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彬 林健誼
摘要:目的:探討腫瘤標志物CAl99和CEA與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對腸癌復發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0年4月至2005年11月我院收治腸癌術后患者87例為研究對象,檢測患者CAl99和CEA水平及大便潛血,以腸鏡病理檢查為診斷“金標準”,判定cAl99、CEA、大便潛血及三者聯合檢測在腸癌術后復發中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結果:87例患者經腸鏡檢查并去病理組織檢查,明確診斷為腸癌復發41例,復發率為47.13%。CA199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48.78%,特異性為76.09%。CEA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58.54%,特異性為78.26%。大便潛血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36.59%,特異性為60.87%。CA199、CE及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70.73%,特異性為52.17%。結論:腫瘤標志物CA199、CEA、大便潛血在腸癌復發中單獨檢測診斷靈敏度較低,特異度較高,三者聯合檢測可提高靈敏度,但可降低特異度,臨床中應采用三者聯合檢測,對于陽性患者應早期進行腸鏡檢查并取病理組織,以早診斷、早治療,提高療效,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腫瘤標志物;腸癌;復發;大便潛血
中圖分類號:R73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409(2016)04—0085—04
腸癌為消化系統中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具有較高致殘、致死率,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大腸癌和其他癌癥相同,發病具有隱匿性,當患者出現典型臨床癥狀后往往發展為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機會。臨床中手術切除腫瘤并結合放化療為治療主要方法,但術后復發和轉移為影響療效和患者生存率關鍵。臨床中通過檢測相關指標早期診斷腸癌術后復發,對患者實施早期治療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為探究腫瘤標志物CA199和CEA與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在腸癌術后復發中診斷價值,筆者進行了有關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腸癌術后患者87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34例;年齡47-79歲,平均(59.8±4.6)歲;結腸癌45例,直腸癌42例,術后6個月至6年,平均(3.5±1.0)年。所有患者均為初次發病就診,均經手術切除聯合放療或化療治療。術后經病理證實均為腸癌,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出院。
1.2方法
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ml置于抗凝管中,離心后取血清,采用AXSYM(美國Abbott公司生產)全自動免疫分析儀,CAl99和CEA試劑盒,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檢測。CA199≥37U/ml為陽性,CEA≥5 ng/ml為陽性。同時取患者大便送檢驗科進行潛血實驗,連續3次送檢均顯示為陽性者判定為陽性。檢測后3 d內對患者進行腸鏡檢查,并對可疑病灶取組織送病理科進行病理檢查,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判定CA199、CEA、大便潛血及三者聯合檢測在腸癌復發中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三者聯合檢測時其中1項為陽性則判定為陽性。
2結果
2.1 CA199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比較
87例患者經腸鏡檢查并去病理組織檢查,明確診斷為腸癌復發41例,復發率為47.13%。CA199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48.78%,特異性為76.09%。詳見表1。
2.2 CEA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比較
CEA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58.54%,特異性為78.26%。詳見表2。
2.3大便潛血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比較
大便潛血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36.59%,特異性為60.87%。詳見表3。
2.4 CA199、CE及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比較
CAl99、CE及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70.73%,特異性為52.17%。詳見表4。
3討論
腸癌為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習慣改變,腸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腸癌早期無典型臨床癥狀,中晚期可出現便中帶血、腹部不適、排便習慣改變等,應引起臨床重視,以便早期診斷,早治療。臨床研究指出,中晚期腸癌患者50%~80%患者伴有轉移,術后易復發,影響療效。手術切除聯合放化療為治療中晚期腸癌主要方法,旨在為延緩腫瘤擴散速度,抑制腫瘤發生、發展,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術后患者應定期進行復查,以便早期發現腸癌復發,早期采取相應治療措施,而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
腫瘤標志物CA199為臨床中檢測反應腫瘤敏感指標,為并不屬于特定器官或組織腫瘤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在腺癌中可顯著反映升高,在胃癌、腸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中檢測具有一定臨床價值。臨床研究指出,腫瘤標志物CA199在腸癌中檢測敏感性為40%~50%。腫瘤標志物CEA為反映腸癌術后轉移、復發敏感性指標,為19號染色體上酸性糖蛋白,最初在結腸癌中被發現提取,后在整個消化系統腫瘤中均可檢測。血清CEA在在大腸癌中檢測敏感性達80%。大便潛血為臨床中反應消化系統疾病最簡便、最常用檢測方法,腸癌患者主要表現為大便中帶血,針對腸癌術后患者檢測大便潛血對反映腸癌復發有重要臨床價值。但相關檢測指標均為實驗室檢測指標,其敏感性有限,可存在一定漏診、誤診,并不能完全作為判定腸癌復發標準。
本研究將我院收治87例腸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得出CA199、CEA及大便潛血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分別為48.78%、58.54%和36.59%,特異性為76.09%、78.26%、60.87%。表明3種單項檢測在腸癌中診斷靈敏度均較低,原因為CA199、CEA及大便潛血受多種因素影響,并不局限于腸癌復發而反應性升高,同樣腸癌患者同樣可不反映性升高相關指標,因此,在臨床中檢測具有較高加陽性率和加陰性率。本研究得出,CA199、CE及大便潛血聯合檢測在腸癌復發中檢測靈敏度為70.73%,特異性為52.17%。表明三者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靈敏度,但一定程度上影響診斷特異性。
綜上所述,腫瘤標志物CA199、CEA及大便潛血為反映腸癌術后復發重要指標,單項檢測靈敏度較低,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靈敏度,臨床中針對檢測陽性患者或出現典型臨床癥狀患者應及時行腸鏡檢查并取組織行病理檢查,以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