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侶,王汕珊,趙 咪,王 燕,張艷敏,李雨杰
?
IMB模型應用于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培訓的效果研究
程 侶,王汕珊,趙 咪,王 燕,張艷敏,李雨杰
[目的]探索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IMB)在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某醫養結合型養老院45名養老護理員為研究對象,采用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進行手衛生培訓,干預前后調查手衛生執行情況及洗手合格率。[結果]干預后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和手衛生合格率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進行手衛生培訓能夠提高養老護理員手衛生依從性,控制養老院院內感染的發生。
IMB;養老院;護理員;手衛生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養老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失能失智老人入住養老院。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衰退、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院內感染[1],而失能失智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時幾乎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感染,且營養狀況差,一旦發生院內感染,后果將十分嚴重。據報道導致某養老院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統感染[2]。養老院的感染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嚴重威脅老人健康的重要問題[3]。研究表明:降低養老機構院內感染最簡單、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是護理人員正確洗手[4],然而在日常工作中,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執行情況不容樂觀。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是1992年由Fisher等[5]提出應用廣泛的行為改變理論,它綜合了其他理論的特點,從合理行為理論借鑒了對“動機”的理解,概括了影響行為的各種可能因素,從社會思考理論中引入“自我效能”概念,將這些可能因素歸納為信息、動機、行為技巧3個組分,構造了模型的理論框架。本研究將IBM模型應用于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培訓中,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天津市某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中特護科的45名養老護理員為研究對象。養老護理員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養老院護理員的一般情況(n=45)
1.2 干預方法
對養老護理員進行IBM干預,每周干預2次,每次30 min,為期3個月。具體干預措施包括:①信息干預:根據養老護理員手衛生調查問卷和手衛生依從性暗查表的調查結果,采用針對性信息支持進行信息干預,制定手衛生培訓內容,重點圍繞手衛生的重要性和“三要素”(指證、方法、時間),對護理員提出的相關問題給予解答。②動機干預:包括調動養老護理員自身動機及社會支持動機兩個層面[6]。采用理論講解、觀看視頻、學習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強調手衛生的重要性,鼓勵養老護理員執行手衛生,使養老護理員認識到不正確執行手衛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強調養老機構的職責,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不斷完善制度,如建立獎懲制度等,并提供方便的洗手設備和洗護用品,從而提高養老護理員手衛生的依從性。③行為技巧干預: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中的七步洗手法操作規范為養老護理員詳細講解七步洗手法,包括洗手的注意事項和評價標準等,每周與養老護理員和質控部門溝通1次,對遇到的問題給予有效的指導。
1.3 評價方法
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自行設計養老護理員手衛生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養老護理員一般資料、洗手指證、洗手方法及是否接受過手衛生相關培訓;并設計手衛生依從性暗查表,內容包括:是否遵從洗手指證、洗手方法是否正確。干預后30 d,對養老護理員進行七步洗手法考試,并在干預后45 d采用手衛生依從性暗查表調查干預前后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并暗訪七步洗手法合格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啊,再有機會?這是訣別之語啊!瓊兒要告訴羽弟:瓊兒要與他生死與共。”最后一句是蕭瓊喊出來的。她含淚沖出了書屋。“瓊兒不可以!”蕭夫人追出書屋,可蕭瓊不顧母親阻攔去馬廄牽馬也不備鞍就馭馬沖出了蕭家大院。
2.1 養老護理員手衛生知曉情況
干預前調查結果顯示:洗手方法回答正確率為100%,揉搓時間回答正確率為8%;洗手指證知曉情況除條目“摘手套后”知曉率為60%,其他條目知曉率均為100%。
2.2 干預前后手衛生執行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手衛生執行率情況比較(n=45) %
2.3 干預前后七步洗手法洗手合格率
