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力
湖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1
?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應用
張 力
湖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日益發展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而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媒體的典型代表也逐漸成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抓手。隨著智能手機在高校新生中使用越來越普及,微信公眾平臺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有其時代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文章試從微信公眾平臺的特點、優勢、搭建出發,闡明其如何行之有效地服務于高校新生入學教育。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入學教育;微信公眾平臺
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移動網絡的高速前行和日新月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維、學習、娛樂、生活等方方面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明:“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教育部也在2013年的《關于加大官方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應用的函》鼓勵各級單位高度重視和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是開啟大學求學之路的第一步,是完成向大學生角色轉化的過渡和開端。當今大學新生上網呈現方式多樣、手機使用時間較長,瀏覽內容豐富等特征,探索線上網絡平臺與線下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模式,不僅有利于豐富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途徑和手段,更便于把握大學新生網絡生活特點,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011年微信首次被推,逐漸成為年輕人社交通訊的新寵兒。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微信服務項目之一,約80%的用戶關注了微信公眾號。用戶群體也非常年輕,低于26歲近占50%;低于36歲約占90%,18到35歲中青年為主要群體,比例高達86.2%左右。[2]自2012年微信公眾平臺上線后,各大高校陸續推出自己的官方公眾號。
(一)信息公告與共享
通過后臺推送,高校微信公眾號管理人員可以定時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向訂閱用戶發布校園新聞和消息,包括通知公告、辦事手續、規章制度、電子校報、學校要聞以及社團活動等信息,為學生及時提供便捷的校園信息查詢服務,隨時查閱讓學生從時間、空間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二)學習服務
與短信、貼吧、BBS、QQ、微博等傳統媒體相較,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通過“訂閱號”的形式,實現點對點以及點對面的直接傳播與更新,在保證信息多元性的前提下突出便捷的服務性。
1.關鍵字回復功能。當用戶在公眾平臺上輸入準確或模糊的關鍵字時,將觸發平臺回復相應的內容。
2.自定義菜單功能。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對話界面底端設置菜單,最多可創建3個一級菜單和下設5個子菜單,在整合大量信息的同時,做到條目有序。
3.微站功能。微站是簡化的PC端網站,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微信等來進行推廣,可將歸類和整合后的信息儲存起來,例如將教師資格證筆試、全國英語四六級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考研英語、考研政治大綱、真題、模擬試題庫;精品課程;黨團學習手冊等相關學習資料建成一個完備的數據庫。
(三)生活服務
該功能主要為大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提供細致、周到的信息服務,包括失物招領、信件查詢、校園漫游、校園校歷、勤工助學、一卡通充值等便利服務。學生便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到校園生活中最新、最快、最權威的實用信息。
(一)操作簡易,載體便捷
無論是微信公眾平臺的操作者還是訂閱者,都無需較高的電腦技術。操作者只需用個人電腦在微信官網注冊完畢后,根據提示便可進行編輯推送信息,設置關鍵字回復,建立自定義菜單等操作;用戶只用登錄微信,查找并關注相應公眾號即可。
伴隨大學生信息獲取、自學、社交、娛樂正向手機移動互聯網端轉換的趨勢,手機作為微信公眾號的載體更是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體型小,便攜帶,功能強,且幾乎在校大學生人手一部,甚至一人多部。
(二)內容多樣,任意性強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媒體的產物,可以利用圖文并茂、音像結合的信息推送,可以建立內容豐富,系統全面的自定義菜單,也可以設置關鍵字回復的人機互動,充分占據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教育陣地。搭建公眾平臺,不僅使得教育模式細致化、生動化,且突破了新生入學教育的時空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反復進行學習和鞏固,任意性大大增強。
