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珍 何冠霏黎燕芬 趙素清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門診部,廣東廣州 511400
小兒門診輸液的安全隱患及其對策
黃惠珍 何冠霏▲黎燕芬 趙素清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門診部,廣東廣州 511400
目的 分析小兒門診輸液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因素,改善護理質量。 方法 將我院門診2014年1~12月接收的13216例輸液治療患兒作為對照組,分析輸液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并據此提出整改措施和護理方案;將實施整改措施和護理方案后2015年1~12月接收的14377例輸液治療患兒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小兒門診輸液安全情況。 結果 常見的小兒門診輸液安全隱患現象包括:醫囑缺陷、藥品問題、操作問題、藥物外滲等。觀察組與對照組安全隱患發生率之間差異顯著(0.17% vs. 0.67%,P<0.05)。觀察組滿意度調查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87.9±5.2)分 vs.(74.7±4.8)分,P<0.05]。觀察組投訴率顯著低于對照組(0.08% vs. 0.54%,P<0.05)。 結論 通過分析輸液安全因素隱患并制定相應對策加以改善,可有效減少小兒門診輸液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小兒;門診輸液;安全隱患;對策
門診靜脈輸液是兒科病情較輕疾病的常見且最為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醫院、醫護人員與患兒及家屬溝通的主要窗口。由于門診量大、患病群體的特殊性,使得小兒門診輸液存在工作量繁重、小兒哭鬧情緒不穩定、病情反復、變化發展迅速等情況,這增加了小兒門診輸液的風險及不安全隱患因素[1]。其次,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維權意識的增強及部分媒體的負面不實報道使得護患關系變得日益緊張[2]。基于此,有必要回顧小兒門診輸液時經常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剖析其發生原因,了解醫院及醫護人員在其中的作用及價值,探究如何提升門診輸液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現就我們工作中常遇到的小兒門診輸液安全隱患報道如下,并對所采取的各項對策措施予以初步探討。
1.1一般資料
我院門診2014年1~12月和2015年1~12月分別接收13216例和14377例輸液治療患兒,分別將其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7521例,女5695例;年齡8個月~4歲,平均(2.78±1.05)歲;疾病種類:消化道類 4256例,呼吸道類 6952例,其他類 2008例。觀察組中,男8436例,女5941例;年齡7個月~4歲,平均(2.81±1.08)歲;疾病種類:消化道類 4674例,呼吸道類7397例,其他類 2306例。兩組患兒性別組成、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安全情況。分析對照組患兒輸液過程中發生安全隱患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和護理方案,在觀察組中予以實施,具體如下。
1.2.1小兒門診輸液存在的隱患因素 (1)輸液流程不規范。①醫囑書寫及執行不規范:醫囑不規范,字跡潦草,護士不易辨認而容易出現差錯。②核對制度履行不嚴:護士沒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容易出現藥物標簽書寫錯誤、排序不對甚至藥物配置錯誤、遺漏、輸液卡書寫潦草不規范、輸液瓶異物、絮狀物發現不及時的情況[3-4]。(2)專業知識及技能操作不熟。①護理操作技術不夠嫻熟:部分護士實踐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薄弱,往往輸液時靜脈穿刺未能一次成功,引起家屬不滿。②醫護人員未完全掌握藥物使用原則:醫護人員不能掌握小兒用藥的劑量及配伍禁忌,劑量往往超出小兒的合理范圍,常引起輸液反應[5]。其次藥物品種多種多樣,某些藥物因外表相似容易混淆;加之藥物更新快,醫護人員未能識別很多新近藥物[6],當出現不良反應等緊急突發事件時不知如何處理。(3)缺少護患溝通交流。 ①醫護人員方面:高強度持續時間長的門診工作量常常使得醫護人員疲憊不堪,導致在接診患者及家屬時態度差,動作不溫柔;在健康教育宣傳上也沒能與家屬良好溝通,告知家屬配合輸液工作,沒有認真仔細告知家屬患兒患疾病相關知識、需注意的問題、輸液中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注意事項;在家屬遇到問題時護士也沒有耐心傾聽及解釋[7]。②家屬患兒方面:家屬過度擔心患兒,希望醫護人員能夠對自己的孩子高度重視,并渴望醫生能夠做出迅速準確的診斷及診療方案,護士能夠優先考慮自己的孩子[8],若護士未能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或者對其要求有所忽視時,便會引起家屬投訴及糾紛。護士調整好輸液速度后,家長因臨時有事或嬰幼兒不耐心輸液,擅自加快輸液速度,短期內輸液過快過多可能引起患兒不適,甚至出現急性肺水腫、心臟衰竭[9]。小兒治療依從性差,但患兒家長不能完全理解甚至不理解[10],有時患兒因哭鬧不能及時察覺耽誤病情及救治。(4)醫院資源短缺。表現在醫護人員和醫療設備短缺,導致在出現突發事件時不能及時處理,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5)無菌操作不嚴格。藥物配置環境、靜脈輸液環境布局不合理;配液未能做到規范的無菌操作,如抽取藥物時反復使用同一個針頭,開啟安瓿時頸部沒有消毒、藥液抽吸及配制方法不正確,或藥物配置后放置時間過長;靜脈穿刺不成功再次穿刺時沒有做到隨時消毒皮膚、更換針頭,更換及拔出液體時消毒隨意馬虎,容易導致微生物及細小微粒造成污染。(6)其他。包括藥物問題、環境問題等,可引起患兒輸液反應以及藥液污染及院內感染。
