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我校數字媒體藝術畢業設計創作的現實情況,尋找適合專業特色的教學模式。CDIO人才培養模式設計構思、分析、實現、運作幾個階段實施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設計課程的特性相符。因此,借鑒工程實際的CDIO教學模式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設計課程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CDIO理念;數字媒體藝術;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CDIO理念主要應用于工程教育模式,該教學模式(“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 ,讓學生以主動的、 實踐的、 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起源于2000年,創立于2004年,CDIO拆解為構思(Conceive)階段、設計(Design)階段、實現(Implement)階段和運作(Operate)階段。自創立以來先后在美國,歐洲,加拿大,英國,非洲,亞洲領先的工程學校,和新西蘭形成了CDIO倡議。2016年12月的第十二國際CDIO會議將于在芬蘭的圖爾庫舉辦, CDIO教育理念在工程項目推廣的經驗使其他院校及設計類院校也爭相效仿。
中國最早研究執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是汕頭大學工學院執行校長顧佩華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2006 年,汕頭大學成為首個中國高校 CDIO 成員。2008~2010年4月,全國共計有39所高校在開展CDIO試點工作。
江西省高校率先開展了這一CDIO性質的教學模式的是江西理工大學。企業家周立功于2003年在江西理工大學發起了3+1教育模式,從2007年起,共有5所(寧波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西安郵電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東華理工大學)高校加入該行列。同年江西理工大學在全國發展100所高校進行改革實踐。該模式實驗班的兩屆畢業生理論知識扎實、技術能力嫻熟、團隊合作觀念強、綜合素質良好,用人單位一致好評,畢業生進入企業一般都直接進入研發,創造了畢業生就業“零適應期”口碑。
研究表明:CDIO教學模式在國際國內以及我省主要都應用于工程教育方面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鑒于以上成果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科技與藝術結合的特征,江西服裝學院數字與傳媒教研室教師在江西省應用型高校轉型期間、在“雙創”模式的普及情勢下、在教改課題的推動下,針對畢業設計教學從前期基礎理論課程入手,在軟件實驗實踐類課程教學中配合畢業設計教學需要實行了一系列的教學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探索,但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在畢業設計選題方面,數字媒體專業自2012年招生以來,第一屆的畢業生的選題根據學校其他專業的命題方式進行運作,使得數字媒體的優越性沒有得到體現,學生在選題方面也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其次,畢業設計安排的時間跨度不夠大,再加上有效教學時間不足,學生在大四時期面臨的就業、創業等問題,能在畢業設計上進行有效管理的時間不多,造成教學質量嚴重下降,學生也疲于應付,畢業設計質量得不到提高。
最后,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教師指令為主,學生被動設計,缺乏主動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情,同時指導教師除了自身的教學任務外還有科研、參賽任務,精力分配不足,導致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中往往比較倦怠,師生互動缺乏。
根據以上出現的種種問題,我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任教老師決定把CDIO教學模式應用于畢業設計教學,并就此進行了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依托于CDIO理念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具體方案:
第一,畢業設計前期課程的改革方案。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方案的重要部分是對前期課程的改革。一是加大基礎課程改革力度:對于造型能力的訓練與繪制(如素描、色彩、原畫課程),結合手繪板的形式進行教學,改變傳統手繪的教學形式,使數字技術與傳統課程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軟件操作類課程改變原來由老師手把手教步驟的方法,運用CDIO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三是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原有的畢業設計采風課程進行改革,把采風的時間定在大三下學期暑期,這時學生基本明確自己的選題方向,可以有目的的收集自己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形成自己的設計思想及風格。
第二,畢業設計選題的改革方案。一是畢業設計選題時間的改革,原有的畢業設計選題時間定在大四的上學期,學生從選題到完成作品的制作周期短,不利于畢業設計作品質量的提高,建議在大一下學期開設與畢業設計方向選擇類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引導,明確未來專業學習的方向性。二是構建畢業設計前期三步驟:第一步學生根據教師、甲方聯合提出的要求,確定畢業設計選題方向,實習過程中完成一個企業實際項目;第二步學生依據項目類型確定畢業設計的制作內容,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編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第三步學生圍繞項目制作內容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分析,仔細理解甲方的要求及技術范圍,擬定好項目策劃方案。
第三,畢業設計制作過程的改革方案。初期以開題報告的形式討論分析畢業創作的主題、選題背景、創新點、技術手法、造型元素及其特色;中期以中期匯報的形式畢業生向三方陳述所選研究內容的落實情況;后期以學生獨立思考為主,采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和藝術手法完善畢業設計作品。
第四,畢業設計評價機制的改革方案。由原來的只有學校老師評分改革為通過甲方、企業、教師三方面通過檢驗。學生畢業設計根據甲方的要求去制作,根據CDIO工程項目程序在四個環節中科學客觀、運用嚴格的評價體系去檢驗,使得整個體系日趨完善,過程到成果層次清晰,每個環節都根據學生實施的環節的工藝水平和藝術水平由三方進行評分,對過程性課程評價體系進行了充分的完善。
改革的特點是構建符合社會企業項目為目標的、構思、設計、運作、實現階段畢業設計教學新模式,對學生、教師、企業都提出明確的要求,與創業創新的應用型高校發展模式同步互保,緊跟數字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畢業設計過程性課程評價體系,建立學生、教師、企業三位共促,以企業真實項目為畢業設計內容。通過我校媒體藝術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的CDIO教學理念的實施、觀察、驗證,將成功經驗推廣應用于后期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生及省內外高校各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創作。
改革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投入600萬建設了藝術與傳媒實驗中心,有相關實訓室51間,已滿足畢業設計工作室教學的基本需求;如蘋果機房1間;影視制作工作室1間;攝影錄音棚1間;網絡交互工作室;三維造型工作室和校外基地;空間構成造型工作室;動畫制作系列工作室等。為畢業設計教學工作室制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我校圖書館美術類藏書2萬余冊和網絡閱覽音像室,以充分滿足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積極與社會企業進行溝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公司實習,把畢業設計創作與公司實際項目相結合,建立真正意義的CDIO教學模式,促進畢業設計教學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畢秀梅,李志.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設計CDIO教學模式的研究[J].才智,2016.
[2] 孫明,牟曉梅,秦鑫,黃津.黑龍江省高校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CDIO教學模式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
(16).
[3] 陶傳海.汕頭大學積極實踐國際先進教學改革理念——基于ISO質量管理體系的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見成效
[N].光明日報,2008-09-22.
作者簡介:涂少榮,女,江西余干人,江西服裝學院數字與傳媒教研室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