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簡述了陜西刺繡的發展現狀,分析了陜西民間刺繡行業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的措施:樹立全新的設計理念;根植于本土文化;重視新技術的引入;利用互聯網進行推廣,打開市場。
【關鍵詞】 陜西刺繡;營銷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刺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內容也越來越廣泛,成為城鄉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裝飾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刺繡品進入了商品經濟領域。但由于目前陜西刺繡缺乏集約化,規模化的加工,產品文化價值未被充分挖掘,其層次和品質也有待于進一步提升,陜西刺繡正一步步走向衰落。為此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錦繡山河刺繡推廣”這個項目,進而喚起有關各方對于陜西刺繡生產加工的重視,提升其生產規模和產品品質,把陜西民間手工藝品向外推廣出去,從而促進陜西民間刺繡業的發展與創新,使刺繡與時代相結合,從而更加滿足當代人們對陜西刺繡的需求。
一、我國民間刺繡發展現狀
1、刺繡行業整體發展態勢
中國刺繡一直演繹著工藝品的精髓,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刺繡行業在行程中飽受沖擊。眾所周知,中國刺繡源遠流長,在這個過程中閃現出了“四大名繡”,并且在2012年10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中國刺繡精華不僅有“四大名繡”,而且還有“秦繡”等鮮為人知的藝術瑰寶,但工藝卻面臨失去繼承的困境。
2、陜西秦繡發展現狀
(1)陜西刺繡的種類繁多。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陜西刺繡的種類不再僅限于床單被罩,虎頭鞋等傳統布藝行業,現在陜西刺繡愈來愈多的出現在裝飾品行業中。陜西刺繡以其精妙的繡法,夸張但不失和諧的顏色配比,大膽的想象,獨樹一幟的表現手法,美好的寓意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商品的裝飾中。從而擴寬了秦繡的種類與市場。
改革開放以來旅游行業不斷壯大,陜西的旅游景點眾多,秦繡作為陜西特有的手工藝品以其濃厚的鄉土氣息,獨有的陜西地域文化,生動可愛的造型,古樸粗獷、大氣磅礴的表現手法備受外地游客的喜愛,銷量可觀。
(2)陜西刺繡的機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家對外貿易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降低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需求市場的不斷擴大,刺繡在紡織品的出口份額中不斷上升。國家現大力發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貫穿整個陜西,為秦繡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同時為陜西刺繡帶來了巨大市場。
(3)陜西刺繡的搶救工程工作。每個事物都有自身發展的局限性,陜西刺繡也不例外,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困境。所以引來許多仁人志士對其進行搶救工作,馮驥才先生提出了民族民間藝術搶救工程“只有民族的才是真正世界的”。他呼吁“希望我們國家建立遺產日”,讓全社會關注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陜西刺繡藝術需要我們去傳承,更需要我們去保護,做好文化藝術的搶救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二、陜西民間刺繡行業中的問題
1、經濟利益的沖擊
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交織日益復雜化。新的發展道路沖擊著傳統的發展道路,我們正面臨著如何在發展自身傳統道路的同時與世界文化接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一些企業為了追逐經濟利益,把粗制濫造的偽劣刺繡送到市場,以低價沖擊精美刺繡,使刺繡在工藝品市場上舉步維艱。
2、傳統技藝的繼承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刺繡也不斷地進步,從有刺繡以來到如今精湛的刺繡技藝,刺繡在本質上有著質的飛躍。刺繡使用的是針和各色線,使用和學習都很難。再從繡制方法來說,它好比素描又與之有所不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滲透,人們對傳統手工藝不感興趣,出現了人才斷層的局面,以至于精美工藝面臨著失傳。
3、機器繡花的沖擊
機器刺繡制品以其速度快、利益區間大,而使企業采取機器完成刺繡工藝品。傳統手工藝刺繡不可避免遭到沖擊并失去大片市場。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沖擊著刺繡這一民間手工藝的生存,使其迅速衰退,瀕臨消亡。
4、未得到的有效推廣
