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祥
(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英國,倫敦 吉爾福德鎮)
?
臨沂市XXX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
李世祥
(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英國,倫敦 吉爾福德鎮)
臨沂市XXX農村信用社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如何解決突出的不良貸款問題至關重要。文章運用實際調查和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對臨沂市XXX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現狀進行實證分析,發現目前存在不良貸款率較高、不良貸款的結構畸形以及不良貸款管理指標不達標等問題,進而分析其成因主要是貸款管理機制不完善、借款人道德水平較低以及該地區經濟環境脆弱,據此,提出了完善信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約束制約機制、建立健全崗位培訓機制、建立健全誠信貸款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借款主體監督機制以及建立健全貸款風險防控體系等對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不良貸款問題,進一步提高該農村信用社的競爭力。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成因;對策
我國對不良貸款的研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有關如何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的研究一直在繼續。特別是從199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以后,政府加強了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監控,這引起了國內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1]到目前為止,縱觀國內外不良貸款問題的研究成果,不外乎以下幾種模式:①內部消化模式,即通過提高信用社盈利水平、增強消化不良貸款的能力以減少不良貸款;②不良貸款流動模式,即農村信用社通過將不良貸款轉化為對企業的股權來實現不良貸款的重組以減少不良貸款;③破產清算模式,即對那些問題嚴重、經過多方救援及多種方式化解,仍然不能恢復生機的農村信用社宣布破產,然后按照法定程序清算以減少不良貸款,④美國重組信托公司(RTC)模式,即通過數學模型的方法減少不良貸款。[2]以上這些減少不良貸款的模式盡管都從不同的時間脈絡、不同的歷史背景研究了不良貸款問題,但是他們都延續了這樣一個思路,即都是減少現有不良貸款的模式,并沒有在如何避免不良貸款方面進行分析。
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都有其根源,積極探究其根源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正是基于這一考慮,本文從臨沂市XXX農村信用社(簡稱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現狀出發,運用例證分析法,深入剖析了其現存問題并進一步分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相應地提出了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的相關對策,在根源上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提高該農信社自身的競爭力。
(一)XXX農信社的經營現狀
1.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總體而言,目前該農信社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隨著各大國有商業銀行業務的多樣性擴張和國家對農信社扶持力度的下降,使得該農信社喪失了小額信貸的優勢,加之不良貸款的連年增加,使得該農信社近年來在銀行間的競爭力相對減弱,據有關統計顯示,2013年該農信社的利潤為986.96萬元,較2009年的1478.87萬元已有很大的下滑;當地部分商業銀行2013年的利潤為3708.41萬元,與之相比,該農信社的經營現狀顯然不容樂觀。
2.不良貸款問題突出
存款和貸款利息之差是各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一旦貸款出現問題,就會造成銀行的巨大利潤損失。由于近年來該農信社對貸款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相對放松,導致其不良貸款問題十分嚴重。來自該農信社的統計數據:從2009年到2013年間,不良貸款余額一直在增加,并且不良貸款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高于5%的規定標準。這嚴重削弱了該農信社在同行業間的競爭力。
(二)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發展趨勢
