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峰
摘要:機械動態可靠性建設活動需要技術人員根據可靠性的數據采集與統計結果,開展具體的可靠性試驗,從而實現對于機械產品的可靠性管理。在機械可靠性的穩定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從動態可靠性和簡便可靠性兩個角度入手,繪制出確定模型和不確定模型兩種圖表表達模式,在首次超限的過程中就應該做好可靠性理論方面的技術研究。本文根據機械動態的變化情況進行討論,提出幾點有利于提高機械運用可靠性的措施。
關鍵詞:機械動態;漸變理論;可靠性;技術研究
前言
在機械可靠性設計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根據實驗活動中的確定模型和不確定模型進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實驗分析。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應該根據分析的結果進行解析分析、數值方法、近似方法和測試方法的結果做出可靠性判斷。
一、在產品設計中開展機械動態與漸變可靠性理論與技術研究的重要意義
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機械動態與漸變可靠性理論的技術要求,從可靠性數據的采集與統計方面出發,開始進行可靠性管理和可靠性增長方面的信息處理。技術人員還應該根據可靠性預計與分配的結果,根據可靠性設計的修改與優化。在制造裝配可靠性的技術探索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根據人因可靠性方面著手建設,提高機械動態網絡的可靠性強化建設性能。從整體上來說,機械的可靠性涉及到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使用和環境影響以及后期的保養工作,如果前期的設計出現漏洞,那么機械產品的使用穩定性能將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為了保證機械產品的內部結構穩定和運轉整體性能良好,后期的保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機械可靠性的設計環節中,技術人員還應該從可靠性數學知識的運用入手,對機械產品的設計結構使用數學模型處理的優化方法進行可靠性物理實驗活動的強化設計。
二、開展機械動態與漸變可靠性理論與技術研究的具體方法
(一)動態與漸變可靠性機械設計的理念運用
技術人員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進行失效分析,可以從中找出導致機械產品運行漸變出現嚴重失效問題的原因。技術人員需要從材料強度學技術創新的角度入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做好機械產品的故障診斷。在維修與保障環節,結合質量工程的分步驟建設要點,開展機械產品的完善體系優化。
在產品性能與機械可靠性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高速化的產品運轉活動可能會引發產品更多的故障與失效問題,需要技術人員進行可靠性分析與動態設計的層級優化。在機械產品的性能與可靠性維護中找到平衡點,從而進行動態與可靠性設計方面的探索工作。大功率化的機械產品對于機械可靠性的要求比較高,由于機械動態與漸變的強度需要技術人員考慮到機械產品的功率變化,因此,大馬力的驅動裝置便會在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后凸顯出機械的可靠性與振動相關的問題。
(二)機械設計的可靠性內涵與遞進研究
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大功率化可能會使得機械的故障越發增多,失效問題越發的突出。并且,機械產品的大功率化性能維護,會使得產品的失效后果越來越嚴重,因此也會更加顯著地凸顯出機械產品性能設計中的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我們以攪拌機的攪動運行環節為例子,可以依靠機械原理的大功率、高速度的技術指標為設計依據,經過長期論證開展機械可靠性的優化建設。在攪拌系統的設計中,技術人員設計出帶有翻轉、切割攪拌效果最佳的攪龍結構。這種機械產品為寶塔型結構,可以使物料在法轉的過程中出現火山效應,在反轉的過程中將會傾倒的更加徹底。同時,合理的葉片漸變量螺旋結構,也會讓物料在翻轉和上升的過程中通道更加順暢,并且不會留下物料移動的死角。在加厚型的8MM和14MM的高強度Q345B型號高強度耐磨鋼板的防護下,運行效果更加好,并且機械長時間運行也能夠保證性能穩定。除此之外,機械產品采用精細化的無縫焊接的方式,保證了攪龍的整體結構強度,同時也能夠提高機械產品的運行安全性。
(三)機械設計系統耦合的標準化生產研究
在產品的工藝裝配活動中,工作人員需要對產品生產工藝設計流程進行優化,對于工模具設計的方法,應該融入新型的理念。推行標準化的產品生產,降低標準件生產過程中的單個產品差異,從而吸引投資商進行外購件的采購。對于建模產品的制造執行與參數更改,設計人員應該考慮到機械三維設計模型與實體轉化之間的差異,集合公司的設計人員對參數更改的方案進行探討,最終對產品外觀設計的更改計劃進行審慎安排。在產品生產尺寸控制的過程中,應該對零部件數控加工代碼進行反復調試,確保CAX集成數據收集成功。在PRO等三維設計軟件的使用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使用鑄造工藝CAD接口軟件,對機械產品的前期設計進行測試。對于機械產品三維設計的前期工作來說,技術人員應該首先對數據的讀取與轉化模塊進行性能調試。
結束語
機械產品對于可靠性的要求通常比較高,在機械產品的高速化運行穩定性能保障方面,性能維護工作通常涉及到機械產品的運行速度控制,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提高機械產品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角度來進行可靠性建設。
參考文獻:
[1] 李常有,張義民,王躍武等.線性連續系統的動態與漸變耦合可靠性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12,48(2):23-29.DOI:10.3901.
[2] 胡光偉,劉澤文,侯智昊等.用于制備高機械可靠性RF MEMS開關的新型工藝[J].光學精密工程,2008,16(7):1213-1217.DOI:10.33211.
[3] 趙廣立,楊瑞剛,徐格寧等.基于未確知理論的小樣本數據分析在機械可靠性中的應用[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0,08(4):4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