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偉
決勝網:創業的互聯網基因
文/本刊記者 鄭偉
掛牌新三板的目的不是為了圈錢,而是要接受股民和資本市場的檢驗,這種檢驗對于企業而言無異于一種蛻變。

戴政:好公司融資并不難;但整個新三板市場環境需要再放開一點。
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資金就是糧草和彈藥;同樣,大多數O2O公司也只有靠燒錢才能活下去,甚至“邊燒錢邊死亡”者也不在少數。近兩年,O2O模式成為互聯網教育行業最熱門的創業模式,互聯網巨頭們也紛紛布局這一領域。在這一片紅海中,決勝網自成立以來就得到了行業資本和風投機構的強力支持。作為國內唯一基于O2O的泛教育產品導購平臺,決勝網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兩位創始人:一位是新銳教育領軍人物闕登峰,另一位是資深互聯網創業家戴政。作為決勝網CEO,戴政在談到此次創業的經驗時舉重若輕,“做公司最重要的是運氣”,但他同時更強調了互聯網基因的重要性。
戴政1997年入行互聯網,創立決勝網之前的最后一個職位是去哪兒網副總裁。作為互聯網行業的“老人”,戴政對于行業的判斷力非常精準,他強調,互聯網教育并不等于在線教育。互聯網教育有四個細分定義:一是課程研發供應商,代表性企業包括新東方在線和學而思網校;二是內容提供商,如中文在線和天舟文化等;第三類是工具類教育產品,如題庫、直播錄播類產品;第四類是中間頁渠道商,實際上就是導購平臺,決勝網就身在此類。“作為平臺資源整合方,決勝網不直接生產課程,而是為各類課程或者其他教育資源提供一個在線化的平臺,把消費者與教育機構、教育內容結合到一起。”決勝網目前營業收入較大部分來自教育產品的傭金收入,包括培訓、游學、咨詢、簽證和移民服務等,是唯一一個基于 O2O 的泛教育產品導購平臺。在這一模式下,決勝網從一端獲得交易傭金,即CPS收入,同時從另一端獲取SAAS收入。“在過去幾年,大量的上市公司都做過這種嘗試,但都沒有成功,其原因在于成功不僅跟外部環境相關,同時還與企業的基因和人的韌性有很大關系。”
決勝網成立于2012年,自成立以來,公司戰略沒有做過根本性調整,而且基本都按照計劃實現了。究其原因,戴政說,“公司的創始人都不是第一次經營企業,我們的打法就是先制定一個3-5年的發展規劃,然后才去付諸行動。”按照決勝網成立之初的規劃,未來3-5年時間能夠走到公眾市場,作為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因此,從成立之初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都做到非常規范。
創業之初,擁有互聯網思維的戴政之所以將行業定位在教育大市場,主要是因為他對于數據的精準分析和把握。百度搜索數據顯示,醫藥、教育、招商分類信息、旅游和招聘搜索信息排名前五位,后三個領域都有平臺類公司,而教育和醫藥行業沒有平臺類公司,但醫藥產業又是一個受監管程度較高的行業。憑借敏銳的判斷力,戴政和創業伙伴堅信,“在互聯網教育這個賽道里一定會出現一家巨頭。只要選定這個大市場,試一試總會有機會的。”此時,已經有很多在線教育網站提供在線課程服務,其中不乏一些互聯網行業翹楚,因此,決勝網通過打造教育平臺這一新的理念避免了與其他在線教育行業的直接競爭。
事實上,在決勝網前身(北京決勝嘉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搭建的是 VIE 協議控制架構,以便實現經過3-5年的發展,達到境外上市的目的,將此作為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但是公司及其主要股東意識到近年國內資本市場呈現逐漸利好的趨勢,互聯網企業受到國內資本市場參與者的青睞,因此,決勝網決定終止境外上市進程,拆除 VIE 協議控制架構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現階段來看,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可能更適合公司的發展。平臺類公司這一概念在國內消費者面前的認可度和接受程度更高,尤其是在移動端。現在的平臺與‘去哪兒’創立時期的平臺概念完全不同,不能單靠一個網站、一個公眾號或一個APP打天下。教育不能是一個單一平臺,而必須是一個生態系統,每一個品類都有細分品類,每一個細分領域有相應的平臺。”戴政認為,這一模式在國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都是面向公眾市場,只是交易對手不同而已。”在此期間,決勝網進行了密集的融資,并開始了新三板掛板的籌備工作。2016 年3 月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互聯網教育第一股。
