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振
摘 要 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高校立德樹人的重任。繁榮校園社團文化是各高校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而醫學類院校因其教學模式的特殊性以及醫學生的特點造成了社團發展在人才凝聚、傳承發展、參與度方面遇到了困難和阻礙。社團發展要想求得突破和創新,社團要明確宗旨、找準定位,將社團建設與醫學特色相結合,致力于創建精品社團、打造品牌活動。
關鍵詞 醫學類院校 學生社團 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82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Morality education. Prosperity of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task fac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edical college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teaching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cau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talent cohes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articipation has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the community should be clear purpose, identify the location, the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haracteristic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 boutique community, to create brand activitie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management system
高校學生社團是在校大學生基于共同愛好并為滿足共同的興趣而自發組織起來的群眾組織,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學生才華的平臺,也是實現高校育人目標的重要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標準的變化,高校日益重視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高校學生社團成為了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抓手,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了繁榮校園文化的生力軍,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的重要陣地。①相較于師范類院校或非醫綜合類高校,醫學院校教育模式特殊,專業設置單一,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醫學生存在著課業任務繁重、臨床見實習時間較長、學業壓力較大等特點。醫學類院校及醫學生的專業特點使得學生社團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呈現出與其他高校學生社團許多不同之處。
1 醫學類院校社團發展中的問題
筆者以溫州醫科大學在校大學生為對象發放調查問卷700份,回收問卷516份,有效問卷516份,問卷回收率73.71%,有效率100%。本文將結合相關調研數據對醫學類院校社團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1 社團配套支持相對薄弱,創新發展受到限制
學生社團發展離不開來自學校的政策及硬件支持,然而據調查顯示,當前醫學類院校社團發展在師資指導、經費支持、場地保障方面支持明顯不足。首先,社團的管理與發展離不開指導老師的作用,但醫學院校社團的指導老師通常由輔導員老師兼任甚至部分社團沒有指導老師,輔導員的工作性質使得其指導社團的時間和精力相對不足,從而造成社團師資數量相對不足;其次,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經費的來源主要有學校學生活動經費的專項支持,雖然目前高校用于學生活動的經費投入已經很大,但醫學類院校將學校資源更多的傾向于教學和科研,對科研創新類社團或是諸如學生會等大型學生組織的投入較大,而對數量眾多的小社團的經費支持比重相對較少;最后,醫學院校重視科研和教學,學校大多數場地和教室資源被用做實驗室和教室,而專門用于或可用于學生社團活動的場所相對較少。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只有旭光報告廳、求知樓十幾間教室、同德樓廣場可在空閑時間用于社團活動。目前溫州醫科大學登記在冊校級社團63個,另外加上各二級學院學生組織,共有百余支學生社團和學生組織,活動場地資源往往難以滿足全校社團需求,特別是對于一些專業性較高的社團,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社團的良性發展。
1.2 社團人才流失嚴重,傳承發展遇到困難
由于醫學類院校社團組織管理、內部建設以及發展規劃上的不健全等原因,導致社團人才流失嚴重,社團傳承發展受到制約。首先,社團入社程序簡單,社團管理松散,成員入社后活動參與情況視興趣而定,社團成員流動性大。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據相關統計,學生社團中有28.6%的社團缺乏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更沒有相應的發展規劃。②同時社團招新的對象主要是新生,而新生剛剛入學疲于適應新的環境和學習方式,面對眾多社團招新時無暇考慮社團與自身興趣、特長的匹配性問題,為社團成員的流失埋下伏筆;其次,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學專業內容不斷更新,醫學生課業負擔沉重。巨大的學習壓力使得醫學生非常注重專業學習,認為參加課外社團活動是只是一種娛樂,在社團中投入太多時間、精力是不務正業。這也使得大部分的醫學生對于社團留任問題考慮欠佳,造成大量人才流失;最后,醫學類院校本科學制以五年為主,社團成員中許多骨干成員在大四、大五時要面臨去醫院見、實習,他們作為社團的中堅骨干力量在本該指導社團朝著更優方向發展時卻不得不退出,使得社團新老傳承方面出現問題,影響了社團發展的系統性和連貫性。社團成員主要由缺乏組織策劃經驗的低年級學生構成,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團活動質量。針對溫州醫科大學的社團成員年級結構調查統計數據如下:大三及其以下年級的社團成員占90.7%。
