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貴州省政府網站為例,通過對網站上公開的數據類別、內容進行分析,得出貴州省政府公開的數據具有全面且分類清晰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更新周期不明、數據來源不清且缺乏統一規范和標準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予以解決:完善數據公開體系,制定工作計劃及政策;規定數據更新周期,監督數據更新工作;構建全面數據公開體系,多渠道促進數據公開。
【關鍵詞】 地方政府;數據;公開;民主;監督
一、前言
公民民主意識的增強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民眾對政府數據共享的需求和期待。政府數據是指一切產生于政府內部或外部,對政府事務、公共活動、社會大眾有影響、有意義的數據資源的統稱。[1]政府是否公開數據及公開程度如何成為了衡量政府效率及行政透明度的重要指標,政府數據公開成為了全社會普通大眾的基本訴求。除了政治價值外,政府數據公開還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數據不被公開,那它就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數字,如果將其放在公共平臺上,得到大眾和有需要的組織的關注,使它的價值被充分挖掘,可以產生不可比擬的附加價值,從而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產值。
在政府數據公開方面走在世界領先地位的是美國紐約市,通過制定《開放數據法案》,美國成功將政府數據大規模開放納入政府工作日程。法案要求,紐約市政府及其分支機構的所有數據均須對公眾開放,在獲取、瀏覽、使用等方面均不能有所限制,當然,涉及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的數據不在數據公開的范圍之內。繼紐約市后,在世界范圍內,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均搭建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內容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二、我國地方政府數據公開的現狀
我國近年來也大力倡導政府數據的開放與共享。在中央大力號召下,各省級地方政府紛紛推進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將收集到的數據公開給社會大眾。在對政府數據公開平臺的調查中顯示,[2]最先響應國家號召建立政府數據公開平臺的是上海、北京、湖北、貴州、江蘇等省市,但各省市因實際情況不同,開放的程度也參差不齊。其中,上海市走在了我國數據開放的前列。除制定全國首個正式的開放數據指導計劃—《上海市政府數據資源共享和開放年度工作計劃》外,通過搭建平臺,列出重點開放領域清單等措施,上海市政府構建了完備的數據公開體系。與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市數據更新最快,提供的數據種類也最多。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地方政府的數據公開流于形式,很多數據老舊且沒有分類,數據打開后往往以鏈接形式從其他政府信息公開網頁上調取數據,但很多鏈接失效,從而造成數據的可讀性不強。此外,在公開的資料中,以表格形式出現的數據很少,多是文件,很多甚至不能下載,只能在線瀏覽,導致數據的可利用性不高。不得不承認,我國的政府數據公開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許多問題和困境。
三、取得成就及存在問題—以貴州省網站為例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方政府數據公開的研究,筆者選擇國內最先起步進行政府數據公開的貴州省作為研究對象,以貴州省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數據為研究重點,探討貴州省在政府數據公開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
1、取得成就
貴州省作為全國最先開展政府數據公開的省市之一,其在地方政府數據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最有代表的是2012年貴州省政務微博“黔辦之聲”的開通,是政府數據公開的一次重要實踐,在省級政府開通官方微博的探索中,貴州省先于其他省市。以政府網站為主導,同時將政府報刊、聽證會、咨詢服務電話、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站等多種信息公開渠道納入政府數據公開體系,構成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立體信息公開網絡。目前,貴州省已經形成政府網站為主、其它多種渠道為輔的“一超多強”格局。相較其他尚未起步或剛剛起步的省市來說,貴州省在數據公開和共享方面有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1)數據縱向、橫向分類清晰。在貴州省人民政府的官方網站首頁上,我們可以看到四個模塊,分別是:信息公開、辦事大廳、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政府網站曝光臺。點開“信息公開”模塊,可以看到貴州省的數據公開擺脫了以往將原始數據不經處理全部擺在共享平臺上的做法,而是將統計到的數據進行了有條理的分類和處理,便于有需要的人們查找和使用。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來看貴州省的數據分類:從橫向層面來說,將收集到的數據分為省政府信息、省政府部門政府信息及市州政府信息。從政府機關到各部門之間,再到市州基層政府信息都有明確的統計和分類,使信息更加清晰和有條理。從縱向層面來說,貴州省將公開的數據分門別類,包括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財政、金融、審計、農業、林業、水利、交通、安全、教育、科技等多個主題,方便民眾根據關鍵詞快速、便捷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提高了信息的可讀性和可利用性。