1.不良貸款率較高
根據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從2009年到2013年該農信社的貸款總額和不良貸款余額在逐年增加,其中不良貸款余額每年增加的速度在增加,不良貸款率一直在10%左右且居高不下,從2009年到2011呈下降趨勢,從2012年到2013呈上升趨勢(根據臨沂市銀行業的有關規定,農信社的不良貸款率應該控制在5%左右為最佳)。這充分說明不良貸款余額的增加速度有超過貸款增加速度的趨勢,由此可見,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率較高且嚴重超過規定標準。

表1 XXX農信社不良貸款數量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XXX農信社2009-2013年內部統計資料
2.不良貸款結構畸形
不良貸款的結構主要指次級貸款、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占不良貸款余額的比例。根據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損失貸款占不良貸款貸款比例最低,次級貸款占不良貸款的比例在逐年減少,損失貸款的占不良貸款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次級貸款和可疑貸款的比例變化較小。根據相關規定,在正常的不良貸款結構中損失貸款占比應該控制在17%以下。由此可見,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結構逐漸向畸形方向發展。

表2 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結構表
數據來源:XXX農信社2009-2013年內部統計資料
(三)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管理指標
根據臨沂市農村信用不良貸款管理條例,資本充足率和貸款質量指標有一定的標準。首先,資本充足率指標規定,資本凈額和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必須大于等于8%;其次,貸款質量指標規定,次級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必須小于等于8%,以及可疑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必須小于等于5%;損失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必須小于等于2%。[3]根據XXX農信社財務報表計算的2009年搞2013年的貸款質量指標,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管理指標表
數據來源:XXX農信社2010-2013年內部統計資料
根據臨沂市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管理要求,XXX農信社從2010年到2013年間,沒有一項管理指標達到要求。以上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現狀的分析充分說明了它存在嚴重的不良貸款問題,下文將重點分析產生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成因。
(一)XXX農信社的貸款管理機制不完善
貸款管理機制主要是指貸款申請時的機制和貸款放出時的機制。[4]自2003年起,雖然XXX農信社已經開始通過采取一些措施來強化對不良貸款的監控并且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它的貸款管理機制,但根據實地調查和資料發現,在其貸款申請時和貸款放出時這兩個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著許多漏洞。
1.貸款申請時的管理漏洞
首先,貸款申請前的管理存在漏洞。審查人員對借款人的真實身份、資產應有狀況以及提供材料的真實性方面的審查不嚴格。例如,由于2010年XXX農信社的貸款受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政策干預較多,很多不滿足貸款審批條件的貸款也能通過審批,這種客觀條件限制了XXX農信社貸款申請機制的完善,一旦放貸對象出現經濟危機,那么這些貸款將會變成巨額不良貸款。
其次,貸款申請后的管理存在漏洞。根據調查,XXX農信社的貸款主體主要面向農村,其借款主體主要是農民和農村企業等,貸款額度相對較小,貸款數量較多。這些特點使得貸款材料的管理、借款人資料的更新以及貸款的清收等工作至關重要。然而,XXX農信社在經營上更加注重完成規定的任務額,對于貸款申請后續工作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貸款后續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以來一旦借款主體的情況發生變化,將會因制度不完善而產生大量的不良貸款。[5]例如,2012年,由于XXX農信社一部分信貸工作人員的懈怠,即沒有及時整理并分析這些小額貸款人的申請材料,導致當年多數貸款沒能及時收回,隨之產生了數額不小的不良貸款。
2.貸款放出時的管理漏洞