雖然在新三板掛牌的時間比預想的晚了一點,但絲毫沒有遇到融資難題。用戴政的話說,“決勝網是不缺融資的。”在決勝網的投資者名單中,既有經驗豐富的私募機構,又有資深的教育行業領導者,這為決勝網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信心和支持。
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邁向萬家的今天,有相當一部分公司依然存在融資難題。對此,戴政認為,好公司融資并不難;但整個新三板市場環境需要再放開一點。“能否及時獲得資金支持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講至關重要。當融資速度追不上燒錢速度時,有些公司可能將難以存活。所以,新三板對于互聯網公司的政策需要進一步放開,要像真正的納斯達克一樣鼓勵創新、鼓勵高技術企業的發展。”
登陸新三板后,決勝網先后并購了樂道旅行和上海縱想,并參股成立了北京決勝東方商學在線科技有限公司,至此,決勝網旗下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司達到近20家。對此,戴政解釋說,“現階段的流量獲取主要呈傘狀獲取,教育本身的用戶也是傘狀的。所以,不可能靠一個APP或一個網站打天下。我們希望,每一個細分領域都能夠收購龍頭類的公司或打造龍頭企業,完善整個生態系統,實現對每一個用戶的復用。”據戴政透露,決勝網的下一步戰略依然是擴張和并購。
盡管掛牌新三板后對于進一步融資、并購有了更好的平臺,但戴政仍然中肯建議那些擬掛牌的中小企業,“如果沒有持續性造血能力,盡量能不掛牌就不掛牌。”他解釋說,掛牌新三板需要付出更高的額外成本,而且即便上了也不一定能獲得更高的市盈率。同時,戴政還認為,大多數傳統企業并不適合上市,一家企業要上市,其團隊首先必須要具有互聯網基因。“當企業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成為公眾公司時,根本不適合掛牌新三板市場。掛牌的目的不是為了圈錢,而是要接受股民和資本市場的檢驗,這種檢驗對于企業而言不次于一種蛻變。”
決勝網是互聯網教育行業唯一的基于 O2O 的泛教育產品導購平臺,行業中與其構成直接競爭的企業極少。對此,戴政認為,未來仍然很難出現勢均力敵的競爭者。“要做互聯網平臺,首先要求公司的高管團隊都得有互聯網基因。從本質來,互聯網教育是‘互聯網+教育’,而不是‘教育+互聯網’,其核心屬性是‘互聯網’。所以,企業的整個團隊都要求必須具有互聯網基因。”但他同時又說,真正互聯網出身的人很少選擇從事教育行業,“因為互聯網行業對現金流的要求極高,而教育行業的屬性是逆荷爾蒙的,教育互聯網化的特性恰恰是互聯網行業的三大毒藥:低頻、客單價高、決策周期長。”
對于此次也是最后一次創業,戴政最大的感觸就是,“創業者首先要有無比堅強的心智,同時,人的多面性在創業過程中也會發揮出無限的潛能。”戴政回憶道,決勝網從創立到今天,期間也經歷過幾次坎坷。公司創立之初采用的是“去哪兒”模式,即做流量的導入和分發。到了2013-2014年上半年,決勝網高管團隊發現流量完全依靠百度搜索導入造成的成本越來越高,在當初設計的盈利模型下,邊際效應越來越小,盈利越來越低,造成了模型的顛倒。通過查找原因,決勝網在2014年發現,一個APP無法做到包打天下,于是在移動端自建流量。到目前為止,決勝網共開發了有20多款APP、近60個公眾號。“此時,我們發現網站對百度搜索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同時,我們設計的交易性流量模型依然是成功的。由此可見,在堅持正確戰略的前提下,一定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戰術。”
作為首個將互聯網平臺優勢引入傳統教育行業的創新型企業,決勝網集合了教育產業鏈上最優質的資源,為消費者提供興趣學習、考試培訓、出國留學、游學實習等一站式教育產品和服務,在百度發布的《2013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報告》中,是唯一被定位為 “中間頁渠道商”的教育平臺。
決勝網下一步的發展戰略主要分為四個方向:互聯網+教育、教育金融、海外教育資產整合和決勝系資產證券化。談到對2017年市場的預判,戴政表示,教育領域數字化和在線化的變革才剛剛開啟,互聯網教育行業還處于快速成長期。資本市場也從來沒有變冷。“從某種角度來講,在2017年,資本的投向將更加精準,將投向更加成熟的行業。”戴政表示,決勝網發展的每一步都基本符合預計的節奏。下一步,決勝網將繼續通過融資和收購,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