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紅
摘要:豎笛教學進入小學的音樂教室后,小學音樂教學為此有了多方面的優秀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音樂課堂中的豎笛教學進行研討,結合小學課堂中現有的豎笛教學要領,提出了一些筆者認為可行的教學方式變革,希望這些方法能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獲得實踐,從而使得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對豎笛教學的實踐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豎笛;方法;策略
一、前言
豎笛亦可稱為牧童笛和直吹笛,高音準是不能改變的,吹走起來比較容易,大多數人可以較快學會。豎笛教學在小學的音樂教學已經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了,學生們對于豎笛的學習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們在教學時也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豎笛較其他樂器而言,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其一,它所能及的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范圍比較寬,音高又是豎著排列下來的,更換音調時比較便捷,并且可以同時使得學生鍛煉了手指的靈活度和小腦的反應速度。其二,豎笛是樂器中比較容易上手的,小學生在學習時很少會因為過難而失去興趣,這可以促使小學生培養音樂興趣。
這幾年來,全國有很多小學都看到了豎笛教學的好處,都紛紛開展了豎笛教學,這其中不乏有很多教學成就,但這些成就仔細研究一下還是比較淺顯的,本文根據實際探索與調研,對小學的音樂課堂上關于豎笛教學部分做了一些實際性建議。
二、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
小學豎笛教學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授課程的目的應以激發小學生對樂器的興趣以及陶冶小學生的情感節操為主,教授課程的內容要符合小學生的接受程度,對課程內容能夠結合現實中的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對小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根據其心理特征選擇適度的教學目標,使得目標可以讓小學生對豎笛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可以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虛心求教、獨立思考等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內容上,選擇的樂曲要符合小學生喜愛的風格,同時要有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比如《賣報歌》、《閃爍的小星》等等,這些樂曲的旋律都比較簡單易學,學生也都非常耳熟,低年級學生或者是初學者學習此類樂曲較為合適。等到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樂器的熟練程度有了較大的提高后,可以選擇節奏感較強的經典曲目進行教學,樂曲的難度要能夠被小學生所接受。在教學時要能夠逐漸增加歌曲的難度,循序漸進,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帶來的樂趣。
在豎笛教學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可以著手訓練學生的多聲部吹奏能力,通過在簡單的曲子中加入第二聲部的方法促進學生進行多聲部練習。例如,我們給學生非常熟悉的《閃爍的小星》增加一個低聲部,教導學生利用“單吐舌”的方法吹奏長音和短音,在這樣的練習中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
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的第一步應該是引導學生了解及認識豎笛演奏的基本知識,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方便。小學音樂教師在豎笛教學時要善于和實際相結合,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不僅要結合豎笛教學的一般方法,還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更,盡可能地制定出最為合適的方案。一般來說,老師最好能夠把豎笛教學劃分成三個組成部分,一是認知階段,即對豎笛的基本認識;二是入門學習階段,即教導學生學習基礎的豎笛演奏方法;最后一部分是熟練演奏階段,即使學生能夠熟練演奏豎笛,并且能夠對演奏技巧做到游刃有余。音樂老師在制定這三個部分的教學計劃時,應仔細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每個部分的時長做合適的調整,使得豎笛教學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完美地進行。每個學生因為學習能力和自身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進度不一的情況,老師應該注意掌控教學進度,照顧絕大部分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學形式多樣化
(一)形成課外學習小組
對于學習與教學來說,興趣是最有影響力的因素,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豎笛的興趣上,使得學生因為自身興趣而激發對豎笛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興趣的第一步應是灌輸音樂作品的魅力,用富有吸引力的音樂作品打開學生們的興趣大門,讓學生對豎笛有一種好奇與沖動。第二步則是鼓勵學生的豎笛學習,學生在進行豎笛學習后,受到老師極大的鼓舞,心中定然會對豎笛有著更大的學習熱情。另外,老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課外興趣小組的方式鞏固學生的豎笛學習,并且可以通過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來增強學生對豎笛的興趣,同時也鞏固了學生的演奏技巧。
(二)積極開拓新的教學模式
小學生還處在天真爛漫的年紀,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不喜歡安安分分地坐著干一件事,大多數小學生還是喜歡到處去玩,對新事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學生們慢慢地會失去興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老師在探索教學方法時,要有新的嘗試,可以試著將其他的表演形式融合進來,例如,學生在演奏豎笛的同時可以加上適當的肢體動作,在課堂上還可以想出一些好玩的游戲促進學習。在樂曲教學之前,老師可以先講述一下曲子所表達的情感,然后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在學生們都演奏之后,老師可以讓每個小組說出他們覺得最符合樂曲情感的演奏者,最后學生們一起探討。老師根據學生的看法對演奏進行點評,再對豎笛進行深入教學,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用樂器表達情感,也可以使得課堂更加活躍。
(三)課堂內外教學緊密聯系
豎笛小巧易攜帶,教師可以利用豎笛的這點優勢適當進行課外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新的曲子后,老師可以布置課外任務,比如說讓學生回家后把曲子演奏給自己的家人聽,并且讓家人寫一份聽后感受,老師檢查家長的聽后感受后,對學生的豎笛學習做進一步的指導,當然,在指導的時候要多鼓勵學生,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對豎笛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條件組建一支豎笛隊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參加或者不參加,這支豎笛隊伍在周末可以抽出時間來排練,在學校有表演活動時可以參加。課堂內外的教學緊密結合后,可以增加小學生接觸豎笛的頻次,在不斷接觸與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音樂的審美,使得學生對音樂更加有學習的動力。
五、結論
小學音樂課堂的發展對于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小學音樂課堂進行豎笛教學是對小學生音樂教學中的一項有效措施,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小學音樂老師應該對他們的教學有良好的把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對小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根據其心理特征選擇適度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上,選擇的樂曲要符合小學生喜愛的風格,同時要有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通過形成課外學習小組、積極開發新的教學方式、課內外教學緊密結合等方式改變教學方式,使得小學音樂課堂更加有活力。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的現象分析和實際探討,本文所列舉這些可參考的策略能夠對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變革后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小學生對樂器的興趣以及陶冶小學生的情感和節操,學校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取得進一步成效,讓音樂教學成為現代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在課堂內外積極參與進來,有助于更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安,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朱則平,廖應文.音樂課程標準教師解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侯穎.小學音樂課堂實施豎笛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學研究,2013(02).[4]余古友.學校器樂學具樂隊組合與訓練[M].廣州:廣州外語音像出版社,2006.
[5]朱則平.歐洲豎笛教與學[M].北京:北京文藝出版社,2008.
[6]孫巖.論豎笛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意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6).
[7]王小碧.淺談小學豎笛的教學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