(2)信息全面,可利用度高。相較于其他省份流于形式的數據公開現狀,貴州省的數據公開真正落到了實處,突出表現在信息種類健全,便于查看和利用這一點上。在貴州省政府網站上,從數據公開的制度規定到數據目錄,該省構建了完備的數據公開體系,有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省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省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省政府部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市州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府信息公開年報、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和信息公開意見箱這八個條目供訪問者選擇,從制度保障到信息目錄,再到意見建議,普通民眾可以完整地了解貴州省數據公開的實況,在便捷大眾的同時也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在信息種類方面,從該省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可以看到,其統計的數據主題分類達到1766個,涉及全省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科技、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方面,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其數據統計的全面程度居全國前列。
此外,在信息全面的基礎上,貴州省數據公開的另一特色是信息閱讀舒適性和下載便捷性。打開“政府信息公開年報”一欄,可以看到一個類似電子書的界面,貴州省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就出現在界面首頁,瀏覽者可以像閱讀紙質版書籍一樣進行翻頁、跳頁,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設計非常人性化。同時,在頁面下方還有“點擊下載報告電子版”的按鈕,改變了過去只能閱讀不能下載的弊端,提高了公眾對政府數據的利用程度,便于有需要的人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在可以電子閱讀的同時,還輔之以視頻介紹,給讀者全面的視聽感受,使信息的傳遞和接收更有成效。
(3)網站設置新穎,富有地方特色。地方政府數據公開是否能取得成效,一方面在于數據本身的全面、有效,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數據本身或地方政府本身對公眾的吸引力如何。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查找和使用數據并不是刻意為之,是在瀏覽網站新聞或地方政府官方網站時,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數據或信息,并由此進行深入研究和利用,而通常來說,地方政府官方網站是人們獲取信息、了解地方政府政務的最主要途徑。因此,政府網站頁面美觀、體現地方特色等都是吸引公眾訪問、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一點上,貴州省政府網站就做得非常成功。打開貴州省政府網站,“中國貴州”四個大字映入眼簾,網站背景選取貴州省最具特色的自然或人文景觀,且每3秒會更新一次,同時,它改變了過去該省政府網站刻板、顏色單調的弊端,整個頁面以藍色為主,其他各種顏色為輔,顯得充滿活力,也給人繼續瀏覽下去的興趣。改版后的貴州省政府網站,“政務公開”“商務投資”“便民服務”“多彩貴州”等版塊多種多樣,特色性與針對性兼具,在信息公開的同時,也拓展了公眾參政議政的渠道,吸引更多普通民眾就政府公開的數據進行研究和監督。
2、存在問題
貴州省數據公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信息更新時間參差不齊。縱觀貴州省政府網站上公開的數據,可以發現,在共享信息全面、清晰的同時,信息的更新時間卻參差不齊。例如,在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中,貴州省關于農業、林業、水利的信息公開文件更新到2016年的5月9日,但關于民族宗教、對外事務等的信息公開文件僅更新在2014年或2015年左右。在不同信息分類主題下,信息數據更新的日期參差不齊,有的甚至相差一兩年之久,如此巨大的數據更新時間差異,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在數據獲取與分析上的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該省數據公開缺乏統一和規范的標準。
