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 要: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和生態景觀設計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這促進了景觀設計專業的發展,也為其改革提供了基礎條件。在教學中景觀設計專業的課程,基礎知識非常廣泛,有氣候學、工程學、藝術設計等,而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態景觀設計的需求,景觀設計教學需要進行改革,而且在教學改革中,需要從多維性角度出發,強調教學的實踐性。
關鍵詞:景觀設計;教學改革;多維性
在社會的發展中,高校為社會培養人才,不同的院校類型和專業,為社會培養的人才類型不同,景觀設計專業教學,通常是為社會培養綜合應用型的人才,所以在教學中應注重實踐教學,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景觀設計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涉及到的知識內容豐富多樣,景觀設計學可以改善和優化人們的居住環境,調節城市的生態環境,隨著人們對環境需求的不斷提高,景觀設計學的教學得到重視。而隨著景觀設計對人才的需求,需要景觀設計教學培養綜合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景觀設計教學需要進行教學改革,以實踐教學為主,進行多維性的改革。
一、景觀設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近年來,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且城鎮化建設不斷的加快,使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越來越多。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需要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為此推動了高校生態景觀設計學科的發展。景觀設計學科與其他的學科不同,景觀設計學科是多種學科的交匯,也是多種學科的組成學科,其中包括植物學、花卉學、美術學、園林工程學、氣候學、藝術設計學、生態學、盆景學,等等。
在景觀設計學科的發展中,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在教學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綜合型的人才。實施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并增強學生對景觀設計學科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體驗,直觀地感受景觀設計的魅力,從實踐中獲取更為直觀的教學效果。進行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景觀設計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景觀設計專業教學需要學生掌握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景觀設計風格,并將其融入到的當前的景觀設計理念中,所以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對景觀設計進行直觀的感受。
在景觀設計教學中,進行實踐教學,還可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實際的景觀設計教學中,不僅需要對學生的景觀設計能力和景觀設計藝術表達能力進行培養,還需要對學生的工藝制作、創新思維等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景觀設計中,做到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基礎的景觀設計專業知識,還需要對學生的景觀設計能力進行培養,并有一定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和想象力。進行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提高學生的景觀設計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創造條件。
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實施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社會和景觀設計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可以解決實際生產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使得學生自身的創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綜合分析,景觀設計教學改革,以實踐教學為主,以學生為主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為學生對景觀設計的把握和項目施工的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二、景觀設計教學改革的多維性思考
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景觀設計教學的改革,也是一個長期磨合、不斷增減的過程;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學改革需要從多維性角度出發,景觀設計的課程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從小到大,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景觀設計理論知識中存在的客觀規律。當前在景觀設計教學的改革中,各項教學改革的內容都需要從多維性出發,強調實踐教學的多維性。景觀設計教學改革的多維性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啟發式理論教學
在景觀設計教學的理論知識教學中,其需要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讓設計理念在設計方案中體現,幫助學生解決景觀設計中遇到的實質性問題。景觀設計課程的安排和學習,主要是對學生的選擇性思維方式進行培養,在教學中以實例分析為主,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入景觀設計的理論知識,在案例學習中,讓學生學會分析、理解、感悟等,將各種在景觀設計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預想,并提出綜合的解決方法。啟發式理論教學包含的主要教學內容有概述、實例講解、學生案例介紹和總結。在教學中,通過老師的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對研究的主題進行分析,并針對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進而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加強學生對設計的理解,同時提高其設計能力。
(二)人文類理論教學
當前在社會的發展中,人文主義較為突出,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提倡和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中,也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將以人為本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中。當前隨著工業的發展,其影響著社會大眾的市場導向性,只有了解市場大眾的需求,進行產品的研發,才可以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在景觀設計中,需要加入藝術心理學、景觀心理學等課程,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指導學生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景觀設計中,可以體現其藝術修養,還可以充分地對空間區域開發利用,合理地安排和設計。
(三)展示性實踐教學
景觀設計課程與其他學科不同,景觀設計課程主要以實踐為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實踐教學的安排遠遠無法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景觀設計學習需求,在教學改革中,需要改變傳統的實踐教學安排,創建展示性實踐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對學生的景觀設計方案進行展示,讓課堂成為師生交流的一個平臺。學生的景觀設計構想以及設計圖主要以課余時間為主,在實踐教學課堂上,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實踐教學學習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構想圖進行展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互動,同時也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學習借鑒,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及他們景觀設計思路的開拓。
(四)參與性實踐教學
在景觀設計教學的改革中,參與性的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參加實際項目的景觀設計為基礎。對學生實施參與性的實踐教學,可以將實際的景觀設計項目帶入課堂,讓學生對未知區域進行探索,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工作流程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際項目設計的參與中,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景觀設計操作能力。景觀設計任務的布置,教師需要以實際景觀設計項目為依托,為學生提供準確的地點、范圍、背景、設計任務等,讓學生實地考察,讓學生對景觀設計的周圍環境有所了解,便于對設計進行構思。參與性的實踐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和思路,給學生參與感,在完成設計后,要讓學生進行參觀,以此增加學生的感知認識,通過將平面設計轉變為立體空間設計,指導學生反向思維考慮問題,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使其學會變通,思維靈活。
景觀設計專業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景觀設計專業課程中的內容包含了諸多的基礎知識,也融入了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城市化發展中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需要進行景觀設計教學的改革,加強實踐教學,堅持以人為本,為社會培養更多景觀設計專業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所以加強景觀設計教學的改革,并體現改革實踐教學的多維性,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需要充分地認識到教學改革的作用,加強實踐教學。
三、結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科技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同時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在社會的發展中,人們想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進行生態環境設計,滿足其對周圍環境的需求。景觀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與其他學生不同,其是多種學科的組合,開展景觀設計教學,可以對城市的景觀進行優化,對城市的生態環境進行調節,同時也可以對歷史文化進行保護。景觀設計教學在改善人們居住環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對景觀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需要對景觀設計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從多角度實施實踐教學,并體現實踐教學的多維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了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和轉變。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強化實踐教學,加強教學的多維性,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中,為社會培養更多創新型、綜合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靜.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中多維性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256,258.
[2]苑曉旭.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9):293-294.
[3]戴代新,王敏.同濟大學景觀學系本科生態規劃設計教學的探索[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7年全國風景園林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07:160-164.
[4]安琳莉.藝術類景觀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5,(25):366-369
[5]劉嵐.《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6):124-125.
[6]夏群,吳海云.高職高專景觀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11):93-94.
[7]王冀豫.對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7):201-202.
作者單位:
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