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慶 彭偉 張立娟
【摘 要】 卒中后焦慮是腦卒中后主要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來,隨著卒中后焦慮發病率的不斷升高,中醫在治療該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療效也逐漸得到顯現。筆者主要從卒中后焦慮的中藥、針灸治療兩方面對卒中后焦慮的治療進展予以綜述。
【關鍵詞】 卒中后焦慮;中藥治療;針灸治療;綜述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0-0060-03
焦慮癥是全球范圍內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心理疾病之一,也是卒中后常見的并發癥。據統計,在所有卒中患者中,焦慮癥的發生率大約為20%~25%,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焦慮的發病率會逐漸增加[1]。該病患者時常表現為過度、不合理的恐懼,感覺憂慮和緊張,日常生活管理困難,并伴有某些病理癥狀——心悸、頭暈或顫抖等。
1 西醫認識
目前,卒中后焦慮(Post Stroke Anxiety)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受神經內分泌、損傷的解剖位置等因素影響[2-3]。研究表明[4],焦慮癥患者存在神經遞質和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結合臨床上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推測其發生可能與5-HT及NE 系統的異常有關。也可能與皮層和前部損害有關[5]但與左右半球無關[6-7]。此外,家庭、社會、生理等多種因素易導致腦卒中后患者生理、心理平衡失調而產生焦慮[4]。還有研究顯示,PSA與神經功能的康復存在明確的關聯性[8-9]。
2 中醫認識
中醫古籍中并未有該病的專門記載,但此病與中醫七情的驚恐頗為相似。其病因病機也大多圍繞氣血、陰陽、臟腑來闡述。
“陽氣者,精則養神……寒氣從之……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說明人體的陽氣,可以溫養神志,若病邪侵入五臟,損傷神志,就會出現驚恐、畏懼的癥狀。可見,若陽氣運行失常或受損,會出現焦慮的癥狀。
“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是指夏季針刺肌肉,會使氣血衰弱于內,易使人驚恐。“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是指心痹之證,血脈運行不暢,煩躁心悸,突然氣機上逆而喘息,咽喉干燥,噯氣,厥氣上逆而發為恐懼。可見,焦慮情緒的出現與氣血亦有關系。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說明心是生命的根本,是精神意識存在的地方。“驚,心卒動而不寧也”,說明驚恐可導致心神不寧。可見,焦慮情緒與心有關。
“肝熱病者,……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說明當熱邪侵入肝臟與正氣相搏時,會出現驚恐不安,精神狂妄,言語粗魯,脅肋脹滿疼痛,手足燥擾不寧,不能安穩睡息的癥狀。“肝氣虛則恐”,說明肝氣虛,肝血缺乏,肝體失于濡養,就會出現驚恐的癥狀。可見,焦慮情緒與肝臟有關。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是指病人嘔吐時,嘔吐物中,時常夾雜苦水,還不時發出哀嘆聲,心中十分惶恐,唯恐自己被人逮捕,說明膽腑中存在邪氣。可見焦慮情緒與膽腑有關。
腎,在竅為耳,主驚恐。“時驚……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是指時常驚恐,脈浮取而弦者,是腎精不足的原因,若用力切按堅硬如石者,是腎氣內著不行的緣故。可見焦慮情緒與腎有關。
綜上所述,焦慮情緒的出現,多與氣血運行失常,陰陽平衡失調,臟腑心、肝、膽、腎功能異常有關。現代醫家在治療該病時,大多亦是在《內經》基礎上做出的發揮。
3 中藥治療
中醫藥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臨床應用廣泛,且療效顯著,不良反應較少,逐漸成為研究熱點[10]。
31 從陰陽論治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張景鳳等[11]以滋陰潛陽、安神定志為法,運用百合地黃湯治療中風后焦慮50例,總有效率為92%,治療效果較為滿意。
32 [JP3]從氣血論治 “驚則氣亂,……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焦慮癥患者往往存在氣機失調。廉全榮等[12]以活血理氣、疏肝解郁為原則,觀察疏肝活血湯治療缺血性中風后焦慮的療效。結果HAMA評分降低,臨床總有效率為8182%。李顯熊等[13]認為氣血失調、神明受擾貫穿本病的始終,因此以活血化瘀、安神定志為治法,運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本病,總有效率達80%以上。[JP]
