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
【摘 要】高職教育的特點是突出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建設先進的完善的實驗、實訓基地是保證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必備條件。文章以供用電技術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情況為例,談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性與原則,建設的效果與體會。
【關鍵詞】校內外實訓基地 供用電技術專業 重要性 原則 效果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對高職畢業生的質量要求,特別是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教育形成了“2+0.5+0.5”的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前兩年在校內進行理論和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第三年前半年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集中實訓(校內實訓基地),后半年在企業頂崗實訓(校外實訓基地)。
我院從2001年開辦供用電技術專業,經過15年的專業建設與改革,不斷地進行教學經驗積累,基本上形成了集項目化課程體系與教學練于一體的教學方法,在基本理論“必需、夠用為度”[1]的前提下,突出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是提高高職學生培養質量的硬件保證。
一、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就是為滿足學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而建立的相關課程的實驗、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參加校內實訓,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項目化課程的教學練于一體,完成校內集中實訓任務,能夠為校外頂崗實習做好準備。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能夠保證校外頂崗實習教學的質量。充分利用企業的設備資源、人力資源,建立各類校外實訓基地,使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有機融合在一起,對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
(一)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2]。實訓基地的建立要有利于加強實習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教學科研活動的開展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
(二)單一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校內實訓基地既要有培訓單一技能的功能,又要有培訓專業綜合技能的功能,實現單一項目的實訓與綜合技能訓練。
(三)校外實訓基地要堅持以穩定核心基地為主,動態基地為輔的原則。要建立一定數量的培養專業核心能力的校外實訓基地,不斷地建設與完善基地,發揮基地應有的功能。還要根據企業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擴展相應的實訓基地,滿足不同的需求。
(四)選擇與專業或專業群相對接的產業群企業建立實訓基地。
(五)加強對實訓基地的管理與考核。校內外實訓基地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特別是安全制度,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相關人員在實訓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各種制度與規程。校外實訓基地要簽訂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協議,并告知家長簽字,約定吃、住、行與相應的實習補助金等內容,并購買保險。企業生產部門負責對學生進行考核,以學生在頂崗實習期的表現,生產任務完成情況,報告完成情況與質量,綜合評定,并按時反饋給學校。
(六)堅持互惠互利、共同建設、共同發展、協同育人的原則。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與技能指導;學生能夠為企業創造利潤;教師參與指導的同時,既能夠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又可為企業的員工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從而達成多贏。
三、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情況
(一)校內實訓基地
2014年我院成功申報遼寧省創新型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獲省財政支持資金190萬元,學院配套資金100萬元,改造與完善、新建部分實驗室、實訓基地。目前校內建有電工技能實訓基地、電子技能實訓基地、電機維修實訓基地、繼電保護實訓基地、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實訓基地、電氣控制實訓基地、供配電系統仿真實訓室等專項實訓基地以及電氣控制設備組裝調試中心(與沈陽譽百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校中廠)綜合實訓基地。
(二)校外實訓基地
目前我院的校外實訓基地有沈陽市沈北新區電力分公司、沈北新區致遠工業園、本溪縣電力分公司、臺安縣電力分公司、桓仁鳳鳴電站、東方紅電站、金哨電站、雙嶺電站、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四、基地建設的效果與體會
(一)有效提升了學生培養質量。完善的先進的實驗、實訓室的建立,確保項目化課程教學做一體教學的實施,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在掌握必備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基本的操作技能與創新創業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項目化課程是依據生產實際確定的內容。學生在專項實訓室進行訓練,完成各專項能力的培養,在綜合性實訓基地進行生產任務項目實訓,完成高低壓配電裝置的電氣設備安裝、接線、調試與試運行,生產出電氣產品,達到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的目的。
(三)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相對接。課程標準是由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共同依據職業標準、生產過程要求與教學規律、要求制定的。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與掌握相應技能后,通過考核,可獲取電子產品裝接工證、CAD等級證、電工入網作業許可證等。
(四)促進就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促進校企深度合作,在共同培養中,企業將優秀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實習期確定為調用期,合作企業優先挑選畢業生[3],使學生一畢業就能上崗,促進了畢業生就業,企業也節省了新員工的崗前培訓時間,節約了培訓成本。
(五)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基礎;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是基地建設的保證;明確責任與義務,達到互惠共贏,攜手共建,共同培養是基地建設的宗旨。
【參考文獻】
[1]周建洪.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電氣設備施工與維護專業教學改革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01,3(4):19-24.
[2]金曉晨.談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J].遼寧高職學報,2013(3):69-70.
[3]崔興艷,劉衛民,王樹興.高職院校電氣類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運行機制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2(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