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會結束了,作為一名體育迷,很希望有一本雜志能夠對這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做個總結,回顧。若干年后,翻出來看看,重溫當時的感動豈不快哉,08年家門口的奧運會,12年的倫敦奧運會,《全體育》都是分為上中下三期專刊進行賽事回顧的,三刊封面各有側重,而今年則是用一期對夏季這場運動盛宴做了回顧總結。一期完事避免了我苦等余下雜志的煩惱,甚合我意。
首先封面是以獲得26枚金牌的個人和團體得頭像拼接而成的,黃色的背景,紅色的隊服,一盤高逼格的“番茄炒蛋”的視覺沖擊,讓人一目了然這26枚金牌的功臣。26個頭像,26枚金牌,這是中國在里約奧運會所獲得的金牌總數,這也是中國力量的象征。
但,26枚金牌,這與奧運會之前國際和國內分析師預測中國軍團將會再續輝煌,穩居獎牌榜第二位的32牧獎牌有點差距。而這對于長期以來一直將奧運獎牌榜上的成就視為其國際地位體現的中國而言,排名下滑的確讓一些人措手不及。按照往常,一些國人可能早就炸開鍋了因為在他們看來,獎牌就是金牌,獎牌只有金牌,拿了金牌你就是英雄,沒有金牌你就是“狗熊”,金牌意味著一切。不過令人意外但欣喜的是,這次社會上沒有多少悲憤郁悶之聲。或許是隨著時代在變,國人理念也在改變,國人的關注點已經不再局限是否奪金。而且金牌榜退到第三名,也并不意味著中國的體育退步了在里約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展現著自己的個性,頗受國人追捧,這讓大家對體育有了新的期待,運動員除了有出色的技能,回歸體育本質才是體育精神的詮釋。當然,國家對體育也越來越重視,并已經從金牌爭光向綜合實力提升的轉變,奧運會韻意義也開始由政治宣傳回歸體育本質,而全民運動的普及,也推動著民眾對體育理解的轉變,體育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人格魅力的體現。
在里約,中國體育,終于剝離了它不可承受之重,回歸了它的本來面目。而這一切,源于我們這個民族日益增長的自信,自強!
——上海Iu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