干預前洗手合格率為17.8%,干預后洗手合格68.0%,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暗訪七步洗手法洗手合格率下降為46.7%。
3.1 養老護理員的一般情況
3.2 干預前手衛生知曉情況
IBM模型干預前該養老院在養老護理員上崗前進行過七步洗手法和手衛生指證的培訓,并進行過崗前理論考試,因此,干預前洗手方法和洗手指證回答正確率均較高,洗手指證中除“摘手套后”知曉率為60%外,其他指證知曉率均為100%,但對于揉搓時間大多數人認為揉搓越久越好,只有8%的人回答正確。
3.3 七步洗手法考核情況
IBM模型干預前七步洗手法洗手合格率為17.8%,干預結束后考核洗手合格率為68.0%,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IBM模型干預可提高七步洗手法洗手合格率;干預后暗訪時洗手合格率下降為46.7%,這可能與手衛生培訓結束后,養老機構監督不足,激勵制度不完善,護理員存在僥幸心理,動機支持不足有關。
3.4 干預前后手衛生執行情況分析
IMB模型干預前該養老機構只對養老護理員進行過簡單的手衛生培訓,主要涉及洗手方法和洗手指證,缺少有關手衛生重要性的信息和建立有效洗手能起到雙向防護的動機等方面培訓,而通過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的方式進行培訓后,護理員對于手衛生的重要性和不執行手衛生的危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洗手指證執行率均較干預前高,除“雙手有可見污物”外,其他條目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觸不同老人之間”條目在干預前后執行率均較低,可能與養老護理員對保護老人的動機認識不足有關。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及空巢家庭增多,越來越多失能失智的老人入住養老院,養老院院內感染的控制將成為值得研究的內容,而加強手衛生是最簡便有效的措施。IMB技能行為模式中,信息與動機決定行為[7],因此,制定手衛生培訓計劃時應考慮這兩個原因,以保證干預的有效性。運用IBM模型在養老護理員行為改變過程中應有效地將信息、動機、行為技巧結合起來。IMB模型綜合考慮了手衛生執行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分別采取個性化信息干預、動機性教育和系統化行為訓練,一方面在制定培訓計劃時緊密圍繞養老護理員和養老院的實際需求,加強手衛生指導,提升對手衛生的重視;另一方面給予養老護理員心理和社會支持,加強手衛生的動機,提高了養老院和養老護理員對培訓的積極性,保證了培訓的有效性。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需反復強化培訓[8]。本研究將IBM模型運用于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手衛生改善策略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參考依據,并為養老護理員手衛生培訓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1] 范雪金,唐艷琴.132例老年患者醫院感染臨床分析與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5):125-126.
[參考文2] 鐘秀玲,彭嘉琳,曹蘇娟,等.9所養老院院內感染控制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2,1(1):36-38.
[參考文3] 鐘秀玲,彭嘉琳,曹蘇娟,等.9所養老院1 804位老人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2,137(2):148-150.
[參考文4] 馬姍,童為燕.老年病房護士洗手前后細菌培養結果[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7,24(3):392.
[參考文5] Fisher JD,Fisher WA.Changing AIDS risk behavior[J].Psychol Bull,1992,111(3):115-118.
[參考文6] 區燕云,梁霞英,陳燕玲,等.以家庭為基礎的信息-動機-行為技巧管理模式在 COPD患者隨訪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4):165.
[參考文7] 唐萬琴,彭維斌,楊開璽,等.IMB模型在蘇北農村初中生結核病預防行為干預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4):535-537.
[參考文8] Maheshwari V,Kaore NC,Ramnani VK,etal.A study to asses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regarding hand hygiene amongst residents and nursing staff in a tertiary health care setting of Bhopal City[J].J Clin Diagn Res,2014,8(8):DC04-DC07.
(本文編輯王麗 寇麗紅)
Study on effect of IMB model applied in hand hygiene training of old - age caregiver
Cheng Lü,Wang Shanshan,Zhao Mi,etal
Nursing Colleg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China
程侶,本科在讀,單位:300193,天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王汕珊(通訊作者)、趙咪、王燕、張艷敏、李雨杰單位:300193,天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R197.7
A
10.3969/j.issn.2095-8668.2016.04.020
2095-8668(2016)04-0253-03
2016-03-13;
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