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霞
摘 要: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樹立健康的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為了讓我們的孩子除了具備良好的智力和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尋求愛心教育的有效途徑,讓孩子學會在享受愛的同時,懂得如何付出愛,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愛,以及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成為一個有愛心、樂于助人、德才兼備的人。
關鍵詞:幼兒園;愛之教育;教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C-0039-02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就要在心中充滿愛。幼兒教師在工作中要帶著一顆愛心、投入豐富的情感,因為“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愛,是教育的起點”。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為什么很多孩子會存在任性、自私、專橫、不易與人相處、不懂得關心他人、缺少幫助他人的品質呢?因為,作為天性的愛心需要通過外界環境的激發才能得以維持,才能真正成為每個人持久的、穩定的情感特質。因此,通過愛心教育來培養幼兒的愛心就顯得非常重要。幼兒期是兒童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當然也是愛心培養的重要時期和關鍵期。因此,每位幼兒老師都要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期,加以科學、全面、形象、生動的情感熏陶,將有利于幼兒良好道德情感的初步建立。
一、教師要懂得關愛每一位幼兒
幼兒教師需要具備一顆慈母之心,用“愛”將孩子的心扉打開,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孩子,他們年齡尚小且非常依賴父母,特別是在面對剛入園的幼兒時,教師對孩子的喜歡是其耐心安撫孩子的前提,這時的教師有“代替父母”的作用。本班有一位單親幼兒,她的媽媽在其兩歲時不幸去世。特殊的家庭環境塑造了她任性、倔強、以自我為中心的特殊性格,來園后不停地哭鬧,不接受其他小朋友和老師,且有攻擊性行為。很多次我都非常煩躁,但考慮到她的不幸,又增添了份耐心和勇氣,所以我多次哄她、勸她,用愛去將她感化,對她的合理要求盡量滿足,及時表揚她,同時也加強與她爸爸的交流,增加對她的了解,共商教育對策。這個孩子漸漸地進步了,慢慢接受了幼兒園、小朋友和老師,哭鬧和攻擊性行為也明顯減少,對幼兒園的生活也基本適應了。幼兒園是孩子們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孩子有了不適應,他們心靈的窗戶是緊閉的。這就需要教師用慈母般的愛心去走近他們。對每一位幼兒都用微笑去接待,在與幼兒對話時用親切溫柔的語調,對孩子的訴說要用心傾聽,用身體的接觸來使彼此間的親密感增加。如親親孩子們的臉頰或抱抱他們,給予他們悉心的照顧和耐心的教育。總之,任何表達愛的言行都會讓幼兒產生溫暖、安全的感覺,這樣,孩子就會逐漸將心靈的窗戶打開,與老師主動接近。
在平時的幼兒課程教學中,作為幼兒老師似乎有著很大的壓力,首先是來自家長們的壓力,不少幼兒家長望子成龍之心十分的迫切,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的要求極高,而把對孩子極高希望的學習要求都建立在對我們教師的期望上,他們十分期望老師對其“開小灶”,讓孩子能夠接受到極為理想的學前教育。尤其對老師所抱持的期望是,讓他們的孩子回家都有書面作業可做,讓他們的孩子能夠寫字和做些比較簡單的算術作業,更期望他們的孩子能夠去完成比較復雜的計算題。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幼兒在幼兒期似乎失去了過多的幼兒性,孩子們不是充滿著童真和童趣。作為幼兒教師切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必須從幼兒的好玩之天性上考慮和實施自己的教學活動。譬如,讓幼兒去學著數10以內的數,筆者就讓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學著數。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一會兒一只小雞被老鷹捉住,一會兒另一只小雞被捉住,不一會兒又一只小雞被老鷹捉住,在游戲做到一定時段時,讓孩子們去數,一邊讓孩子們數數看,一共被老鷹捉住了幾只小雞;一邊讓孩子們去數數看,還有幾只小雞沒被老鷹捉住。孩子們在數的當中是極易去數錯的,但孩子之間就會相互之間進行比較簡單的圍繞實際數量的爭辯,小孩子有時竟然也爭得面紅耳赤,而這樣的爭辯,恰好給了孩子一個數數的比較理想的糾錯機會,爭吵的過程將促使孩子充滿興趣地重復數數。
二、教師要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教師要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所以,幼兒教師應懷著一顆童心走進幼兒的生活當中,將活動室的一把椅子留給自己,深入到孩子們的內心深處,與孩子們說悄悄話,同他們一起歡樂、憂傷。與孩子們一起營造陽光,在孩子們的心田撒下希望的種子,這樣,孩子們就會把教師當成能夠依賴的朋友,與教師在一起會有一種自然、親切的感覺,從而將內心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出來。記得在一節教學“紅綠燈”的課課堂活動中,孩子們并沒有很高的興趣,甚至有幾個孩子都坐不住了。筆者想一定是教學方式太枯燥了,無法調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這時候,一個孩子說:“老師,我們家的汽車是紅色的。”筆者靈機一動,對孩子們說:“來,孩子們,咱們開著小汽車,一起到娃娃城去玩,到娃娃城要經過好幾條馬路,老師來扮演紅綠燈,你們來扮演小司機。”這樣,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玩的過程當中,就將這節課的知識高高興興地掌握住了。只有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從孩子的視角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用一顆愛心對待他們,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給孩子們一片讓他們自由創造的天空,他們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快樂地成長。
三、教師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1.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很多人都以為對自己很了解,對很多事也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但事實上并不了解自己。所以教師要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了解自己,要學會從周圍的世界中提取有關自我的真實反饋,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觀理解所帶來的誤差。
2.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平時多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幫助他們保持興趣和培養興趣。教師應注重提高自身修養,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逐漸養成良好的性格,自覺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緒,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寬容學生。這樣,就可以使自己逐漸形成健康心理。
3.幼兒園不僅是幼兒學習的地方,同時也是老師學習的地方,因此,老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和充電,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要科學施教,深入學習教育教學方法等知識,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
教育是因愛而生的,有了愛,才有了教育的起點。所以,筆者認為教育本身就是充滿情感、充滿愛的事業,此外,筆者也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因為筆者相信,只要用愛心澆灌幼苗,就必定可以收獲豐碩的果實,就必定可以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筆者將一直去堅持這樣一個真理:愛,是教育的起點!
參考文獻:
[1]蔣清清.淺談語言活動中的愛心教育[J].家教世界,2013,(24).
[2]閻建萍,趙其琪.學齡前兒童愛心教育的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