(2)數據來源不清。《2015年貴州省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中統計了貴州省2015年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數據,包括財政資金數據(“三公”經費預算及使用情況、各級政府部門資金使用情況等)、各類教育入學及畢業人數、環境監測及治理相關數據、安全生產數據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報告中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也做了數據統計,其中,省、市、縣三級政府及部門累計公開發布政府信息達601萬條,同比增長8.98%,其中,省級公開39.18萬條,市、縣級公開561.82萬條。此外,還對政府信息公開途徑,如政府網站、微博、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等公開情況分別進行了統計,涵蓋范圍較為廣泛。雖然數據統計全面,但在報告中并未說明這些數據來源渠道及統計方式—是采用普查還是抽樣調查,是以貴州省某個特定群體為樣本還是考慮到各個階層等問題,均沒有提及,因此,該份年度報告的數據雖然詳細,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卻有待甄別。數據來源不清是貴州省數據公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
(3)缺乏公開標準和規范。雖然針對數據公開,貴州省制定了《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但里面僅僅是針對數據公開工作的相關通知和指導意見,缺乏具體的標準和規范,對公開哪些數據,怎么公開,公開的方式是什么,數據更新周期等均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貴州省政府信息公開只是由政府單方面主導的數據公開過程,缺乏公眾與政府的雙向互動。由于沒有可依據的標準和規范,公眾無法對數據公開過程和結果予以監督和建議,從而使該省的數據公開工作難免有流于形式之嫌。
四、解決對策
1、完善數據公開體系,制定工作計劃及政策
要想建立完備的數據公開體系,指導性的工作計劃和相關政策必不可少。[3]為此,我們應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設立主管部門。數據公開體系建設必須要有專門的機構加以指導和管理,當前,我國各級政府尚沒有設置專門的管理政府數據開放工作的主管部門,這必然導致數據開放工作成為政府部門管理的“空白地帶”,并直接導致開放政府數據工作的發展出現滯頓。因此,我們應設立專門的機構或指定某一機構作為主管部門,專職管理政府數據開放的相關工作,明確該部門的職能和權限,從而保證數據開放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制定指導計劃和相關政策。政府數據公開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切實可行的、前瞻性的工作計劃和相關政策法規,以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政策法規作保障,以保證政府數據開放工作朝著既定的目標向前推進。最后,及時公開、定期總結。針對數據公開工作的開展情況,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定期總結,及時向大眾發布數據公開工作的最新進展情況,確保群眾能夠知曉相關情況,從而及時監督,提升其參與度。
2、規定數據更新周期,監督數據更新工作
在設立數據公開主管部門基礎之上,各級地方政府應建立相應的規范和監督機制,確保數據得到及時更新。該規范和監督機制的建立應從政府和民眾兩個角度進行:從政府層面來說,數據公開主管部門要定期監督地方政府的數據公開工作,對沒有及時更新的相關部門予以督促和警告;從民眾層面來說,暢通公眾監督、建議和舉報渠道,對沒有更新的數據及時上報,借助大眾的力量,推動相關部門及時更新數據。
3、構建全面數據公開體系,多渠道促進數據公開
政府的數據公開工作不僅要做到與公眾共享數據信息,還要將數據的來源渠道、統計方法、分析方法等均對公眾開放,真正做到全方位的數據公開。同時,在開放渠道上,力求形成以政府網站為主,微博、微信、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為輔的多平臺數據公開體系,使公眾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渠道獲知地方政府的數據公開信息,一方面可以拓寬數據公開的受眾面,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公眾對政府數據公開的好感度和興趣度,從而直接提升公開數據的時效性和可利用度。
五、結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政府數據公開已經成為政府有效治理、民主行政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貴州省政府網站上的數據公開為例,肯定了該省在地方政府數據公開方面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但仍存在數據來源不明、更新緩慢、標準缺位等問題。以小見大,通過貴州省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在推進政府數據公開方面正在做出積極努力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數據公開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要想取得顯著效果,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迪莉婭.國外政府數據開放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09.86-93.
[2] 21世紀經濟報道.政府數據公開平臺調查[EB/OL].
http://business.sohu.com/20151026/n424111391.shtml,2015-10-26.
[3] 鄭磊,高豐.中國開放政府數據平臺研究:框架、現狀與建議[J].電子政務,2015.07.08-16.
【作者簡介】
楊嘉儀(1992.1-)女,陜西西安人,現就讀于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