1.3 社團活動參與度低,可持續發展受阻
醫學類院校為提升醫學生人文素養的舉措之一就是大力發展學生社團,科技類、理論學習類、公益類以及興趣類社團百花齊放、層出不窮,但是種種原因使得社團活動參與度較低,使社團可持續發展遇到困難,具體表現為:首先,多數醫學類院校社團發展缺乏明確的定位和長遠規劃,許多社團一味的追求社團規模的擴大,而活動設計缺乏創意,活動開展沒有詳細的籌劃,所開展的活動一般也都是“自娛自樂”,活動開展時間也“隨大流”,多集中在每年的4、5、10、11月;其次,社團活動質量不高,缺乏創意,不能滿足醫學生的需求。許多社團活動性質單一且狹窄,活動多而不精,缺乏受醫學生普遍喜愛的精品活動,學生經常處于“觀眾”的角色,沒有體驗到活動的互動性和獲得性;最后,由于醫學生學業繁重,需要在專業學習、實驗和實踐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種情況下更加需要社團活動少而精。而當前社團組活動往往多而雜,且多為自娛自樂,更缺少對外展示的平臺。
2 針對醫學類院校社團發展問題的對策
2.1 完善社團配套支持與投入,凝聚社會創新合力
學生社團的良性發展及創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完善的配套支持系統。首先,為社團配備專業的、富有經驗的指導老師,加大對社團的指導力度。在落實指導教師的責任基礎上完善指導老師獎勵及考核制度,充分調動指導老師的積極性;其次,政策上給予支持,經費上給予幫助。醫學類院校應當著重樹立“精品社團”和“模范社團”典型,對于醫學生醫德教育、專業提升方面具有重要貢獻的社團給予資金或政策支持,鼓勵其進一步發展。例如溫州醫科大學已創立了學分制社團—KAB創業社團,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加入,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最后,針對社團活動范圍、場地的局限,應發展區校共建模式,社團活動走出校園,走向社區、街道,利用自身所學回饋社會,同時凝聚社會資源,為社團發展創造更廣闊的舞臺。溫州醫科大學部分重點社團便利用暑期社會實踐以及“新青年下鄉”的契機走出校園,結對社區及鄉村,助力地方建設、服務人民群眾,既磨煉了社團成員,又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學生社團的特色型和社會性的不斷發展和顯現,是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社團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③
2.2 加強社團內部建設,重視社團傳承發展
社團宗旨是靈魂,人才骨干是砥柱,社團的傳承發展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應加強社團內部建設,使社團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明確社團宗旨,無論是科技類社團、公益類社團還是興趣類社團,都要突出服務的宗旨,服務社員,更要服務在校大學生;其次,社團干部是社團的核心,必須培養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社團骨干,定期舉行干部培訓班,提高社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發揮好社團“領頭羊”的作用;最后,重視社團傳承發展,積淀社團文化和實力,著力提升社團“以老帶新”的傳承力,營造良好的社團氛圍,增加新社員的卷入程度,以建立穩固、團結的社團精英團隊。④同時,針對醫學生大四就要開始見習、社團骨干屆時必須退出、社團傳承遇到困難情況,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應在平時注重社團重要經驗、材料的整理,使主要活動流程標準化,將相關檔案材料利用云盤及時存檔,便于新社員快速上手,增強經驗傳承的實效性。
2.3 培育醫學特色精品社團,打造優質品牌活動
社團的活力主要體現在社團特色上,而好的活動則是社團發展的基石和核心競爭力。當前醫學類院校社團層出不窮,社團活動也異彩紛呈,無論是新興社團還是老牌社團當前都面臨著激發社員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的問題。醫學類院校社團必須找準定位,要結合醫學特色,將社團活動與醫學實踐和醫德教育相結合,打造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凝聚社團忠實的“粉絲群”,重視“客戶體驗”。
醫學類院校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醫學生的專業學習的特點一方面使學生社團發展遇到了種種困境,另一方面又促使社團不斷轉型,迎合當前醫學生的所學所需尋找新的突破。面對重重困難,學生社團在爭取四方支持的前提下更要加強自身建設、重視干部培養、結合醫學特色打造精品社團活動。
注釋
① 陳國湘.對醫學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幾點思考[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2(4):576.
② 孫幸.溫州醫學院學生社團現階段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措施[J].學園,2013(3):41.
③ 范璐,譚曦.新形勢下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社團發展與管理模式初探[J].中醫教育ECM,2006(3):44.
④ 賈祥瑞,孫春艷,鮑作臣,王晶,才運江.高等醫學教育領域學生社團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