33 從臟腑論治
331 從心論治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說人體的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均有賴于心的統帥,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有學者從心論治卒中后焦慮,運用九味鎮心顆粒治療腦卒中后焦慮患者60例,認為該方具有養心補脾、益氣安神的功效,總有效率為8067%[14]。
332 從肝論治 肝,主疏泄,暢氣機,具有調暢情志的作用,若疏泄失職,肝氣郁結,則見悲憂善慮,若肝郁化火,則見煩躁易怒。魏波等[15]從肝論治該病,以疏肝理氣、寧神安志為法,運用疏肝解郁湯治療中風后焦慮68例。結果顯效23例,有效32例,總有效率為8088%。
333 從膽論治 “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膽虛則善恐而不敢也。張鏑[16]以理氣化痰、清膽和胃為法,采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卒中后焦慮30例,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黛力新(7333%)。
334 從心胃論治 “心欲交于腎,而肝通其氣;腎欲交于心,而肝導其津,自然魂定而神安”是說心腎相交依賴肝的疏泄轉歸。張富漢等[17]認為肝腎陰虛而致心腎不交是卒中后焦慮的病機轉歸,研究養陰柔肝潛陽方治療卒中后焦慮的療效。結果總有效率為9062%。吳則楨[18]以疏肝寧心為治療大法來遣方用藥,并隨證加減,32例卒中焦慮患者的總有效率達906%。
335 從心肝腎論治 “驚,心卒動而不寧。火主于動,故心火熱甚也。……所謂恐則喜驚者,恐則傷腎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驚也”,“蓋心腎相交,水火既濟而后妙用神。”黃堅紅等[19]以泄心火、滋腎陰,交通心腎為法,采用黃連阿膠湯治療腦卒中后焦慮癥36例,總有效率為8889%。
4 針灸治療
針灸作為中醫治療方法之一,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在治療卒中后焦慮中也發揮著獨特的優勢[10]。
41 [JP3]氣血論治 吳萍等[20]認為PSAD是在中風的基礎上, 由于風、痰、火、瘀交結, 致使氣血瘀滯化熱, 肝氣失其條達, 神明失其寧靜。針刺百會、神庭,以調理髓海,醒腦開竅,加之水溝醒神寧心, 印堂清神定志;考慮到中風后焦慮與中風后抑郁并存,采用疏肝解郁之法,合谷、太沖為四關穴, 針之可疏肝理氣, 開郁化滯, 神門為手少陰心經的原穴, 有寧心安神之作用, 內關寬胸解郁。諸穴合用,共奏療效。結果,總有效率為8235%,與阿普唑侖療效相當。[JP]
42 臟腑論治 劉成偉等[21]認為焦慮障礙多為情志所傷而致五臟失和,故采用疏肝、調心、補腎法治療該病,針刺組取穴:肝俞、期門、智三針(神庭、雙側本神)、內關、神門、太沖等,同時給予阿普唑侖口服,結果針藥組EI評分顯著高于藥物組(阿普唑侖),TESS評分顯著小于藥物組,總有效率為915%。葉勵新等[22]以五臟為中心,以情志相勝為著眼點,根據“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的理論,運用“以情勝情”的方法治療卒中后焦慮,有效緩解了患者焦慮情緒,總有效率在80%以上。
43 原絡配穴法 孫遠征等[23]采用原絡配穴結合西藥的方法治療該病,取神門配支正,以調養心神、醒神開竅;取大陵配外關,以清心包、瀉心火,安神定志;取太溪配飛揚,以補腎生髓;取太白配豐隆,以補脾益氣、化濕醒神;取太沖配光明,以疏肝理氣解郁;取百會調節一身精氣。以上諸穴共奏理氣化痰、疏肝解郁、調神開竅之功,再配合百憂解,患者的焦慮障礙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為913%。卜少偉等[24] 也認為原絡通經療法可以排解患者體內積聚已久的焦慮情緒,因此采用該法來治療卒中后焦慮,結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日常認知情況,調整了心理狀態,穩定了患者情緒,總有效率為8824%。
44 經絡氧療法 焦黎明等[25]認為卒中后焦慮的病機為腦絡受損,氣機郁滯,神氣不暢,采用經絡氧療法治療該病。針刺百會、神庭、印堂,調整陰陽之氣,疏通經絡,安神定志; 針刺神門、三陰交,扶正培元,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結合吸氧,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調暢氣血,平衡陰陽,共奏安神助眠之效,再配以帕羅西汀,總有效率為9250%,療效顯著。
45 電針療法 姚舜等[26]認為該病是在腦卒中的基礎上情志不舒,氣機失調,痰瘀內阻,擾及腦神,腦失調控,而出現情志不遂、心煩意亂、多思多慮、擔心驚恐等諸多癥狀,電針額區治療卒中后焦慮,取穴:神庭、雙側本神(智三針),雙側絲竹空, 印堂,益腦安神、疏調元神、醒腦開竅、調神解郁、舒暢氣機,達到改善焦慮癥的效果,總有效率為8667%。
