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梁 劍
中國車:用自己的方式奔跑
中國高鐵已不僅僅代表一種交通工具,而是代表整個中國的時代精神,是一種綜合國力的展示

高鐵縮短時空距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中國,每年有近10億人次乘高鐵出行。高鐵的建設和發展,全面提升了中國的路網質量,并使得區域經濟得以進一步協調發展。中國高鐵技術支撐起了全球規模最大、運營速度最高的高鐵系統,中國現有高鐵營業里程已超過1.6萬公里,占世界總里程的60%以上,最高商業運營速度達350公里/小時,高速列車保有量1500多列,均為世界之最。
中國高鐵技術能夠迅速進步,是因為中國鐵路裝備工業在大規模引進之前,就已通過長期的自主開發積累了較強的技術能力,所以不僅能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而且還能憑借自己已掌握的核心技術進行新一輪自主開發,實現質的飛躍。青島四方就通過這種質變,實現了高鐵技術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變化。
2002年,南車四方進行現代化企業改制,成立了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轉化經營機制;2003年,公司進入地鐵領域,為北京八通線研制地鐵車輛,創當年簽約、當年首批車輛交付并投入運營的行業紀錄;2005年,通過集成創新成功研制出國際先進的直線電機地鐵車輛,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直線電機地鐵技術的國家;2006年,第一列國產時速200-250公里高速動車組問世,青島四方不僅完成所有原始圖紙、資料和技術標準的消化吸收,還針對中國鐵路特殊的運營環境進行了110項優化設計,解決了引進技術“水土不服”的難題……
近年來,青島四方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相繼建成了國家高速動車組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國家級研發試驗平臺;在高鐵領域搭建了19個仿真平臺和17個試驗驗證平臺;匯聚創新能力強、具有廣泛行業影響力的拔尖人才和領軍人物,打造高鐵人才硅谷,為持續創新提供強勁“引擎”。
而建國以來建設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京滬高鐵,則是一個龐大的綜合體系,涉及機械、土木、電子、電氣、材料、信息等多個學科領域——在基礎設施方面,創立了高速、深水、大跨、六線長江大橋等復雜結構橋梁建造技術,創新了超長高架橋上無砟軌道無縫線路建造技術,形成了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建造標準體系和成套技術;在高速動車組方面,突破了整車氣動性能、轉向架等關鍵技術,構建了整車設計—制造—驗證—評估—優化成套技術,形成了高速列車技術標準,創造了試驗速度每小時486.1公里的世界紀錄;在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方面,攻克了列車高速運行情況下車地信息可靠傳輸、列車運行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了列控系統核心裝備,實現了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集成創新;在系統檢測驗證及系統集成方面,實現了全線持續時速350公里等級的系統檢測驗證;在高鐵標準體系和管理模式方面,建立了以技術、管理、作業三標為依據,以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為支撐手段的標準化建設管理體系等等??梢哉f,“京滬高速鐵路就像一條金絲帶,把沿線一顆顆珍珠串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帶?!?/p>

隨著高鐵的飛速發展,我國對高電壓條件下的IGBT芯片需求也猛增。因為,現代機車車輛裝備要實現高速和重載,關鍵是機車要有一個牽引電傳動系統。這自然離不開IGBT。IGBT即“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芯片”,被譽為功率變流裝置的“CPU”、綠色經濟的“核芯”。盡管一塊IGBT只有巴掌大小,但它卻是駕馭一臺龐大機車的核心。
株洲時代電氣自主研發的6500伏高壓IGBT芯片及模塊“總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有耐高壓、損耗低、可靠性強等特點,尤其是“解決了芯片短路電流能力與關斷能力難協調的國際性技術難題”。
2008年,株洲時代電氣走出國門,在英國成立海外研發中心,成為我國第一家全面掌握IGBT芯片技術研發、模塊封裝測試和系統應用的企業;2014年6月,首條8英寸IGBT專業芯片生產線在株洲投產,打破了國外對高端IGBT技術的壟斷;2015年,株洲時代電氣收購英國SMD公司,中國裝備成功進入深海機器人產業領域。短短幾年,通過持續創新,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特色,在高壓IGBT芯片制造技術上實現了超越。
此外,高鐵的時速越高,對鋼軌的要求也就越高。高品質特殊鋼指具有更高性能、更長壽命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殊鋼品種,是保障高鐵裝備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材料。安徽蕪湖無縫鋼管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他們通過先進焊接工藝,將100米鋼軌焊聯成500米長鋼軌,再用特制的500米長軌運輸車送到線路上,在現場聯焊成一根幾百公里長的整根長軌條,可降低線路對列車輪的沖擊力,大幅提高列車運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通過自主創新,我們實現了高速鐵路技術裝備的自主設計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管理。中國高鐵正以強者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隨著中國高鐵技術在國際市場上被不斷的驗證和肯定,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步伐已經呈現出逐步加快的態勢。
總之,中國高鐵已不僅僅代表一種交通工具,而是代表整個中國的時代精神,是一種綜合國力的展示。正如李克強總理親自推介高鐵技術,體現的是自信,更體現“高鐵外交”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