1.2.2針對安全隱患因素所采取的對策 (1)規范輸液流程。①門診就診區及輸液區設立叫號系統:自動生成就診編號及輸液編號,同時將輸液患者分流到不同就診區及輸液室病區。輸液時,護士按秩序呼叫患兒輸液編號,家屬根據編號與護士核對各個信息后進行輸液。②使用電子病歷規范醫囑行為:使用電子病歷系統,醫囑均為電腦打印,不會出現字跡難辯;且電腦系統可查詢相關藥物的劑量、配伍及禁忌等,同時監視醫生開出的醫囑是否合理,避免了醫生醫囑出錯的可能。③認真執行醫囑及查對制度:在接到輸液治療單后,護士嚴格核對醫囑及患兒個人信息,認真核對所用藥物與患兒是否匹配。一旦對醫囑產生疑問時,及時詢問醫生。在執行醫囑均由三個護士審核,且都在病歷上簽字并注明日期。嚴格執行將“三查七對”應用于藥物配置、注射、巡視、更換液靜脈輸液的全過程[11]。(2)增強護患溝通與交流。①親近患兒及家屬 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醫護人員轉變觀念,提高對患者的服務意識,尤其是對待門診患兒,真誠熱情地融入到患兒及家屬中,使其對護士更加信任;注意觀察孩子的舉動表情,巧妙地讓患兒配合護士工作,與孩子進行互動、玩耍,分散其不適感的注意力[12]。與患兒家屬交流時也應該語氣親切,耐心解釋相關問題,理解并配合護士相關工作,建議家屬定期給孩子體檢,以便糾正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②深入開展教育宣傳活動:大力開展教育宣傳活動,可在候診室及輸液診室宣傳欄介紹導診就診流程、兒科常見病預防治療知識,播放健康講座知識,開展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讓家長獲取更多關于兒童成長的健康教育知識[13-14]。(3)加強醫護專業知識及技能訓練。①醫護人員要及時掌握新藥的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的不良反應;加強新舊藥物的藥理學理論,加強兒科急救方法、觀察患兒病情的發展;制定常見處置及搶救的流程;時常對護士進行專業知識考核,組織醫護人員積極參加院內組織的各項學習。②加強專業技能的操作訓練,尤其是增強小兒靜脈穿刺的水平,掌握靜脈穿刺脈管的解剖位置以利于進行穿刺[15]。(4)配備足夠的人員及醫療資源。①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配備補充足夠的人員,根據輸液區人數配備數名護士負責巡視工作,一般每15~30分鐘巡視一次,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對于較危重及年齡較小的嬰幼兒巡視頻率增加,一旦出現險情及時進行救治工作。家屬呼叫護士后,護士應及時趕到現場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提高工作效率。②配備全套的醫療資源:在門診輸液室配備多套適用于幼兒的完整的醫療搶救設備,以應對幼兒在靜脈輸液期間出現休克、肺水腫、急性心衰等突發事件。(5)嚴格規范無菌操作。對藥物配置環境及輸液室環境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保持空氣流通,在各操作前清洗及消毒雙手,建立護士監督制度,監督護士藥物配置過程、給患兒靜脈輸液等各操作環節的無菌操作的規范性。(6)其他。規范藥物、輸液器等的購置渠道,并保證耗材的運輸、儲存過程安全,避免因藥物、耗材運輸、儲存導致的污染。根據不同疾病類型劃分不同輸液室病區,將極易傳染感染的患兒進行適當隔離輸液,完善各項服務設施,保持室內空氣流暢,潔凈舒適的服務環境可使患者及家屬心情愉悅,對醫院更加信任。
1.3觀察指標
觀察門診輸液常見的安全隱患和投訴情況,通過自制門診輸液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分值0~100,分值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本研究所用滿意度調查問卷表信校度高,總Cronbach’s α系數為0.96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的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的形式,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安全隱患比較
我院小兒門診輸液常見的安全隱患現象包括:醫囑缺陷、藥品問題、操作問題、藥物外滲等。觀察組患兒中有24例發生輸液安全隱患,所占比例0.17%;對照組中共有88例出現輸液安全問題,總發生率0.67%;兩組安全隱患發生率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923,P<0.05)。見表1。

表1 兩組輸液安全隱患發生情況[n(%)]
2.2兩組滿意度和投訴率比較
對照組滿意度調查得分為(74.7±4.8)分,觀察組為(87.9±5.2)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218.531,P<0.05)。對照組投訴率為0.54%(72/13216),觀察組投訴率為0.08%(12/14377),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χ2=48.287,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常見的小兒門診輸液安全隱患現象包括:醫囑缺陷、藥品問題、操作問題、藥物外滲等。觀察組與對照組安全隱患發生率之間差異顯著(0.17% vs. 0.67%,P<0.05)。觀察組滿意度調查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87.9±5.2)分 vs.(74.7±4.8)分,P<0.05],與之對應的是觀察組投訴率顯著低于對照組(0.08% vs. 0.54%,P<0.05)。本研究結果表明小兒門診輸液常見的安全隱患包括醫囑缺陷、藥品問題、操作問題、藥物外滲等,主要是由于醫生不良習慣(病歷、藥單字跡潦草,醫囑不清等),護士自身修養較低、業務素質較差,醫院環境較差等引起。可以將上述安全隱患原因歸結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可見主觀因素顯著多于客觀因素,因此在改進護理質量時主要從改變主觀因素著手。通過規范輸液流程、增強護患溝通及交流、加強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培訓、配備充足的醫療與人力資源、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增強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及責任感,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門診輸液環境,降低小兒門診輸液存在的危險因素,使得患兒及家屬對醫護人員對醫院的服務感到滿意。
[1] 凌云,陳朔暉,諸紀華.兒科門診輸液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127.
