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邵 鐘逸
鳳凰于飛 梧桐是依——“西湖友誼獎”二十年
文/榮邵 鐘逸
2016年10月21日,“西湖友誼獎”頒獎典禮在浙江杭州舉行,30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
1997年,為了表彰在浙江省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浙江省政府設立了“西湖友誼獎”,20年來,先后共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599名專家獲此殊榮,其中還有40位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這些專家中,既有自然科學、人文社科領域的國際權威,也有在經濟社會建設一線默默奉獻的科技人員。有的專家已年過花甲、有的數十年扎根浙江、還有的幾十次千里奔波……
此次頒獎典禮上,浙江省政府還專門為3位長期在浙工作并作出重大貢獻的外國專家授予“西湖友誼杰出貢獻獎”,他們分別是俄羅斯專家西特里維、德國專家克勞斯·菲爾特和印度專家庫瑪。
俄羅斯專家西特里維于1992年起一直在浙江工作,現為巨化集團公司浙江巨圣氟化學有限公司技術總監。20多年來,他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氟化工科技人才,當地人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西”。
“老西”帶領團隊不斷創新氟化工工藝,其中懸浮造粒料等產品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分散樹脂等產品還通過了美國藥監局和歐盟資格認證,打破了國際市場貿易綠色環保壁壘,彌補了中國氟化工領域的空白。同時,他積極發揮“紐帶橋梁”作用,幫助巨化集團等多個企業與俄羅斯開展全方位的科技合作。

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車俊(左)為德國專家克勞斯(右)頒發“西湖友誼杰出貢獻獎”
西特里維于1997年、1998年先后獲得浙江省首屆“西湖友誼獎”、中國政府友誼獎,2004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成為浙江省首位外籍勞動模范,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與他親切握手,2006年作為有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親切接見,今年又獲得了“西湖友誼杰出貢獻獎”。獲此殊榮,西特里維說:“這些年來,我總是傾我所有,力求把自己畢生的研究和經驗傳授給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看到了親手參與建設起來的現代化企業,親眼目睹了中國的快速發展。”他還說,中俄合作項目促進了兩國的技術交流,這樣橋梁紐帶式的工作很有意義。今后他也將繼續做好技術改進、引進等方面的工作,發揮余熱。

俄羅斯專家西特里維在典禮上發表獲獎感言
德國專家克勞斯·菲爾特是國際賽艇界享有盛譽的高級設計建造大師,曾任國際賽艇聯合會器材委員會執行委員、主席。他于1995年起一直在浙江工作,現為浙江華鷹控股集團技術總監。克勞斯于2003年獲得浙江省“西湖友誼獎”,2004年獲中國政府友誼獎,2008年還擔任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20多年來,克勞斯精心傳授船艇制作關鍵工藝和核心技術,帶領技術團隊不斷創新獨特的工藝制作技術,把一個家庭作坊式的地方企業變成全球最大的專業賽艇制造企業和為數不多的量產游艇制造企業。本屆里約奧運會上,賽艇比賽就是采用華鷹集團的“無敵”型賽艇作為比賽用艇。其實華鷹從雅典奧運會起,就連續4屆作為奧運會官方指定比賽用艇供應商。在克勞斯的帶領下,華鷹從之前的年銷售收入2000萬增長到現在的1.5億元,成就了“中國創造”的驕傲。
此外,本屆“西湖友誼獎”獲獎專家中也有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浙江工業大學首席科學家維爾切克教授。2014年10月,浙江工業大學授予維爾切克名譽教授稱號,并以其名字成立了維爾切克量子中心。維爾切克不僅努力幫助浙江工業大學基礎學科的研究水平取得顯著提高,也為促進杭州高校與國際學者的學術合作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時刻,可以說也是對國際科研合作成果的一種認可與肯定。”維爾切克表示,獲得“西湖友誼獎”令他十分感動。他認為,今天的中國與浙江,各個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活躍,向世界展示出更加包容與開放的面貌,也讓國際科學界對中國的科技進步更加關注。今后他也將繼續支持和推動各國科學家與浙江的科技合作,促進基礎學科前沿領域的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為使在浙外國專家更好地感受浙江發展、為浙江發展建言獻策,浙江省外國專家局還專門舉辦了“2016——情系浙江”外國專家美麗浙江行系列活動。自6月份啟動以來,共有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曰本、印度、巴基斯坦等19個國家的40余名“西湖友誼獎”獲獎專家和長期在浙工作外國專家圍繞“互聯網經濟”、“美麗鄉村、“海洋經濟”三個主題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的外國專家們用雙眸欣賞浙江美麗風景,用快門定格精彩瞬間,用心感受浙江歷史和文明,用智慧為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互聯網集聚發展的余杭夢想小鎮,如詩畫般柔美的麗水古堰畫鄉,還有自然之美與傳統宗教文化相融的舟山群島……浙江的古老與創新、傳統與現代都融匯在外國專家的鏡頭下,呈現出一張張外國專家眼里的浙江相片。
