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蓮
摘 要: 《美國哥特式》這幅以農民為主題的、頗具爭議的油畫為什么能成為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之一?它又象征美國文化的哪個側面呢?各種文獻資料,以及對畫中的一些細節顯示,《美國哥特式》呈現的是典型的美國民居建筑以及美國人敢于直面慘淡人生的民族氣魄,它與自由女神像象征的民族追求與信條,芭比娃娃象征的社會時尚與消費,野牛鎳幣象征的民族歷史與發展,山姆大叔象征的民族性格與品質,一起構建起一個美國文化體系,涵蓋歷史、社會、經濟、建筑藝術、國民氣魄與民族信仰。
關鍵詞: 《美國哥特式》;美國文化;象征
1 發現問題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一文讓學習者了解了代表美國文化的五個事物,即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國哥特式》油畫、野牛鎳幣以及山姆大叔的形象。文章句型、詞匯相對簡單、層次清晰、圖文并茂、具體生動,如果僅僅是知識性介紹,學習者很快就可以掌握其中的信息量。但作為文化的象征,它們必然各自代表美國文化的一個不同的側面,充實了美國文化的內涵。通過對這些文化象征的了解分析,便能對美國文化有更全面的認識。但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參考書都沒有告訴讀者美國文化有什么特色,為什么挑選這五個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
教師用書對此疑問沒有解答,在教學課件中有隱約的歸類:自由女神像體現了重大的歷史事件,芭比娃娃和《美國哥特式》展示的是美國人們的靈感,野牛鎳幣是歷史悲劇的見證,山姆大叔則是時代的產物。
一些雜志文章也有探究該問題。如翁明琦(2009)將自由女神像淺析為美國文化中追求民主與自由的精神,把《美國哥特式》油畫和野牛鎳幣看成美國人的開拓精神上,把芭比娃娃作為美國女性獨立的象征,把山姆大叔解析為美國文化中誠實可靠、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兩個事物同時作為一個文化側面的象征,這一點顯得比較牽強。孫瑩(2011)則認為《美國哥特式》油畫象征的是美國農民的勤勞與驕傲和傳統的男權社會。董永義(2009)沒有探究《美國哥特式》油畫所象征的美國文化,卻對中美建筑文化做了對比,但仍舊沒有對油畫所象征的文化進行明確表述。
2 提出假設
自由女神像象征了美國文化中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這一點可以得到認可。移居美洲的那一批清教徒們就是為了自由而穿越險阻來到這片荒蕪的大地。如今自由是憲章賦予美國人們的基本權利,世界各地的移民也會為了自由而不斷加入到這個民族大熔爐,因此,自由女神像可以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主要代表著民族追求與信條。
芭比娃娃是美國玩具史上第一個成人體型的娃娃,它因身材不合比例、物化女性和膚淺消費[1]備受爭議。但芭比的生活確實讓人神往,“對物質享受、休閑、服飾打扮的追求成為一種時尚”,它的“時髦光鮮的外表及富裕奢華的生活方式似乎表達了美國文化中個性自我、消費自我的理念,以及對‘美國夢中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1]它多變的風格“忠實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2]因此芭比娃娃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主要代表社會時尚與消費。
野牛鎳幣將在美國為拓寬疆土而大批遷往西部的過程中慘遭破壞幾近滅絕的兩個形象——美國野牛以及土著印第安人——刻畫在鎳幣上,紀念這個長達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西進運動是美國民族歷史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差不多占了美國現有歷史的一半之長,它也被稱別為“血淚之路”,為美國后來在資本主義世界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奠定了基礎。因此野牛鎳幣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主要體現的是民族歷史與發展。
山姆大叔綽號產生于1812年美英戰爭時期,某個軍需品供應商以他誠實勤奮、 富于創業精神而贏得聲譽。美國人習慣把“山姆大叔”誠實可靠吃苦耐勞及愛國主義的精神視為自己民族的驕傲和共有的品質。1961年美國國會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民族象征。因此山姆大叔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主要體現民族性格與品質。
自由女神像象征民族追求與信條,芭比娃娃象征社會時尚與消費,野牛鎳幣象征民族歷史與發展,山姆大叔象征民族性格與品質,《美國哥特式》這幅以農民為主題的、頗具爭議的油畫為什么能成為國家文化的象征?它又象征國家文化的哪個側面呢?受董永義(2009)對中美建筑文化的對比的啟發,我們提出假設:《美國哥特式》油畫代表著美國民居建筑與氣魄。
3 驗證假設
3.1 畫作背景
《美國哥特式》是美國畫家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代表作。1928年伍德去了德國慕尼黑,很為那里的哥特藝術所迷戀。1930年8月,伍德在家鄉艾奧瓦(Iowa)南部的一個小鎮看到一所頗具哥特式風格的房子,它的歷史悠久、緊湊堅實、閣樓上哥特式窗戶,讓伍德印象深刻。于是他想象著一個農夫和他的女兒站在房子前面,回家后請他62歲的牙醫和他30歲的妹妹作為畫中人物的模特,并讓他們穿上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衣服,花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幅作品,及時趕上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展覽。
這幅畫一開始就引起裁判們的意見分歧,盡管它最后獲得了銅獎和300美元的獎勵。藝術批評家們或指責該畫是侮辱普通鄉村人民的漫畫,或認為伍德用這幅畫來諷刺中西部文化的狹隘和壓抑,或理解為對美國鄉村道德品質的頌揚;或認為這部作品的主題非常曖昧。
3.2 畫作內容
