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偉
新三板將迎更多紅利
文/本刊記者 鄭偉
目前,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未來還會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何旭:合理的成長歷程是震蕩前行的,總會有波峰和波谷。
自2006年1月世紀瑞爾成為新三板首家掛牌公司以來,通過市場宣傳、企業與券商的積極參與,新三板市場脈絡逐漸清晰,市場雛形逐步建立。至2015年,新三板市場已經實現全面開花,正式從初創期、成長期邁入成熟期前半段。2014年6月5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發布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做市業務管理規定(試行)》,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做市轉讓業務的基本制度框架形成。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做市商部總經理何旭擁有近十年的新三板市場從業經驗,他表示,“8月25日做市商制度的落地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易制度,之后經歷了制度紅利的建設飛速期。截止到目前,整個新三板市場已經相對成熟,市場規模、掛牌企業質量、交易活躍度也都符合預期。”何旭評價道,新三板市場整體呈現高速發展狀態,除了市場規模和發展速度之外,從市場的交易活躍度、投融資規模、新陳代謝速度、各方參與者自由交易制度等維度看,新三板市場的建設速度都是毋庸置疑的。
《首席財務官》:您對新三板市場現有的交易活躍度如何評價?
何旭:目前來看,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做市商制度從推出發展到今天,期間經歷了成交量的高峰和低谷。目前比較清晰的狀態是,市場交投和活躍度仍然處于偏低的狀態。
合理的成長歷程是震蕩前行的,總會有波峰和波谷。新三板市場良好的未來和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各大券商都看好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認為其將成為中國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隨著交易制度紅利的逐步完善和投資門檻的逐步降低,新三板市場肯定會更加活躍,但問題就在于等待的周期有多長。
《首席財務官》:金元證券在選擇服務企業時,看重企業哪些品質?
何旭:金元證券在2010年開始布局新三板市場業務,總體發展較快,部門建設速度和擴充速度都非常快。在選擇服務企業時,首要關注的是企業的質量,包括業績、合規和成長空間情況。其次是企業的人員情況,包括股權框架、管理結構和管理團隊。第三是企業所屬的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是否具備較大的成長空間和行業紅利。
需要強調的是,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科技類企業居多,其必然引發的結果是以技術為先導,對核心團隊和人員的凝聚力、性格和領導力的要求非常高。總體來看,在新三板市場中,創業型和成長型的中小企業占多數,成熟企業較少,而且普遍總股本偏小,這種情況更應該關注企業人員的穩定性。
《首席財務官》:由于新三板對企業的業績成長性要求不如主板市場IPO嚴格,因此審核重點主要落在公司的規范運作上。擬掛牌企業的不規范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您對準備掛牌的企業有哪些建議?
何旭:新三板擬掛牌企業中存在很多不規范之處,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人、財、物。注自身的合規性,尤其是財務是否規范。大部分中小企業在初創期都采用粗放式經營,容易忽略財務的規范性和合規問題。因此,如果企業在創立之初就為將來進行資本運作、進軍資本市場做準備,那么就必須在前期做好企業規范,主要是在財務方面建立合規、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和管理框架,以及財務合規制度。
其次,從經營角度上講,中小企業極容易形成“一言堂”問題,領導力強的另一面是主觀性過強,其弊病就是缺乏合理、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中小企業如果想在資本市場上運作發展,必須為后來人留出空間,為他們提供進來的意愿和可能性,在股權框架上避免“一股獨大”或“一言堂”。
從人的方面看,主要考察股東自身是否存在關聯交易、大股東占款等行為。新三板上掛牌企業中,“夫妻店”、中小型家族式企業較多,這更不利于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規范與完善。 在一個企業中,如果只有一種聲音,那么企業將很容易偏離健康發展的軌道,這是很多中小企業在掛牌新三板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企業財務方面的考察,主要看其財務規范程度,如報稅情況、收入確認情況、利潤確認情況、債務情況、財務方面有無訴訟情況等方面,都是容易存在問題的地方。企業中物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整個企業對物的管理是否規范,更多地體現為成本是否合理。
因此,中小企業在掛牌新三板的過程中,首先要關
再次,中小企業中忽視員工激勵的現象較多。通過觀察大量的中小企業,我們發現中小企業團隊穩定性普遍不好,人員變化頻繁,這都與員工激勵不足是密不可分的。員工激勵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團隊的穩定性。
最后是信心問題。掛牌和上市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艱辛的路,開弓沒有回頭箭。企業如果選擇了進行資本運作,就要有堅定的信念或強大的企業家信心,謀定而后動。

《首席財務官》:新三板掛牌企業目前的融資規模、融資難易程度如何?
何旭:新三板上有幾類企業,分別為A、B、C、D類。
A類企業對投資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融資非常容易。這類企業普遍具備幾個特點:1.年利潤通常超過8000萬元;2.企業的法人治理框架和結構相對具備了現代化企業管理框架;3.企業所處的行業上升和成長的天花板較高。
B類企業屬于平衡融資類企業,這類企業具有以下特點:1.年純利潤普遍在2000-5000萬元之間;2.所處行業非常新興;3.剛進入相對成長期的后半段,核心技術剛成熟,處于開始釋放利潤的前兩年。這類企業也非常受到投資人的歡迎,但需要通過掛牌行為、投融資行為,以及品牌宣傳才能吸引到投資機構。
C類企業需要努力進行投融資有可能會成功。這類企業年利潤在1000-2000萬元之間,處于初級、起步階段、剛剛度過燒錢期、未來盈利期尚不明朗,這類企業需要說服投資人進行投資。
D類企業所處的行業上升趨勢不明顯;同時,企業年利潤低于1000萬元甚至業績下滑;自身能否轉型成功尚不確定。這類企業的股票價格、質量、估值和含金量都無法吸引投資人的興趣。
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中,C類企業所占比例最大。
《首席財務官》:2014年8月,金元證券獲批作為主辦券商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從事做市業務,請您談一下做市商制度落實后的從業感受。
何旭:首先,關于做市商制度的認知存在一些誤區,新三板市場交易不活躍不能完全歸咎于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的引入絕不是為了極大地活躍交易應運產生的,而是為了增加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
其次,做市商制度的出臺使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市值管理有了依據,降低了估值的主觀性。有了做市商制度,企業通過做市商制度形成的公允價格才能夠得到認可,有了定價才談得上市值管理,企業的資本運作才有了血液。
第三,做市商在整個新三板做市業務中可以實現業務的投帶聯動。做市商的做市行為本身也是一種投資行為,除了履行報價、撮合的義務之外,同時也是價值發現者,這就為各個券商帶動投資類業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新三板市場在未來還會釋放更多政策紅利,其中可能包括私募做市業務的啟動;允許公募基金進入新三板市場;分層制度進一步完善;轉板制度下,新三板如何與A股市場對接機制,以及投資人門檻的降低。這幾項政策紅利在未來一定會出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