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12日文章,原題:在中國,機器人投資顧問服務快速增長中國投資者浦鋼(音)今年7月想聽取分散投資的建議時,這名北京人求助于一個在華日益受到歡迎的信息源:機器人。蒲先生將50萬元存入一家中國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一款財富管理軟件的賬號上。軟件提出一連串問題,借以評估用戶的風險容忍度及投資目標,然后搭配出與這些標準相匹配的基金投資組合。53歲的蒲說:“我想要一個能給出穩健、公正建議的理財平臺。從傳統的銀行人員那里難以如愿,因為除了考慮客戶利益,他們還要顧及本公司的銷售目標。”
以往,不是特別有錢的中國儲戶通常缺少獲得投資建議的渠道。現如今,中國儲戶們正把錢從銀行賬戶轉入在線服務平臺的賬號,常通過智能手機轉賬。這種背景下,機器人投資顧問隊伍正迅速擴大。
在中國,目前有關機器人顧問管理的資產數量不得而知,但中國招商證券估計,到2020年總額會達到5.22萬億元。中國的國有銀行和證券公司未能迅速地跟上該國懂數碼科技的儲戶們(的需求)。這給互聯網巨頭們創造了機遇,它們通過各種手機軟件提供貨幣市場基金,且比傳統銀行賬戶的利息更高、存取更容易。
如今,新冒出的一批科技公司也希望說服投資者使用它們的軟件投資股票和債券。此類公司的吸引力部分在于,相比傳統經紀人的建議,機器人顧問服務收費更低、也更方便。民生證券一名負責人表示:“國內投資者,特別是年輕人和白領群體,如今越來越青睞用機器人理財。”▲
(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