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奇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很榮幸能夠從片場來到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文藝評論峰會,與大家歡聚一堂,共同學習與深刻領會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
《山城雪》、《詹天佑》、《日出東方》、《黃埔軍人》、《葉挺將軍》,從1986年演到2009年,從33歲演到56歲,23年的時間中五次扮演塑造孫中山先生,這對我來說是一份獨特又難忘的生命體驗。我在表演中,用滿腔的熱情與真摯的情感去感悟偉人的理想與追求,也得到了孫中山先生“愛國以命,愛黨以誠”的高尚情操的感召。我在《范曾傳》這本書中看到過范曾先生用水墨為孫中山先生造的像,印象非常深刻。今年11月12號,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105年以前,他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中國人民得到了政治上、思想上的解放,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歷程中的一座豐碑。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在長期的文藝實踐中,把創作當成中心。我塑造孫中山、鄧小平的屏幕形象,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了把最優質的精神食糧奉獻給觀眾,奉獻給人民。每參演一部影片,我和劇組同仁們都精益求精、細心打磨,努力創作出既觸動靈魂又共鳴思想的最完美的作品,同時也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優秀經典作品。在中國電影參與國際競爭的新環境下,我們也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認真研究、討論、改進,向世界學習,洋為中用,恪守中國獨具特色的經典電影之路,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展現中華審美風范,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歷史性的貢獻。
2015年,我拍攝了電影《出山》,這部電影是反映鄧小平上個世紀30年代在瑞金當縣委書記,70年代在江西勞動改造并重新崛起的傳奇經歷。今年四月美國休斯敦第49屆國際電影節上,在來自76個國家150部參賽的電影作品中,電影《出山》不僅獲得了“雷米大獎”“人物傳記類金獎”,還作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片來播映。同時,休斯敦國際電影節也授予了我“職業成就獎”。這些獎項創造了中國電影在海外獲獎的新記錄,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現了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推動了中美電影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李強民說,他是懷著對鄧小平同志的崇高的敬意在觀看影片,并贊揚王坪導演用理性的思維、藝術的氣息和審美去再現一代偉人不平凡的足跡,具有高超的導演藝術水準。
在我近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中,我所塑造的孫中山、鄧小平的影視片共有五十多部。這些作品凝聚了劇組全體同仁的辛勤勞動,是奉獻給國家和人民的寶貴禮物。我們齊心協力為中華民族及世界創造著傳世的精神財富,延續著“和平發展”這一中華民族的精神脈絡。中華民族的歷史巨變,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波瀾壯闊,我黨我軍驚天動地的赫赫戰績,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使我們中華民族煥發了蓬勃的生機,我們炎黃子孫驕傲地站在了世界民族之林!近百年的文化復興與發展,中國文藝迎來了生機盎然的春天!
(本文為作者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暨2016中國文藝評論峰會”上的發言)
責編/張堯 美編/李祥峰 孟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