陜西刺繡雖然有其自身的特點以及歷史,但是現在還并未為人所熟知,發展緩慢,沒有好的產品形象向大家展示,沒有好的渠道進行推廣,這個時代是一個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通過現有的網絡平臺將陜西刺繡推廣出去,讓人們所熟知陜西刺繡的優點,了解陜西刺繡,成為重要課題。
5、陜西刺繡與時代相結合
傳統刺繡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對于個性化,時尚感等的滿足,如何將陜西刺繡與當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更加符合當代人的需求使人們對陜西刺繡產生興趣,從而產生購買欲望,進而擴充刺繡市場,成為陜西民間刺繡的一大瓶頸。
6、陜西刺繡的集約化,規模化的加工
陜西刺繡目前還停留在個體戶階段,沒有品牌,沒有大型的加工生產車間進行大批量集約化,規模化的加工,產品均是利用人工一針一線慢慢繡出來的,工藝復雜工程量大,但收益甚微,產品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產品數量無法控制。
三、擬解決的措施
1、樹立全新的設計理念
目前世界正處于文化交融的狀態,要把時代理念融入刺繡中,才能使刺繡更好地發展。傳統的設計理論和方法不足以支撐現代刺繡的發展,我們必須做出相應的創新。在保持地方性特殊工藝的基礎上主動適應人民大眾的文化藝術,結合現代思潮和美學原理,引入現代設計理念,推動刺繡文化藝術的新發展。
2、根植于本土文化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變遷中創造了豐富而絢麗的傳統文化,刺繡在這個過程中孕育而生。從官至民,所穿著的、所用著的物品,都和刺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傳遞出濃濃的藝術氛圍。刺繡和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相結合,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內涵,用現代設計語言去設計充分顯示時代觀念。
3、重視新技術的引入
科技與傳統刺繡相結合是刺繡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傳統刺繡中,人們大多采用輕薄的面料,隨著技術的發展,引入新技術、新材料,給人以視覺的沖擊力。各種新材料,在色彩上比傳統材料更精細、夸張和有想象力空間。
4、利用互聯網進行推廣,打開市場
(1)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推廣。搜索引擎是互聯網的一大奇跡,它使瀏覽者可以方便地在互聯網這個信息大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也給信息提供者提供了一種受眾廣、針對性強且效率高的發布途徑,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搜索引擎來發現新客戶,利用搜索引擎廣告或者通過搜索引擎優化,將自己的網站從網站設計,內容建設、用戶互動傳播、頁面等角度進行合理規劃。使自己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靠前,以增加客戶發現并訪問網站的可能性。
(2)利用博客進行推廣。利用博客(blog)的互動功能,通過寫博客來實現銷售產品的功能。我們通過發表各種形式的博文(純文字、視頻、語音或是這三種相結合)與瀏覽者在線實時進行溝通與交流,通過得到的數據分析該顧客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從而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來實現精準營銷。
(3)利用“病毒”進行自動推廣。首先,要創建有吸引力、易于傳播、且能與產品有效地結合起來的“病毒”;其次,得找到易感染的目標人群,找到傳播“病毒”的高效媒體(如大的社區、論壇、視頻網站等),通過他們把“病毒”傳遞給更多的人,可通過申請微信公眾號,制作論壇等方式進行推廣,現在的微信營銷,微信公眾號正在被廣泛的運用,且微信用戶的基數巨大,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一些營銷軟文,讓人們了解到秦秀的同時又不至于像看廣告一樣產生厭煩情緒,促使人們能夠積極的看待秦秀文化,進而對陜西民間刺繡產生興趣。
(4)利用軟件進行推廣。常見的推廣軟件有郵件群發軟件、QQ群發軟件、論壇群發軟件、搜索引擎登錄軟件、易企秀等,通過大量發貼,讓更多的瀏覽者知道我們網站和產品的相關信息,利用群發軟件可向周圍的人詳細介紹陜西民間刺繡,不會給人帶來一種欺詐心理,人們更加樂于接受該種行為。利用易企秀等軟件來進行推廣,由于是動畫形式,更利于人們的接受。
四、結束語
陜西刺繡具有陜西獨特的人文地理特點,直觀地反映了陜西的風土人情,是陜西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在這個電商時代希望“互聯網+”能夠帶動陜西刺繡的發展,讓這份彌足珍貴的藝術瑰寶不會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
[1] 曹非.蘇繡作為城市名片的定位論證及發展策略[J].藝術品鑒,2015.12.
[2] 曉婷.陜西民間刺繡:姑娘的心思[J].中國纖檢,2012.07.
【作者簡介】
汪芳芳(1994.7-)女,安徽鳳陽人,西京學院在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