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千城一面”問題逐漸暴露,不僅與城市設計的理念相違背,而且對城市品牌的打造、城市形象的宣傳和城市產業的發展均非常不利,出現此問題主要是在城市形象設計過程中盲目脫離地域性文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從微觀角度,針對景觀設施設計中地域性文化語匯的表達展開研究,為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形象設計融入地域性文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景觀設施設計;地域性文化語匯;表達
0 前言
“景觀設施”由Garrett Eckbo最早提出,主要指人們針對自然景色或人工創造景色所建造設計的一切設施,其通常具有服務人們生活、娛樂,愉悅人們感官世界、強化人類與自然和諧關系等功能,是城市景觀的重要構成。在景觀設計中強調表達地域性文化語匯就是要結合特定區域的歷史脈絡、宗教信仰、經濟結構、民俗民風等方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顯著地域特征的形式語匯、色彩語匯、材料語匯、空間語匯進行設計,從景觀設施設計中體現地域文化特征。
1 地域性文化語匯在景觀設施設計中的表達過程
在景觀設施設計的過程中,要準確、靈活、全面的表達地域性文化語匯,應先在區域自然風貌、自然資源等物質文化和語言文化、民俗節慶、民間藝術、歷史名人、宗教信仰、飲食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文化等非物質文化中篩選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形式、色彩、材料、空間語匯。[1]所謂地域性形式語匯即可以體現地域文化特征的景觀設施在物理造型和局部方面所共有的符號特征,建筑形式、文字、圖騰、雕塑等均是形式語匯的重要內容,例如以貓頭鷹為吉祥物的第戎古城,貓頭鷹形象就是其地域性形式語匯之一。地域性色彩語匯,主要取決于地域自然和人工建造色彩,但又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哈爾濱在自然方面皚皚白雪是其地域性色彩,但歷史上“夜幕下的哈爾濱”又為其帶來黑色的地域性色彩,除此之外,為削弱漫長寒冬給人帶來的枯燥感,繽紛、鮮艷的色彩也是哈爾濱不可或缺的地域色彩,五顏六色的冰燈雕塑實際上就是對地域色彩的運用。地域性材料語匯主要體現在地域范圍內傳統建筑材料和鄉土材料的使用方面,以我國為例,我國北方景觀設施設計中應用土坯材料,南方應用編席、竹材就是地域性材料語匯表達的體現。地域性空間語匯即在低于傳統建筑空間格局、低于園林景觀空間格局等方面提取的空間特征,例如美的總部大樓在設計中采用的空間語匯就來源于當地“桑基魚塘”空間理念。
然后,設計者通過提純、抽象、夸張等手段應用地域特征中提取的文化語匯,使其在景觀設計中得到表達,可見地域性文化語匯實質上就是設計者通過提純、抽象、夸張等手段從地域特征中提取的設計語匯,而地域性文化語匯在景觀設施設計中的表達,就是對地域性文化語匯直接借用、間接借用、直譯、意譯的過程,地域性文化語匯的提取程度直接關系到其表達效果。[2]例如,我國第八屆花博會園區中某個涼亭設施直接采用花博會地域性形式詞匯花朵為外形進行設計就是直接借用地域性文化語匯的體現;南京是在進行照明設施設計中,將市花梅花的形態引入設計理念,是間接借用地域性文化語匯的體現;蘇州在進行公交站臺設計中,將傳統私家園林的設計風格和空間語匯引入,特別是回廊的應用,使其極具蘇州文化特色是直譯文化語匯的體現;昆山有機農場在設計中采用輕而透明的設計理念實際上是對其周圍農田空間和形式的意譯表達。
2 地域性文化語匯在景觀設施設計中的表達特點
2.1 多元化表達手法
隨著景觀設施設計水平的不斷提升,現階段地域性文化語匯表達的手法越來越多元化。例如,Megabudka 事務所為強化簡單的方法同樣可以實現空間的改變主題,在設計的過程中運用了大量象征的林木的LED發光條,通過重復的地域性的形式語匯表達強化設計效果。黃莊職業高中的文化廣場回廊應用折疊過山車的造型形式,將涼亭、走廊等結構創意連接,就是通過地域性文化語匯變形,進而達到夸張的表達效果的體現,現階段這種表達方法通常通過對地域文化實物進行局部形態夸張、或對地域文化語匯的原有形態所具有的比例進行夸張性的調整實現。[3]錦州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陶瓷博物館在設計的過程中將東西方陶瓷裂紋形式與當地特有的陶瓷色彩圖片以馬賽克的形式進行了融合,實際上就是通過拼貼手法將各種文化進行整合的體現,這種手法實際上就是將原本存在某些矛盾的文化藝術語匯進行協調,使其可以為同一主題或精神服務的設計手法,往往會使人眼前一亮或創作出更加具有震撼性的景觀設施。
除上述景觀設施設計中表達地域性文化語匯的手法外,現階段還存在諸多其他的表達手法。例如,杭州西溪濕地公園座椅等景觀設施,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的“裝飾”設計手法可以使使用座椅的居民獲得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加拿大某一冰山互動景觀設施在設計的過程中,有意地通過造型、聲音、氛圍的打造,利用“象征”手法,對保護自然的設計文化進行隱喻。Tomita農場在設計的過程中,將入口標志設計成農場的形態,并通過夸張的表達手法將在外形上更類似于箭頭,這樣可以提升過往車輛駕駛員的好奇心,強化景觀設施的感官刺激。
可見在景觀設施設計中選擇具體的表達地域性文化語匯的手段,要結合具體的設計主題、設計理念、設計意圖等多方面進行,甚至可以結合實際需要將多種設計手法結合應用,未來隨著設計水平的不斷提升,設計表達的手法將更加多樣。
2.2 多模式表達邏輯
結合設計專業的發展可以發現,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遵循的邏輯主要是線性邏輯和非線性邏輯兩種,而在景觀設施設計表達地域性文化語匯的過程中,可以將兩種表達邏輯結合應用,所以現階段其呈現出多模式的表達邏輯。例如,在青島市內某區域的公交站臺、垃圾箱、公共座椅、花池等景觀設施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了相同的比例關系,就是線性邏輯思維在設計中的具體表達,這種設計邏輯雖然在表面看并不存在地域性文化語匯,但其通常在顏色、材料方面體現了地域性的特征。例如,北方城市冬季漫長且較寒冷,采用線性邏輯模式設計的公共景觀設施,通常色彩較鮮艷,就是地域性色彩文化語匯表達的體現。
而夢露大廈在設計的過程中對旋轉曲線的運用就是非線性設計邏輯的體現,其在設計的過程中強調不規則的運動和線條的突變,需要注意的是在非線性邏輯設計中,地域性文化語匯的表達主要以材料語匯和形式語匯的形式體現,色彩語匯也較常見。
3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人們已經認識到在景觀設施設計中有意識的表達地域性文化語匯是地域文化在景觀設施方面的拓展和體現,可以對居民意識形態、文化理念等方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城市品牌的打造和城市文化的宣傳,而且在具體設計實踐中,從形式、色彩、材料、空間等方面的地域性文化語匯角度進行景觀設施設計,這是景觀設施設計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周琦,汪坤,祝遵凌.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濱河景觀設計中的表達——以云南雙江南勐河景觀規劃設計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40-43+53.
[2] 倪曉靜.淺談地域性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表達與呈現[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9):493+495.
[3] 鄭家鑫.地域性文化在景觀中的表達與設計——以信陽市濱水景觀為例[J].大眾文藝,2016(08):110-111.
[4] 高晉.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弘揚[J].藝術科技,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