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闡述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涵義,討論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的特殊性質,指出當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對職業道德建設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重點討論,就如何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幾點建議。
關鍵詞:會計從業人員 職業道德 道德建設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107-02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工程, 也是會計從業人員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會計職業道德是一種高標準的責任,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體現了它的價值和重要性。會計人員作為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維護者除了必須將本職工作置于法律、法規的約束和規范之下, 還必須具備與其職能相適應的職業道德水準,保障提供的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維護好經營者、投資人和社會公共利益, 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
一、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涵義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會計在本職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本職特征的、調整會計業務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在會計本職活動中的具體表現,由會計本職活動的具體內容、方式、所涉及的權力、責任、義務等決定。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法律制度起著重要補充的作用。會計法只能對會計從業人員的違法行為做出制約和懲治,不能對他們如何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會計職業道德可以對此起到很重要的補充作用;另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對調整會計本職活動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起著重要的作用。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法規,調整本職業務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創造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的發展。
二、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會計法制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廣大會計從業人員堅持原則、與時俱進、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體現了本職工作的價值所在,為我國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改進。
1.法制教育方面有待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重視不夠,對觸犯法律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執法不嚴,有法不依,違法不究。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工作中官僚主義作風和“官官相護”的劣根性都還存在,加之一些人為了“明哲保身”,即便對領導的錯誤決定不認可,也不敢違背,使得法律形同虛設。另外,會計從業人數的不斷增加也使得同行業人員之間形成一定的競爭,他們要尋求發展,一定會倍加珍惜工作機會,生存問題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問題,工作中的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卻不能成為他們考慮的第一要素。
2.管理機制方面有待改革。與其他經濟大國完善的管理機制相比,我國會計管理機制對從業人員的約束力明顯不足,我國現行的管理機制是政府和企業雙重管理。會計人員的管理大都以單位自我管理為主,會計機構的設立和會計人員的任用都由單位自已決定,自己監督自己,會計人員對單位負責人存在著利益依賴,不能獨立履行職能,不能對經營者進行必要的監督。在這樣的機制下,縱使會計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自我修養,對于像萬福生科做假賬、虛增銷售收入之事恐怕也只能抵制一時卻無力杜絕此事件的發生。
3.職業道德方面缺乏自我約束。隨著公私合資企業、私營企業的不斷增加,會計人員的需求數量也隨之加大。一些私營企業、公私合資企業的法人代表、經理人其本身的文化素質偏低、法律意識不強,對會計人員的任用不是以有良好的業務素質、較強的政策觀念和職業道德水平為標準,而是以企業利益為重,只要能按自己的意圖辦事就行,將國家的法律和利益置之不顧,致使雇傭的會計人員素質偏低,自身道德修養的程度不高,對遵守職業道德沒有清醒的認識,或者是沒有足夠的重視,不能把握好是非的界限,缺乏自我約束能力。
三、對于構建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體系的思考
經過前文的分析和探討,筆者認為應該按照“自上而下的三個層次”,即法律、管理體制和道德三個層次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建設:
1.法律是堅決不能逾越的底線。曾有西方學者指出,“道德是法律的哨兵,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隨著世界經濟和文化的進步,兩者的界限在不斷地重合。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的行為規范來維護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是通過國家機器強制執行,具有很強的他律性,會計法律制度是約束和調整會計從業人員的最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會計職員嚴格遵守財經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學會用法律標準衡量個人行為,用法律手段維護國家及自身權益。只有這樣,從業人員才會切實履行其責任和義務,才能杜絕徇私舞弊等現象的發生,從而保證自身及所服務的企業未來長盛不衰。因此,法律是會計從業人員堅決不能觸碰的底線。
2.管理體制的創新是調整好各方利益關系的重要保障。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必須緊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創新的管理體制會使會計從業人員既能為企業或單位改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出謀劃策、維護所有者權益,又能對經營者進行必要的監督,避免會計人員對單位負責人的利益依賴,削弱會計人員獨立監督的作用。這樣才能確保不損害各方利益,保障全社會經濟有序地運轉。
3.道德層面會計從業人員要自我完善。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要不斷提高、完善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近年來,我國出現的編制虛假財務報告、偽造會計賬簿、虛增企業利潤、協助偷稅漏稅、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等現象,充分說明光依靠法律法規等強制性規范不可能杜絕一切弊端的發生,必須輔以職業道德規范來提高會計從業者的素質,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通過自我監督、自我反思、自我批評,把職業道德轉化為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在工作中才能忠于職守、求真務實、客觀公正、扎扎實實做好每項工作,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四、對于完善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1.貫徹執行法律法規避免違法違規事件發生。會計工作是專業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新《會計規則》規定了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的法律責任。會計法、公司法、證券法、經濟法等法律法規是會計職業道德中帶有強制性的最基本的部分,因此積極宣傳和自覺接受相關法規的教育和學習對會計從業人員尤為重要。只有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增強政策觀念才能在工作中把握原則正確處理相關業務、維護會計法規的嚴肅性,才能保證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和完整,切實履行會計職業道德。
2.加快改革管理體制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在新經濟環境下,現行的經濟管理體制已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改革勢在必行。客觀地說,嚴謹、科學的新型管理體制正處于討論時期,我們必須深入開展新型管理體制的理論研究。在進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時,必須考慮到會計從業人員既要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也要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在改革中一方面要強化會計人員的監督工作,避免會計成為管理層操縱、利用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服務意識,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出謀劃策,這就需要我們盡快制訂、出臺新體制的配套制度,處理好會計從業人員與經營者的關系。再者企業內部控制必須納入管理制度,企業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加強對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有效防范舞弊和經營風險。會計從業人員在監督、服務、被監督的過程中促進了他們職業道德水準的不斷提高。
3.培養會計人員慎獨精神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慎獨是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它強調道德修養必須在“隱”和“微”上下功夫。認為在隱蔽的言行上能看出一個人的思想,在微小的事件上能顯示一個人的品質,即在無人監督、無人知道的情況下,也能嚴格按道德原則辦事,強調在社會公利和個人私利的對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對會計人員道德品質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繼續教育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在自我教育中要正確認識自己,學會反思、對比、兼聽。嚴格要求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工作性質,把握好是非界限,關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吸取經驗教訓。要堅持自覺性,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持之以恒地進行修養鍛煉。從點滴做起,以職業道德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保持“慎獨”的堅定性和自覺性,構筑牢固的思想防線。在具體工作中除了會計從業人員自我約束外,管理部門要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定期檢查從業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標準的情況,將其列為會計從業人員審驗、晉升、晉級、技術職務的聘任以及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 對認真執法、堅持原則、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從業人員給予精神的或物質的獎勵。另外,單位負責人首先要做到堅持原則、遵紀守法,在任用人員時選擇業務素質高、職業道德好的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支持會計人員依法開展工作。
五、結語
我們對當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狀況要有清醒的認識,明確方向,多方共同努力,繼續加強會計法規建設,加大監管力度,改善會計管理機制,降低會計與各方的利益關系,同時,增強會計人員的榮辱感和使命感,激發從業人員自身內在的精神力量,心中常有一個道德標桿,自發抵制外界侵蝕,自覺遵守和維護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 徐宏,常龍.中英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比較及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
[2] 蔣波.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
[3] 王小霞.談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1)
[4] 武建國.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
[5] 尉少庚.強化行業自律規范會計職業道德[J].河北經濟日報,2005.3.4
[6] 張海林.淺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商業經濟,2009(1)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四平 136000)
(作者簡介:常龍,吉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金融與會計。)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