它的構圖簡單并易于記憶: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把干草叉,一棟房子。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視,雙唇緊閉,黃瘦的臉上表情十分嚴肅,鼻梁上一絲不茍地架著圓圓的眼鏡。站在他身邊的女人一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的裝扮,不茍言笑。她略微站在男人身后,眼睛看向男人。男人沾滿泥巴的手里拿著一個叉。這個叉與人物橢圓形的臉和人物身后哥特式窗戶的線條相呼應。
3.3 觀點論證
從畫作的內容看,不管人們如何闡釋,不可否認的是這幅畫確實是美國鄉村生活的寫照。筆者2012年在美國阿肯色州的哈町大學訪學期間經常步行在周邊村落,當地宗教氛圍濃郁,民居建筑絕大多數就是畫作中的哥特式結構。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于法國,13~15世紀流行于歐洲的一種建筑風格。主要特點是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設計中利用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主要見于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筑。與哥特式教堂建筑相比,這種哥特式民居建筑簡樸大方。雖然沒有輕盈修長的飛天感,但居住其中的人們卻有著濃烈的哥特精神。
哥特精神是哥特文化經久不衰的根源。哥特文化是一種人類文化發展中某個與常理分歧的文化體系,它以獨特的表現方式深深影響這個社會。它涉及建筑、繪畫、音樂、小說、電影等方面。哥特一詞往往讓人想起黑夜、陰暗、古堡、恐怖、壓抑、野蠻、殘暴、兇殺、邪惡、復仇、反叛、厄運、詛咒、病態、死亡、孤獨、頹廢、絕望、神秘、巫術、深淵、幽靈、吸血鬼等標志性元素,哥特小說或哥特電影一般將故事場景(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與哥特式古堡相連,塑造一個亦正亦邪與死亡、黑暗為伴的惡棍英雄[3]和一個溫柔、脆弱的女主角[4]。哥特藝術通過彰顯人性的陰暗來揭露社會罪惡、批判社會現實,在頹廢的背后用黑暗、死亡和殘酷激發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對生活的迷戀。哥特惡棍英雄集善惡一身,具有超強力量與意志,同壓抑束縛人性的社會和體制勢不兩立。盡管作為社會的“他者”,他們備受欺凌、侮辱、歧視、折磨、否定、排斥,他們依然渴望愛情、渴望認同、渴望生活。因此在嚴重失衡的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態中,他們抗爭、反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直面慘淡的人生。
畫中為何是一男一女兩個人,而不是一家三口、獨自一個人或同性的兩個人?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的程式化哥特式人物形象?該畫創作的20世紀30年代正值美國大蕭條時期。隨著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在農村,當時許多農民被趕出他們的農場,失去生計,生活極其慘淡。千百萬人只能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于死亡。畫中男人嚴肅的舉止和女人焦慮的表情可以體現出大蕭條時期的困難,女人肩后的鮮花象征對生活的渴望,[5]男人手中的叉子與眼中的堅定體現出農民忍受艱辛、頑強地抵抗逆境、誓死保衛家園的決心,這是許多美國人所尊崇的品質。[6]
因此,《美國哥特式》油畫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是因為它以典型的哥特式民居建筑為背景,以嚴肅而堅定的一男一女為哥特式人物,展現的是一種哥特精神:無論生活變得多么困苦凄慘,美國民族都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這種哥特精神就是整個民族的氣魄。
4 結語
《美國哥特式》油畫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不僅代表著美國典型的民居建筑風格,也代表整個民族的氣魄——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無論生活多么艱辛,無論處境多么困難,無論現實多么慘烈,整個民族都將勇敢向前,努力拼搏。《美國哥特式》呈現的美國民居建筑與民族氣魄,與自由女神像象征的民族追求與信條,芭比娃娃象征的社會時尚與消費,野牛鎳幣象征的民族歷史與發展,山姆大叔象征的民族性格與品質,一起構建起一個美國文化體系,涵蓋歷史、社會、經濟、建筑藝術、國民氣魄與民族信仰。
參考文獻:
[1] 孫超.芭比娃娃文化漫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2).
[2] 謝麗萍.芭比娃娃與美國文化[J].中華文化論壇,2008(8).
[3] 張江梅.論英美文學中的“哥特因子”[J].當代文壇,2010(2).
[4] 王永志.論《弗蘭肯斯坦》對哥特小說的影響[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6(6).
[5] 劉聰穎. American Gothic-A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e[DB/
OL] . http://cflo.enetedu.com/play.asp?vodid=171666&e=1,2016.
[6] 春娜.《美國哥特式》鑒賞[DB/OL] . http://www.xuexila.com/hua/youhua/529134.html,2016.
[7] 董永義.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美文化比較研究——個案分析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J].考試周刊,2009(42).
[8] 孫瑩.議《美國哥特人》為美國文化象征之原因[J].學術探討,2011(11).
[9] 翁明琦.淺析美國五大文化象征[J].考試周刊,2009(09).
[10] 張黎. American Gothic[DB/OL] . http://cflo.enetedu.com/
play.asp?vodid=171713&e=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