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
【教學目標】
1、結合生物學科特點,使學生明白愛情究竟是什么,提高學生對愛的理解
2、體驗高中階段出現的“愛情感覺”,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3、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高中生是否可以談戀愛,在高中階段“該不該”的問題。
4.通過活動和情境體驗明白愛的意義,學會愛的方法。
5、促使學生處理好學習和情感之間的關系,學會調控好自己的情緒。
【教學理念】
高中生在性生理、性心理上逐漸成熟,再加上學業 負擔的加重,強烈的情感歸屬需要促使他們去尋找更多 支持,尤其表現在對愛情的追求上。但是,他們辯證思 維能力發展尚未成熟,加之生活經驗的缺乏,決定了他 們對于愛的理解是不完整的,許多學生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嘗試愛情。本節課嘗試通過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維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感悟什么是愛,該不該愛以及在高中階段怎么愛的問題。理智的對待愛情,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教學方法】
講授 討論 情境體驗
【教學對象】
高三年級學生
【教學準備】
將圖片,音樂和文字制成多媒體課件,紙條,愛心碎片,教具(愛心),導學案(材料分析)
【活動設計】
環節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導入:播放背景音樂《梔子花開》。(學生邊聽邊唱)
教師:同學們,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感情呢?
學生: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
教師:愛情時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時世人為之欣喜為之憂的奇妙情愫。古今中外都有許多對愛情的描述。
學生:自由發揮,討論。
用學生身邊耳熟能詳的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教師下面內容的導入創設輕松良好的情境。
創設
情境 教師展示課件:例如:1.兩情若時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等
教師:每個人都有戀愛的自由。都有品嘗愛情滋味的權利。我想,愛情也應該時同學們都憧憬的吧!
課件展示:主題:《我們的愛情》。 用古今中外愛情詩詞,讓學生感覺愛情的美好,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也可以談論。本環節試圖讓學生卸下思想包袱。
一、什么是愛情 一、愛情是什么
教師:同學們,你們所理想或渴望的愛情是怎樣的呢?
活動一 談談你心中的愛情
要求:
1.分組討論,以小紙條的形式寫出你心中的愛情。
2.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分享。
3.時間:3分鐘
教師:通過討論,同學們都發表了心中對愛情的理解。
展示課件:通過詼諧的句子描述愛情。(廚師說:愛情是一個洋蔥頭,你一片一片地剝下去,總有一片會讓你流淚的。
氣象學家說:愛情不怕黑暗,越是黑暗的角落,戀人越往那鉆;愛情不怕熱,不論氣溫多高,戀人們還要往一塊貼;
愛情不怕冷,冰天雪地的戀人們照樣戶外約會。)
教師:當然,從生物的角度分析,愛情也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展示課件:(從生物角度解釋愛情)
(1) 進入青春期,受性激素的影響,異性特別強烈的接觸欲。
(2) 愛情的產生源于丘腦中各種神經遞質的作用。
師生共同總結:愛情的產生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礎的。是人的本能行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再不同的時間邂逅愛情。
1.對愛情有初步的感知。
2.通過詼諧的方式和生物的角度分析,讓學生體會愛情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二、該不該“愛‘ 二、該不該“愛“
教師:那么,是不是有了愛,就該大膽愛呢?
展示課件:(圖片)
教師: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做出許多的選擇。
例如:某天,當你在路上遇見一朵鮮艷漂亮的花時,你會如何選擇呢?為什么?
A.把它摘下來帶回家,獨自欣賞;
B.給它澆水,悉心照顧它,陪著它美麗綻放。(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分析愛的原意)
1.活動二 拼愛心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較愛心的完整程度。
時間:3分鐘
3分鐘后教師檢查拼愛心完整情況。
教師:分享愛心難以拼完整的原因
學生:時間少,紙片多,不團結,難度大等等。
教師:如果把愛心比喻成真正的愛情,3分鐘拼愛心的過程比喻成我們高中階段尋找愛情的過程,你又有什么感悟?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引導。
(1)時間太少,沒有時間發展彼此之間的愛情。
(2)真正的愛情沒有人能唾手可得。
(3)真正的愛情在高中太難找了。
課件展示:(圖片)和教具
教師:著名心里學家斯騰伯格提出愛情三角理論,愛情由三個部分組成(激情,親密,承諾),完美的愛=親密+激情+承諾
三者缺一不可。我們剛才通過游戲發現高中階段只能具備其中一部分或一角,這不是真正的愛情,這只是愛情的假象。
2.材料分析(云與偉的故事)
上半段:(播放錄音)
教師:故事接龍:你覺得此時的偉期待故事怎樣發展?(時間:2分鐘)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由發揮。
教師:同學們偉云和偉設計了一個美麗,浪漫,美好的未來,那,云和偉的故事是否按照大家所設想的發展呢?請繼續聽故事的后半段。
后半段:(播放錄音)
教師:為什么云與偉會是這樣的結局呢?(引導討論)
(了解,時間,學業,心理,責任等方面分析)
教師:以愛的名義的傷害是真正的愛情嗎?
展示課件:(圖片)
師生總結:愛情并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得到時不要一葉障目,迷失自我,失去是不要天塌地陷,萬念懼灰。
1.引導學生做出選擇,找到愛的原意。
2.通過貼近高中生實際生活且具有普遍性的案例,使學生產生共鳴,感悟高中階段學生對“愛情”的片面理解。
3.通過“拼愛心”,讓學生感悟愛是需要準備的。引導學生認識到三年是不能完成真正愛情的。
三、怎么愛
教師:如果你欣賞的那個他/“她”出現在你前面,你會怎么辦?
1.愛需要等待
播放歌曲 李琛《窗外》,學生邊聽邊唱
教師:(1)同學們認識李琛嗎?(簡單介紹李琛經歷)
(2)在這首歌中有沒有你喜歡的歌詞呢?為什么?
學生:想一想你的美麗 我的平凡 一次次默默走開
教師:愛情是自然的,美好的,但愛情需要理智。
學生:再見了心愛的夢中女孩 我將要去遠方尋找未來
假如我有一天榮歸故里 再到你窗外訴說情懷
教師:愛情不僅需要勇氣和義務,還需要承擔責任的能力。
師生總結:愛情是美好的,愛情是現實的,愛情是需要責任的。在高中階段的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珍惜。珍惜這段等待的時間,讓我們在等待中成長,等待真正愛情的到來。
2.注意分寸和‘度“
教師:愛情需要炫耀嗎?
展示課件:(不同公共場合的學生)
馬克思:“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們的對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昵。”
學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場合,把握分寸和“度”。
3.轉化為動力
幫幫他:小明的困惑(播放錄音)
教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幫小明嗎?他該怎么辦?(引導學生分析)
學生:轉化為動力
展示圖片:“學霸情侶”-愛他,就要和他一起走向優秀。
詩歌欣賞:《妙齡時光》
1.通過歌曲讓學生感悟愛需要等待,愛需要責任。
2.圖片展示,讓學生視覺感知愛不需要炫耀。
3.通過事例告訴學生,愛情不可怕,我們可以把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愛他,就要和她一起走向優秀。
四、寄語
愛是一種積極的力量,愛情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情感。希望每一個同學帶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讓喜歡成為動力。讓自己和那個淡淡喜歡的他(她)不斷成長,讓彼此的關系更豐富。走向真正意義的愛。
學會等待,讓愛情的花蕾在最適宜的季節開放,讓同桌的你成為美好的回憶。
播放MV《同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