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云
【摘 要】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我國高校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善于抓住各種挑戰和機遇,在實踐中對教育的方法和內容進行調整優化?;诖?,文章對新常態背景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常態 大學生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優化
新常態主要是指經過復雜的不正常狀態之后的一種新的正常狀態。人們經歷事情總是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的,而這種狀態主要需要經過反面的發展才能得到?;ヂ摼W的快速發展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為了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僅要培養一批符合新網絡時代標準的思想工作者,凝聚一股強大的教育力量,還要積極研究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方式,才能確保在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一、優化校園網絡陣地,開辦校園文化主題網站
網絡平臺復雜多變,其內容也參差不齊。要想建立目標明確、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方向正確的網站,避免學生被消極的網絡內容所侵蝕,就要在校園網上做好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時下大學生最為關心的熱點話題,專門設立論壇,擴大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感染力與吸引力。以“特色性強,內容豐富;時效性強,追蹤熱點;吸引力強,圖文并茂;參與性強,寓教于樂;知識性強,中西結合;互動性強,網上網下”為原則,將門戶網站建立好。凝聚民族文化,弘揚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激發學生愛國思想,建立起“紅色網站”。經過交互性、服務性、指導性多方面的建設,形成校園網絡的主流聲音,將網絡教育的主導權緊緊握住。
二、優化網絡內容,結合校園特色
網絡點擊率關乎一個網絡的生命,而它的點擊率高低則是由網站的特色及內容所決定的。要以“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為原則,開創一檔貼近生活、特點鮮明的欄目。例如,面對一些較為敏感的意識形態問題,涉及重大政治問題以及影響到整個大局的問題時,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使他們認清形勢,態度鮮明,在分析問題時可以利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理論,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運用網絡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可以在網上計劃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關學生的學習、思想、交際、生活、愛情、友誼、理想、道德、未來和職業等各方面的活動都可以。在網上弘揚主旋律,這樣就能達到團結、凝聚、激勵和鼓舞學生努力拼搏的教育目標。
三、強化網絡安全機制,加大網絡監控力度
要強化學生安全使用網絡的觀念,尤其是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信息,要進行重點的管理和監控。
第一,要加大網絡監控力度,防止不良信息的傳播,凈化網絡信息環境,確保網絡正常、規范、健康地發展。第二,要建立健全信息監管制度,落實信息發布的審批制度,安排專人管理網絡信息,預防不良信息進入網絡,及時有效地將危害信息刪除,確保網絡信息的安全性。第三,對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規范,對于不良行為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指導。第四,全面落實網絡IP地址的登記制度。對學生電腦進行實名登記,預防不良信息的瀏覽和傳播;針對在公共機房上網的學生,可以用信息化電子卡進行識別記錄,對不良行為起到震懾作用??偠灾褪且沤^不健康信息傳入到校園內,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校園網絡環境。
四、優化新興的網絡載體,大力開發網絡
網絡內容較為復雜,教育軟件也很多,要想占據校園網絡陣地,就要選好符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軟件。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還遠遠滯后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因此,要開發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軟件,同時在設計上力求新穎、簡潔,讓學生在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學會做人。例如,可以在游戲中巧妙地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融入其中,這樣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也學習了理論。上課玩手機已成為課堂上屢見不鮮的現象了,如果在課堂中應用一款在上課簽到后能夠自動斷網的軟件,這樣就能大大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
五、結合大學生現狀,優化網絡結構
不同階段的大學生面臨不同的實際問題,要想跟上學生的腳步并且給予一定的教育指導,就必須理解該階段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對網絡結構進行優化。在教育的實施上要以人為本,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大學生在網絡中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在教育時就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對于不同的個體要實施不同的措施。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根據時代的需求不斷地進行革新升級,要及時補充不完善的地方,盡量滿足學生在德智體全面發展上的要求。
綜上所述,應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手段;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要根據教育對象的變化和教育內容的更新,培養和建設一支適應網絡時代要求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和功能的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謝海光.互聯網與思想政治工作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