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瓊廈門市第二醫院急診科,福建廈門 361021
FMEA在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王躍瓊
廈門市第二醫院急診科,福建廈門 361021
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在急診輸液室及注射室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2015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開展FMEA失效模式理論及操作培訓,隨機抽取培訓前(2014年4月~2015年3月)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接待的112例患者歸為對照組,培訓后(2015年4月~2016年1月)120例患者歸為觀察組。回顧性分析施行FMEA模式改造前后投訴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失效模式RPN值變化、患者等候時間變化。 結果 觀察組輸液室及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明顯較對照組低,患者平均等候時間由對照組的(23.50±3.24)min縮短到(11.23±2.95)min;觀察組輸液投訴率(7.14%)較對照組(0.83%)低;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0.83%)較對照組的79.46%高。P均<0.05。 結論 FMEA模式應用在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中具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改善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操作流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患者等候時間;(2)排查潛在風險因素,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減少操作遺漏和錯誤,提高整體質量;(3)創造良好的候診環境,提高良好護理質量,從而減少患者投訴,提高護理滿意度。
輸液室;注射室;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護理滿意度
急診輸液室是體現院內護理質量的重要窗口,擔負全院患者輸液工作,患者病種多,病情復雜,年齡跨度大,周轉快,隨機性強,患者容易因為身體不適而情緒失控,無法密切配合輸液操作,而輸液護士上時間高強度工作導致護患溝通少,因而引發輸液投訴[1]。注射室藥品分類復雜,性狀差異大,肌肉注射環節多,潛在多種安全隱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傷害。因此采用積極有效的方式改善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護理管理質量是當前各大醫院共同面對的急迫任務。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法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管理方式,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可前瞻性識別潛在危險因素,為護士維持一個不易出錯的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2-3]。筆者所在醫院于2015年4月對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護士開展FMEA失效模式理論及操作培訓,收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5年4月對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護士開展FMEA失效模式理論及操作培訓。隨機抽取培訓前(2014年4月~2015年3月)急診輸液室及注射室接待的患者112例納入研究,歸為對照組,男60例,女52例;平均(41.8±10.2)歲。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間急診輸液室及注射室接待的患者120例納入研究,歸為觀察組,男59例,女61例;平均(40.7±9.3)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后均為同組護理人員,共18名,其中護士8名,護師4例,主管護師4名,護理部副主任2名。
1.2方法
改造前施行常規護理管理,改造期及改造后均為FMEA:(1)組織18名護理人員為小組,由護理部主任擔任小組組長。(2)列出失效模式和可能發生的原因,例如接藥流程中失效模式包括需多日輸液的患者,其護士將余下藥物還給患者以便下次使用,第二天進行核對,實則為重復工作,浪費時間,該失效模式產生的可能原因是存放條件限制,擔心混淆患者的藥物;護士為患者皮試時由于人力不足導致未及時接待下一位患者,延長等待時間;由于患者只有輸液治療單,因此無法對患者進行2種以上身份識別;未核對全部藥物則可能是由于護士習慣只核對當天藥物引起;部分護士責任心不強或太匆忙而未查看接收皮試的患者病歷。(3)列出接藥、擺藥、輸液、更換輸液等流程詳細操作,詳細查看各個流程找到失效模式出現的原因,進行優先風險數評分以描述發生的可能性、嚴重性[4]。(4)解決辦法。采用2種以上身份識別;注射用藥及輸液藥物均使用有數字的小方籃和數字排號標記,通過籃子顏色和數字對應輸液時段[5];多日輸液患者的護士避免第二日做重復工作,擺藥護士對患者進行皮試,安排輸液時間并發放相應牌號,在治療單上寫序號,放入對應籃子;需繼續輸液者將牌號給監護人,治療單放入籃子并固定;下午或晚間護士核對第二日輸液單,整理籃子,以便第二日配藥。
1.3觀察指標
計算改造前后急診輸液室失效模式RPN值,記錄患者等候時間,計算改造前后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使用調查問卷了解患者滿意度,滿分100分,80分及以上為滿意;記錄輸液投訴例數。
1.4統計學分析
2.1改造前后急診輸液室失效模式RPN值變化及患者等候時間變化比較
觀察組較對照組輸液室失效模式RPN值明顯降低,患者等候時間明顯縮短,P均<0.05。提示觀察組輸液室操作更規范,工作效率提高。見表1。
表1 改造前后急診輸液室失效模式RPN值變化及患者等候時間變化

表1 改造前后急診輸液室失效模式RPN值變化及患者等候時間變化
組別 皮試中未及時接待下一位患者 護士重復性工作 患者身份識別少于2種 患者等候時間對照組 217.54±19.34 220.10±12.38 212.01±20.16 23.50±3.24觀察組 92.75±7.95 90.42±5.37 101.24±9.13 11.23±2.95 t 25.32 40.77 21.24 11.8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改造前后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變化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比較,各項分值均降低,P均<0.05,提示觀察組注射室操作更規范。見表2。
表2 改造前后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變化

表2 改造前后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變化
組別 未查看藥物性狀 未核對患者 操作后未再核對 進針深度不明確 配藥中未查看劑量、名稱對照組 174.32±38.47 321.04±54.36 250.31±41.63 210.33±43.10 237.10±84.20觀察組 61.94±32.07 130.24±54.98 124.20±49.23 84.37±30.14 75.10±24.10 t 9.52 12.95 8.30 10.16 7.8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112例患者中輸液投訴共8例(7.14%),觀察組120例患者中輸液投訴僅1例(0.83%),χ2=4.67(P=0.0308)。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9.46%(89例),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0.83%(109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2,P=0.0178)。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FMEA)是前瞻性評估流程法,對失效根本原因進行分析,為改進流程提供依據,從而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或杜絕操作缺陷發生[6]。筆者所在醫院采用FNEA觀察組急診輸液室及注射室失效模式RPN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改造后急診輸液室和注射輸液室失效模式出現幾率降低,操作更加規范?,F結合具體措施對FMEA在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的作用進行分析。