[2] 陳丹,曾雪梅,林瓊珠.小兒門診輸液的安全隱患及護理對策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1(12):2878-2880.
[3] 任青敏,梅立娟,王立梅.對急診輸液安全的探討[J].吉林醫學,2006,27(6):658-658.
[4] 張瑋.靜脈輸液糾紛原因及預防[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5):10-12.
[5] 邊瑞軍,張素萍.健康教育對保障靜脈輸液患兒護理安全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5):125-126.
[6] 盛艷,王雅琴.小兒門診輸液反應常見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2,22(10):4365-4365.
[7] 呂文.門診輸液的人性化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3):157-159.
[8] 阮曉玲,邱瑜,黃建平.優質護理服務對兒科門診輸液室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15):122-124.
[9] 李莉莉,李小紅,張潔.兒科門診輸液安全管理探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3):3375-3377.
[10] 張紅英.護理干預在小兒門診靜脈輸液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6):78-79.
[11] 劉憲榮.臨床護理路徑在門診輸液治療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89-91.
[12] 明北寧.淺談健康教育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和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3):4443-4444.
[13] 于海微.兒科門診輸液室的護患溝通技巧[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4,31(1):86-86.
[14] 董明芬,林愛寶.內科住院患者靜脈輸液的健康教育[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67-68.
[15] 顧迎春.小兒門診靜脈輸液患兒的護理效果[J]. 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1):539-540.
Safety hidden dange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usion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clinic
HUANG Huizhen HE Guanfei LI Yanfen ZHAO Suqing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Pany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14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safety risk factors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infusio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thods 13216 cases of children given infusion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service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safety hidden dangers in the outpatient pediatric transfus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nursing plan were carried out on these grounds. 14377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fusion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ctive measures and nursing program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safeties of pediatric infus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mon pediatric outpatient infusion safety hazard phenomenon include∶ orders defects, problems with drugs, operational problems, drug extravasation and so 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0.17% vs. 0.67%)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87.9±5.2) vs.(74.7±4.8), P< 0.05]. The rate of compla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0.08% vs. 0.54%,P<0.05).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hidden dangers of transfusion safety factors and making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events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infusion,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Pediatrics; Outpatient infusion; Safety hidden dangers; Solution
R248.4
B
2095-0616(2016)17-168-04
▲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