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習得僅停留在與目標語對應的母語同等詞的記憶上,是片面的、孤立的、靜止的。而詞匯是一切語言習得的基礎。為了能有效地提高習得效率,本文在輸入假設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國大學生詞匯習得實際,從語境策略、精加工策略,語義集策略這三方面著手,試圖探析適合我國大學生英語詞匯習得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輸入假設;詞匯習得;語境策略;精加工策略;語義集策略
0 引言
詞匯是一切語言的基礎,沒有詞匯,就不存在語言。雖然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我國大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詞匯量,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有所偏頗的。究其原因,大部分學生對詞匯的習得僅停留在記憶與目標語對應的同等母語詞匯上。而詞匯是一切輸出的基礎,所以才進行寫作、口語、翻譯等語言輸出時,出現了很多言不達意、語義不符甚至語義相悖的現象。詞匯對于二語學習就好比磚塊對于大廈,磚塊的缺損必然導致整棟大廈的崩塌。因此,在中國特殊的外語習得環境下,尋找適合我國大學生英語詞匯習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嘗試在輸入假設理論的指導下,結合我們大學生詞匯習得實際,探尋適合我們大學生英語詞匯習得策略。
1 輸入假設理論
美國著名的克拉申在20世紀80年代曾提出過著名的輸入假設理論。他認為,當今的二語習得理論中唯一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輸入假設[1]。他認為語言習得是通過語言的輸入來完成的,而教學的主要精力應該是放在為學生提供足夠量的可理解性輸入上。他認為最理想的語言輸入必須具備四個條件:第一,可理解性。能夠讓習得順利進行的必然是可讓學習者理解的語言材料,不能理解的輸入是無效的輸入。第二,有趣而且關聯。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趣生動的材料才能為后續的詞匯加工處理提供先決條件。而人們總是容易記住有關聯的信息,而忽略無關的。有趣并有關聯的語言輸入能讓學習者欣然接受。第三,非語法安排。按語法規則進行的輸入往往是讓學生感到生硬枯燥的,必然影響到語言習得,而且難以內化為隱性知識。第四,難度是i+1. i代表著目前的語言水平,1是指在學習者現有的基礎上難度有所增加但又能讓學習者觸摸得到。第五,足夠的輸入量。語言習得是一種長期積累的過程,量變引起質變。雖然這一假設遭到了很多學者的質疑,但是它比任何一個理論都要更清楚地回答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習得語言。大量的研究表明,它對英語教育教學具有不可否認的積極意義。
2 輸入假設對大學生英語詞匯習得策略的啟示
中國大學生的詞匯量已達到一定的程度。但是在詞匯記憶中,學生往往只是直接記憶與目標語相對應的母語同等詞,忽視了其真正的涵義,比如褒義貶義,詞語搭配,詞性等等。學生所記憶的詞匯也僅限于教材中課文里面涉及的生詞,詞匯的輸入量遠遠達不到實際運用的需求。很多學生在記憶單詞時,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機械地記憶,也往往也較短的時間了迅速忘記,耗時且效率低下。根據輸入假設理論,詞匯習得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輸入方法和內容存在問題導致了不可理解輸入的產生。結合我國大學生實際情況,筆者淺析了以下幾個詞匯習得策略:
2.1 語境策略
語境策略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詞匯習得策略之一,指的是讓學習者根據上下文語言環境所提供的信息,對語境中出現的生詞進行猜測,從中可以自然習得這一詞匯。這又被稱為詞匯附帶習得。目前對于詞匯附帶習得的研究有很多,雖然結果都不盡相同,但是效果卻是有目共睹的。學習者通過對語言信息的分析理解才能推測出生詞的含義,這其實就是一種可理解性輸入,既讓學生可以深刻理解詞匯在具體環境下的語義,也可了解在何種情況下使用該詞匯。
2.2 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指是為了促進記憶,對習得材料進行分析,加工,理解其深刻內涵的一種詞匯習得策略。主要是利用腦海中已有的經驗對要學習的詞匯進行深入的加工,讓習得詞匯富有意義,有關聯,從未達到理解記憶的目的。這種經驗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學習者的母語知識、目標語知識、與詞匯相符的生動形象、聲音、氣味等都可以當作是已有的經驗來對生詞進行精加工。其中聯想是最常見的精加工策略。聯想有很多種,對比聯想,關系聯想、相似聯想等。這種聯想是建立在與詞匯相關的知識的基礎上的。這種即讓人理解又有關聯的輸入,如果讓它變得生動有趣,就更適合輸入了。
2.3 詞匯集策略
人們總是容易記住熟悉的事物,而難以長久記憶不熟悉的事物。詞匯并不是一個一個單獨的儲存在腦海中的,而是分門別類地被記憶在頭腦中。一些詞匯因為其語義上的關聯,形成了一個一個的詞匯集。所以只要想起其中一個詞,便會聯想到其他相關的詞匯。因此,在詞匯習得的過程中,如果學習者可以把所有需要習得的詞匯放置在一個一個的語義集中進行聯合記憶,這種習得的效果是明顯的。這種語義集之間的關系有很多種,比如聚合關系(reject-decline; upset-unpleasant)、反義關系(tall-short; rich-poor)、上下關系(color-red、yellow、orange)等。
3 結語
詞匯習得是一些語言習得的基礎。根據克拉申的輸入假設,我們可以得知進行有效的詞匯習得就必須重視詞匯輸入,為了讓詞匯輸入達到理想的可理解性輸入的狀態,就必須對詞匯采取一些策略,本文是從語境策略,精加工策略和語義集策略這三面著手。因為研究范圍有限,所以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對大學生英語詞匯習得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 Krashen.S .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 Oxford:Pergamon,1982.
[2] Wilkins,D.A .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 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 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葉鑫(1983—),女,湖北咸寧人,碩士,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