由本次研究結果部分的表1可知,急診輸液室主要失效模式包括:皮試中未及時接待下一位患者、護士重復性工作、患者身份識別少于2種。究其原因,是因為藥物存放條件限制,護士人力不足,患者缺乏其它身份相關信息,護士習慣只核對當天藥物,部分護士責任心不強或太匆忙等原因引起[7]。注射室主要失效模式的引發原因多與護士習慣性思維默認藥物常規用法先關,或是護士責任行不強而未詳細了解用藥注意事項以及肌肉注射規范流程引起[8]。在FMEA模式下,小組長指導組員詳細分析各個主要流程及潛在或常出現的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因此便于找出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流程中薄弱環節,為日后改進提供了依據。本次研究中改造后新流程中多日輸液通過報號形式進行輸液,經必要的核對后護士可配藥。通過不同顏色籃子區分輸液時間段使輸液工作進程更清晰,下班前對方有號牌的籃子整理以便第二日配藥,并將分散工作改為相對集中有序的工作方式,有效縮短患者等待時間,同時可有效避免責任心不強引起的配藥中未查看劑量、名稱等問題[9-10]。觀察組,患者等待時間縮短至(11.23±2.95)min,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使用號牌后增加了患者姓名及輸液順序,提供了更多的身份識別,便于安全管理,避免藥物選擇錯誤[11]。以上措施使急診室和注射室操作流程更規范,減少重復工作,確保核對藥物性狀、提供2種及以上身份識別等措施落到實處,提高了護理滿意率。觀察組護理滿意率Wie90.83%,輸液投訴率低至0.8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FMEA在急診輸液室等科室的前景展望:FMEA為前瞻性評估系統方法,其理理念新穎,管理者必須及時更新理念并積極發現輸液、注射中各環節失效模式,分析發生的根本原因并集思廣益進行整改,之后必須加強跟蹤以便實現秩序改進[12-13]。而FMEA中應用的是小組責任式,組員對FMEA認識程度不一致,組員是否能及時接受新理念對FMEA管理的開展有直接影響,依次需要加大培訓力度。收集風險治療以及評估管理效應時存在組員意見分歧情況,會對討論結果造成影響,因此需要盡量參考多種意見,客觀評估[14-15]。
綜上,FMEA可有效改善急診輸液室和注射室工作流程,減少操作遺漏和差錯,有效減少輸液投訴,贏得患者青睞。
[1] 王麗春,易靜.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門診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0(8):108-109.
[2] 韋麗飛,楊華,吳鳳菊,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3級及以上輸液性靜脈炎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6):27-29.
[3] 陳小燕,吉云蘭,郁紅霞,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門急診靜脈輸液流程構建中的應用[J].淮海醫藥,2016,34(2):221-223.
[4] 林漓,林銀喜,黃仲甜,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預防門診輸液投訴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20):4144-4146.
[5] 饒澤珍,彭薇,牟園芬,等.“護患溝通指引”在急診輸液室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5,23(15):149-153.
[6] 韓靜,史德利,王洪俠,等.護理安全路徑在兒科門診、急診輸液室的實施[J].護理研究,2014,11(17):2139-2140.
[7] 馮春.PDA在急診輸液室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9):27-28.
[8] 楊贊紅,饒澤珍.急診輸液室護患糾紛原因及防范對策[J].西部醫學,2014,26(2):255-256.
[9] 李玉珍.加強門、急診輸液室健康教育對提高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29(z2):238.
[10] 黃瓊.細節護理在急診輸液室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3,37(11):1136.
[11] 謝春梨,廖維芬,唐素榮,等.應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提高防范針刺傷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30-231.
[12] 江海云,唐瑤.失效模式效應分析在減少PICC非計劃拔管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8):63-65.
[13] 王寧.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2):119-120.
[14] 黃春燕,劉霜梅,吳曉靜,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老年患者跌倒風險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256-258.
[15] 黃霜霞,吳圓春,王艷,等.構建和評估門診輸液室護理績效考核體系[J].廣西醫學,2013,35(1):107-108.
Application value research of FMEA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room and injection room
WANG Yueqio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Xiamen Second Hospital,Xiamen 36102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room and injection room. Methods In April 2015, FMEA failure mode theory and operation training were progressed in author’s hospital. 112 cases of patients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room and injection room before training (from April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120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training (from April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Complaints, patients care satisfaction, failure mode RPN value change, and patients waiting time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FMEA mod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RPN value of failure mode in transfusion room and injection room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average waiting time of control group (23.50±3.24) min was reduced to (11.23 ±2.95) min. Infusion complaint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7.14%,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0.83%.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8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79.46%,P<0.05. Conclusion The FMEA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in emergency transfusion room and injection room∶(1)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emergency transfusion room and injection room,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shorten the waiting time of patients.(2) It can troubleshoot potential risk factors, impro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nursing staff, reduce the operation of omissions and error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3)It can create a good waiting environment,improve the good quality of care, reduce patient complaint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Transfusion room;Injection room;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Nursing satisfaction
TU246.1
B
2095-0616(2016)17-130-03
(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