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強
摘 要: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堅持“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熟練掌握數學中的定義、概念、口訣、公式等,才能學會數學,學好數學。
關鍵詞:生搬硬套;計算器;以一敵百;題海戰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C-0052-02
筆者是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從教九年有余,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筆者在這幾年的工作中積累了以下幾點學習數學以及如何學好數學的心得,簡述如下:
一、理解題意,挖掘隱含
在數學教學中,最常見的題型就是解決實際問題。同學們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往往審不清題,不能使所學的新知識與題目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生搬硬套,把本節課所學的東西硬拿出來運用,結果很容易出現錯誤。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學生在讀題過程中,沒有理解題意,看到幾個與新知識相似的數據就拿來用,不知題目的要求和出題人的意圖。所以想要解決問題,筆者認為學生今后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能力。
(一)加強閱讀,提高理解能力
多讀書,讀好書這樣就能理解這本書的背景、出處、中心思想、主題,從中會得到哪些啟發和感悟。這就是有些教師經常說的,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一般在解決問題這類題型上很少丟分。
(二)多參與活動
包括學校組織的,家庭和社會組織的,以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春游、秋游以及游戲、聚會等,可以很自然地在這樣的活動中開闊眼界,從而見多識廣。要知道數學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三)與同學多探討,多交流
把你對題目的理解和你的小伙伴展開交流,看是否有不同意見,是否考慮了這個題的方方面面。
有了上述這三點,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學數學的學生,相當于已經進了解決問題這類題型的大門。
二、對具體定義、概念、口訣、公式等,一定要熟練掌握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很形象“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題意理解了,結果概念、公式等一系列要求記憶的東西,你一個也沒有記牢,這個時候,就會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所以,要求記憶的東西我們一定要記牢。記定義、概念、公式等的時候,我們有些最好不要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樣既可以對知識進行一次鞏固和復習,又可以很輕松地掌握這些要求記憶的內容,做到一舉兩得。
三、增強運算的能力
現在,我們國家的科技領域不斷在進步,大到航空航天,小到我們學生用的人工智能設備——計算器。在一定程度上,計算器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要不然教科書上怎么專門會有一節課是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呢。但有利就有弊,有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過分依賴計算器,甚至有時該口算的題都會用到它,更別說稍微復雜的計算題了。在這里筆者的看法是,計算器在某些題型上是可以用的,如算數字較大的且沒有明顯的簡便計算時,或沒有規律的數字時可以用。但在口算方面,筆算方面,且有規律可循的題目中,有明確要求不能用計算器的題目中,我們應該做到零容忍,杜絕一切依賴行為。因為,計算器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工具,而不是進步過程中的絆腳石。在這一點上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提高運算能力,才不至于眼高手低,在關鍵的時候因為這個丟掉本該屬于你的分數。
四、應當堅持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
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的確不易,尤其是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們更不容易。所以就要在這一點上想法子,抓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求欲。具體做法如下:
1.對自控能力強的學生,我們要心理引導和布置作業。
2.對自控能力弱的學生,我們采取心理引導的同時,必須加一些合理的懲罰性項目。如公式沒有記熟,就讓這些學生利用課間或活動課的時間,由教師監督著記憶,直到他們記住。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長期堅持這樣的措施,筆者覺得這種壞習慣會慢慢得到改善。
五、認真完成作業
每天布置的作業,一定要按時完成。因為作業是練習以及運用知識的主要手段。另外,作業一定要獨立完成,杜絕互相抄襲,而且作業必須字跡工整,格式規范。另外,在做作業這個環節上,筆者不贊成搞“題海戰術”,題要做,但不是多做,一定數量就好,但要精。一定要反復琢磨這個題要考察的知識點和公式是什么,你是否已經熟練掌握該知識點,起到“以一敵百”的作用。做完作業要檢查,一定要保質保量完成,養成認真負責的好習慣。通過作業我們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利于鞏固。
六、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
上課前,學生一定要提前進入狀態。正式上課鈴聲沒響,老師尚未走進教室,就應該把這節課要用到的書、本,還有文具都準備在課桌上,等待老師的到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上課習慣,一定要養成。開始上課后,應該就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專心聽講,還要掌握老師講課的規律,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還要抓住老師講課要領,做好筆記。如:本課的重點,難點和典型的例子,還要記下尚未聽懂的問題,以便課后請老師輔導。 (下轉63頁)
(上接52 頁)
七、做好課后總結,積極反思
學完一個課時或者一個單元,我們就要及時進行總結,把每一節課,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如定義、概念、公式等。把它們用圖或簡單的文字概括起來,會使整節內容或整個單元的條理更加清晰。所以,每一節課下來都應該有總結,每個單元,以及期中,期末更要進行系統的總結。因為這樣,不僅能使我們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復習,也會使學生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萌生聯想,猜想和發現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談了這么多關于學習數學以及學好數學的方法,最關鍵還是看學生。如果學生們“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能夠熟練掌握那些定義、概念、公式等,理解和閱讀能力都足夠好,筆者認為他會在數學學習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周玉仁.小學數學教學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梁鏡清.小學數學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