位于杭州余杭的夢想小鎮,有大量精心設計的社交休閑空間,如咖啡吧等,充滿青春活力。專家們滿懷激情地一路參觀,看著一群認真努力工作的年輕人,端坐在電腦桌邊,注視著屏幕上栩栩如生的各種漫畫人物和各種奇奇怪怪的圖案。他們用奇思妙想的創意靈感進行個性化設計,實踐科技創新的壯舉。這一切都令專家們印象深刻。
來自烏克蘭的巴達諾夫提到了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細節:“當我們通過一個開放的大廳去另一幢樓時,剛好遇上一個新技術的發布會。聽眾大多是四五十歲的業內人士,他們非常專注地聆聽著發布者的講解,觀察著他的每一個手勢,生怕漏掉什么。而這個發布者只是一個19歲的青年人,據說2015年他才首次在浙大發布了研究結果,并由浙大推薦到了夢想小鎮創辦了自己的項目。”
來自英國的潘和平是杭州漢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早已將杭州作為了他的第二故鄉。這次活動,讓他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外國專家們,也讓他看到了杭州創新與活力的另一面。
他說:“近幾年,在倫敦,興起的園區為志同道合的創業者提供廉價適用的辦公場所,為業務開拓、創新提供配套的互聯網設施,聰明、年輕、多才、富有激情的創新者們,懷揣成功信念相聚園區創業。特別是在倫敦東部,修迪奇高街和老街之間的狹小區域,雨后春筍般地興起許多高科技創新小企業,夢想小鎮也具有與其相似的園區文化。”
潘和平還說:“通過參觀夢想小鎮,我看到杭州解決實際問題的措施。目前來看,英國和浙江堅信咖啡吧在成功社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一點是一致的。”
除了向專家展示浙江萬眾創新的一面,浙江美麗鄉村的自然風貌也受到了外國專家的一致好評。
韓國專家梁太白用美麗的文字記錄下了麗水鄉村中天然秀美的景色:首先我們到了有名的麗水古堰畫鄉景區,古堰景區郁郁蔥蔥的千年古樟,歷史悠久的通濟古堰,都吸引著我們認真了解、拍照和記錄。特別是在炎炎夏日乘坐游船欣賞甌江景色真的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然后到了畫鄉,了解到這里是中國著名美術寫生基地和中國攝影之鄉主要攝影創作基地,巷間,樹下,江邊,到處都是進行美術創作的學生和結伴而坐的戀人,為畫鄉增添了許多浪漫和藝術的氣息。他說:“我真切地感受到麗水就是‘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真實寫照。”
梁太白還向隨行的麗水市人社局工作人員建議:試想如果將麗水古堰畫鄉如詩如畫般的美麗介紹宣傳到韓國以及其他國家,讓更多的游人以及美術攝影創作者來到此處的話,豈不是可以將古堰畫鄉打造成國際美術攝影創作基地?
專家們還到麗水縉云考察了浙江省引智成果示范基地——縉云縣采山澗蔬菜專業合作社。據悉,合作社從國外引進紅心火龍果等新品種,同時通過引進現代農業領域高級專家,建立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吃著本地成熟的國外品種火龍果,專家們一邊聽著講解,一邊伸出大拇指,對合作社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賞。
據了解,20年來,浙江省的引智規模從上世紀90年代的“小打小鬧”發展到2015年來浙工作的國(境)外專家5.2萬人次;從過去側重工程技術、教育文化等領域,發展到遍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浙江省外國專家局負責人表示,20年來,浙江共引進外國專家近40萬。這20年來,浙江省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呈現出一系列可喜的變化和趨勢,不僅由中低端為主逐步邁向高端,專家在浙工作也由短期為主向中長期轉變。同時,引智工作還以單個引進為主向團隊式、平臺式和“走出去”實施國際并購戰略發展。
包容與開放的中國會更加積極地吸引外國人才。在頒獎典禮上,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車俊強調,在新的發展階段,要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努力為海外人才在浙江創業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他指出,G20杭州峰會后,浙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讓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浙江有了新的認識,又帶來了不少新的發展機遇。浙江會給廣大海外專家創業創新、施展才干、實現人生價值帶來無限機會,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信有了這些外國專家的貢獻,浙江將再一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外國專家參觀余杭夢想小鎮創意項目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