋和整理工作,并及時將意見反饋給學校管理部門。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真正推進黨建工作深入開展
結語
總之,微信環境下,職教類高校黨建工作“5W”模式的提出,為微信環境下職教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開展提供更加方便的渠道,為應對以微信為代表移動傳媒終端所帶來的挑戰提出全新的發展思路。
參考文獻
[1]盛云 高校發展型學生工作模式理論研究[J]. 教育科學. 2014(01)
[2]劉穎.管理型到服務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模式的轉換[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22)
[3]解如華.以生命教育為視角 轉變高校學生工作模式[J]. 學理論. 2011(33)
[4]王俊,陸林,王洪濤.構建發展型高校學生工作模式[J]. 江蘇高教. 2010(05)
[5]于紀航.創新微時代環境下的輔導員工作模式——“微信”在大學生日常管理與網絡輿情干預中的應用[J]. 金融理論與教學. 2013(06)
[6]邵璀菊.微信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沖擊與應對[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