(三)成本低廉,覆蓋面廣
微信公眾號的申請只需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官網界面就可以免費注冊,為了避免違法違規和保證真實性的原則,注冊過程中是必須實名認證的。可見公眾號申請門檻低,速度快,經營管理也無需投入太多的。成本低廉的同時,隨著IOS和Android兩大系統的良性競爭使智能手機普及率極高,且價格越來越低,為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全覆蓋打下了物質基礎。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在教育的時間、內容和形式上應當是一套完備規范的體系,且是一項固定化、常規化工作,將部分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有利于發揮和調動大學新生在入學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可持續性。
以湖北師范大學為例,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包括:軍事理論、安全教育、圖書館知識教育、校史院情介紹、專業學科簡介、校紀校規學習(《學生手冊》學習)、團學知識教育、心理健教育(女生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以及黨建知識教育。其中,軍事理論以MOOC網絡自學形式開展,其余內容多以講座、授課、考試、專題教育等形式進行。
(一)自定義菜單和模塊應用
結合微信公眾平臺自定義菜單的特點與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內容要求,設置新生資訊、專題教育、互動交流3個一級菜單,各級主菜單下設相關內容的不同子菜單,如圖一示。每個子菜單模塊的內容根據實際所需編輯,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元素獨立或結合進行編輯。
新生可根據自身需求,點擊進入不同菜單進行瀏覽、學習。

圖一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微信公眾平臺菜單分級結構圖
1.新生咨詢模塊
此板塊主要發布各級各類新生密切關心的資訊,包括錄取狀態、學校要聞、講座公告、課表查詢,可為新生提供及時、準確、便捷的入學相關信息查詢。其中“學校要聞”與學校官方網站相連接,而“講座公告”涉及的是新生入學教育的各類主題講座安排信息。
2.專題教育模塊
該模塊可以配合講座、課堂、現場咨詢、專題活動等教育形式,可以是對傳統新生入學教育模式的補充或延展,像“安全教育”是學生工作中老生常談,但又不得不談的問題,依賴幾次講座、活動并不一定會達到良好效果,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更新推送不同類型安全問題以及不同階段安全問題;也可獨立成體系,如“圖書借閱”子版塊可將中圖分類法,圖書館開放信息,圖書借閱流程等圖書館知識教育歸納成集,就不用集中組織新生學習。
3.互動交流模塊
在此模塊下,新生不僅可通過“校史校規”、“團學社團”、“校友風采”學習了解到院校歷史、規章制度、學生組織生活、優秀校友等干貨,還可以在“校園論壇”上公開參與師生、同學之間的互動,既可以表達觀點,也可向老師或學長、學姐提問,微信后臺可定期安排教師和老生有針對性地給予解答。
(二)自動回復應用
1.關鍵詞自動回復
微信公眾號管理者首先要在后臺設置“規則名”、“關鍵詞”和回復內容。規則名主是對一類關鍵詞回復的總稱,便于系統查找。如將規則名設為“開學”,關鍵詞便可設有“報到”、“軍訓”、“學費”、“課表”等與新生入學有關的詞語。之后利用圖文、語音、視頻等形式對回復內容進行編輯。
2.消息自動回復
當訂閱者發送的是與已設關鍵字無關的消息時,如“123”、“餅干”,平臺也可以自動回復已設置好的內容。這類回復中,可將內容設置為平臺功能和各級菜單介紹,方便新生準確查詢所需信息。
3.被添加自動回復
微信公眾平臺設置“被添加自動回復”后,在訂閱者關注公眾號時,平臺會立即自動發送管理者預設的內容給用戶。在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公眾平臺中,可將“被添加自動回復”設為“歡迎使用XXX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公眾平臺”,同時再加上平臺功能和各級菜單介紹等,便于新生更好更快了解平臺。
(三)群發消息應用
微信公眾平臺每隔24小時可對所有關注用戶群發1條消息,該條消息可包含多項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語音或者是視頻等元素。在新生入學教育遇到全校大型活動或有重要通知、重大新聞時,后臺管理者便可及時對相關內容進行群發,達到對新生提醒、強調的作用。
將傳統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模式同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模式有機結合,對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此,更需要高校搭建應用得當,編輯制作用心,維護宣傳用力,才能切實提高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成效,幫助新生盡快完成過度,適應大學生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10.
[2]孫輝.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新生入館教育的調查與分析——以南京地區高校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6.11.
[3]楊珍.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研究——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與應用[J].高教學刊,2016(9).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