46 [JP3]針灸并用 高甲等[27]從心膽論治該病,針刺內關、陽陵泉,百會、印堂,并以溫化痰濕、通暢氣血為原則,艾灸四花穴,即雙側膽俞和膈俞,以調節氣血陰陽、恢復氣血運行,埋皮心俞、膽俞以穩定心臟、祛痰化熱。結果有效地提高了治療效果,減輕了患者的心理痛苦,總有效率為897%。[JP]
47 針藥結合 劉健[28]采用針藥結合法治療卒中后焦慮,針刺百會、神庭、內關、合谷、太沖,以醒神通竅、疏肝開郁,針刺足三里、三陰交,以養陰益胃、振奮中氣;證屬胃陰虛為主的,選用葉天士的養胃湯為主方,藥用沙參15g,麥冬15g,扁豆12g,玉竹12g,石斛12g,甘草6g。并隨證加減,總有效率為900%。
48 耳穴貼壓 孫遠征等[29]在行基礎針刺(百會、智三針、印堂等)之外,加用耳穴貼壓(神門、皮質下、心、肝、交感)的方法來治療本病,取得了顯著療效,總有效率達867%。孫姜云等[30]選用基礎針刺配合耳穴按壓的方法治療卒中后焦慮,經治療,HAMA評分低于治療前(P<005),總有效率達8566%。
5 小結
通過總結中醫治療卒中后焦慮的研究,筆者發現,大量的報道均證實了中醫治療該病有一定療效,但這種效應短期效果較好,長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考證。而且,關于卒中后焦慮的病理機制研究不多,診斷標準尚未明確,納入的研究對象不一樣,導致很多研究結果不一致,差別很大。同時,大多數研究僅是代表性的評估,并未考慮到卒中前焦慮情緒的存在以及中風的嚴重程度。此外,卒中后焦慮作為一種心理障礙,單純從臟腑治療,效果不好,應該從調整心理入手[31]。所以,在實驗設計時,采取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對卒中后焦慮的病理機制研究做出進一步的探索,為臨床療效的考量提供進一步的證據,以便臨床進行辨病辨證治療。同時,積極發揮心理治療在治療該病中的優勢,以期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C. Alexia Campbell Burton, Jenni Murray, John Holmes,et al.Frequency of anxiety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2012:1-15.
[2]張青蓮,李東芳,連霞.卒中后焦慮抑郁發生的相關因素[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3):326-328.
[3]王秀玲.腦卒中患者焦慮與抑郁原因的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 2011,32(6):168-169.
[4]丁宇杰,朱衛明,陸光華,等.急性期腦卒中后焦慮患者171例的臨床分析[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2,19(2):113-115.
[5]尹梅祥,盧奕南,李月清,等.首發急性腦卒中的焦慮情緒測查及相關因素臨床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4):309-310.
[6]蘇占清,朱運齋,康冰,等.腦卒中后焦慮障礙相關因素及癥狀特點的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2,2(3):173-174.
[7]張伯全,包錦卿,王庚鑫,等.腦卒中后焦慮及其心理干預的前瞻性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15(6):415-418.
[8] PohjavaaraT,LeppavuorA,Siifsl,et al.Frequency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J].Stroke,1998,29:2311.
[9]AstromM.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stroke patients:a3-year longitudidul study[J].Stroke,1996,11(4):302-307.
[10]孫遠征,孫姜云,韓數.中風后焦慮癥研究現狀[J].遼寧中醫志,2014,41(7):1319-1322.
[11]張景鳳,仝桂蘭,侯 慶,等.加味百合地黃湯對中風后焦慮狀態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草藥,2005,36(5):737-738.
[12]廉全榮,付俊麗.自擬疏肝活血湯治療缺血性中風后焦慮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 2014,29(4):739-740.
[13]李顯雄,胡建芳,余志輝,等. 血府逐瘀湯治療中風后抑郁或焦慮臨床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3,25(8):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