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
——大興區教育工會工作紀實

第32個教師節,學生為老師獻花
“讓教師身心健康、輕松愉快的工作是我們教育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在談到工會工作時,大興區教育工會主席李志霜說。為了更好地服務全區廣大教職工,多年來,大興區教育工會積極探索,深入實踐,在職工文體活動、民辦校工資集體協商、職工評優選樹等工作中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工作方法。
6月3日下午,大興區教職工籃球社團走進興華中學,與興華中學教職工籃球隊進行了一場籃球友誼賽。通過切磋球技,社團與興華中學教職工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除了籃球社團,足球社團的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大興區教職工籃球社團已發展成為由全區教育系統21個單位來自中、小、職、進校、機關的35人組成。社團不僅有定期的交流、訓練、比賽,還給年輕教師配備了師傅,全方位提升了年輕教師業務水平。
在教師節前夕,大興區教委一改往年召開慶祝大會的形式,將140多個基層工會組織分成8個協作區,分別組織開展分場慶祝活動。各分會場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文藝演出、書畫展、教師嘉年華等,全部由各大協作區的老師和學生參與策劃演出。
“今年的教師節慶祝活動是從春天開始策劃的,5月份已正式制定相關方案。以前慶祝教師節都是在少年宮召開大會,雖然有五百人參與,但依然無法滿足萬余名教職工的需求。今年我們進行了改革,由8大協作區分別開展教師節慶祝活動,使老師們真正參與進來。”李志霜說。這樣一方面愉悅了教師身心,另一方面也能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人才、鍛煉工會干部。
為了進一步提高基層工會主席的整體素質,區教育工會定期開展工會主席培訓班,對新上任的主席進行階段性培訓。同時陸續開展了家風建設、經費管理、群團工作等專項培訓和交流會,為工會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013年,為響應北京市總工會和大興區總工會有關成立行業工會的要求,大興區教育工會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推進民辦學校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開展。在區總工會、區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指導組的指導下,到2015年完成了48家民辦學校、幼兒園的行業協商,使辦學者與教職工實現了雙贏,同時使得工會組織在民辦系統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今年,教育工會繼續轉變工作思路,在推動民辦學校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時以提供服務為主,通過走訪調研等方式了解單位困難,并給予幫助,解除學校的后顧之憂。此外,區教育工會于年初成立大興區民辦教育工會聯合會,通過這一組織,不僅談協商,更要有服務,使工會的貼心服務送到民辦學校的每一位職工中去。
隨著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的頒布,師德建設成為區教育工會的一項重點工程。為了進一步規范師德師風,打造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區教育工會在積極完善師德建設制度的基礎上,有計劃的著力開展優秀教職工評優選樹工作,樹立新區人民教師楷模。
“在教育系統開展評優選樹工作是教育工會的重要職責之一。自2002年以來,我們堅持了十多年的‘雙百優秀評選’和‘師德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即,第一年在評選‘百名優秀教師’、‘百名優秀班主任’的基礎上,評選‘大興區十佳校長’、‘大興區十佳教師’和‘大興區十佳班主任’;第二年評選‘大興區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大興區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在評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基層推薦、區級評審、提名公示、區級表彰、廣泛宣傳的工作機制。每年獲得獎勵的優秀教師有200余人。”李志霜告訴記者,今年開始,根據新區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區教育工會開展了“新區教育管理工作突出貢獻獎”、“新區四有好教師獎”和“新區教育新星獎”的評選活動;明年將開啟師德標兵、師德榜樣的評選活動,為廣大教職工樹立學習的典型。
特約欄目主持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