首先,從貸款前的管理機制來看:根據實地調查和查閱資料,XXX農信社的貸款前調查比較重視形式,貸款不能按照規定要求當面簽理,對借款主體的個人信息即信用狀況和經濟狀況掌握的不夠全面透徹,違規放貸的現象經常發生。再加上冒名替他人貸款的現象屢禁不止,一旦某個中間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形成不良貸款。[6]例如,2012年XXX農信社的某名工作人員因其親戚需要一筆貸款用來投資股票,但是他的經濟能力滿足不了貸款的條件,于是這名工作人員就省略了貸款前調查這一個貸款環節,直接為他的親戚提供一年貸款擔保。由于當時股票行情低迷,他的親戚所購買的股票在年底出現了巨額虧損,直接導致他不能按時歸還這筆巨額貸款,這名工作人員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同時,農信社內部出現了相應的不良貸款。
其次,對于貸款后的管理:貸款發放后,一方面信貸人員未能對款項進行有效的監控,導致貸款到期也不能及時收回;另一方面,部分款項過了訴訟期限失去了訴訟時效,這毫無疑問地產生了巨額不良貸款。[7]例如,2010年XXX農信社一部分信貸工作人員成功完成了一項貸款期限為三年的巨額貸款任務,農信社于2012年的一次客戶調查發現,由于這筆巨額款項的借款主體自身的經濟狀況極度惡化,導致農信社不能按時收回這筆貸款,隨之產生了2013年的一筆巨額不良貸款,這也是造成2013年不良貸款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二)XXX農信社借款人的道德水平較低
據調查,XXX農信社設在農村地區,其借款人主要是農村居民或是鄉鎮企業,受教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借款人的平均道德水平較低,因道德風險而經常出現“借款不還”的現象。[8]借款人的道德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借款人提供虛假信息
由于借款人急需申請貸款但它的自身的經濟條件不符合XXX農信社的貸款規定,所以只能通過偽造信息而取得貸款,即借款人提供虛假信息。例如,2009年當地的某些企業因為某些經營業務而急需貸款,但是由于客觀條件不符合XXX農信社申請貸款的規定,只能采取偽造信息的手段來取得貸款。然而,XXX農信社卻未能及時發現虛假信息,幾年后這些企業中的大多數企業因經營不善而破產,產生了巨額不良貸款。
2.借款人采取欺詐行為
借款人采取欺詐行為是指借款人通過一切手段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貸款的主要用途是借款人從事的貸款主營業務以外的行業或者挪用貸款而獲取個人收益。[9]在這種情況下的借款人沒有償還貸款的意愿,一旦獲得了貸款金額,償還貸款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貸款風險非常大,形成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可能性也極高。例如,2012年當地有幾家企業打著需要籌集資金開辦新的項目,采取一切手段向XXX農信社申請貸款,農信社因信息不對稱而放出這筆巨額款項,貸款放出不久,這幾家企業就自行宣告破產,巨額貸款不知去向,導致農信社產生了巨額不良貸款。
(三)農村地區的經濟環境脆弱
根據實地調查,該社所處的農村地區的經濟環境比較脆弱,旱災是影響農民生活和經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再加上近年來當地生老病死的現象時常發生。[10]農村的經濟環境脆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借款人的壽命問題是貸款是否能得到及時償還的關鍵。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夫妻二人的共同收入是農村普通家庭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借款人因突發病、意外損傷而死亡,或者因終生殘疾而喪失工作能力和還款能力的時候,那么借款人往往會出現經濟問題而不能按期或者不能償還貸款,這無疑會產生相當數量的不良貸款。例如,根據資料統計,2008年該農村地區的老齡化人口急劇增加,占當地農村地區人口的6.9%,并且當年因疾病而死亡的人口占當地農村地區人口的13.32%,局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的持有XXX農信社的貸款,根據XXX農信社內部統計資料,當年形成的不良貸款中有高達30%的不良貸款來自這些人。
另一方面,氣候突然變化、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可避免的自然環境因素會使作物大量減產,從而引起農村地區經濟環境的動蕩,給農村地區的經濟造成致命打擊。如果政府未能及時采取農產品收購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應對,農村經濟環境就會發生動蕩,從而給農戶帶來極大的損失,農戶失去了以糧食為主的收入來源,毫無疑問地不能按時償還貸款,這將會產生大量的不良貸款。例如,2011年該農村地區發生了一次規模較大的旱災,當年農作物大量減產,同時當地政府并沒有及時采取農產品的收購政策,這導致當年該農村地區的農民生活質量和經濟能力急劇惡化,有相當一部分持有XXX農信社貸款的農民以及農資企業暫時失去了償還貸款的經濟能力,從而使當年XXX農信社產生了大量不良貸款。
(一)完善信貸管理制度
針對XXX農信社信貸管理機制不完善這一問題,應該通過制定一套完善的信貸管理制度以在制度方面強化管理。
首先,在貸款申請時,XXX農信社應充分收集和分析貸款人的經濟狀況、健康狀況以及信用狀況等信息,建立貸款人信息分析部門,專門負責分析貸款人的信息,同時 與其他容易引發錢權交易的部門相互制衡,避免發生損公利己的行為。
其次,貸款放出時,XXX農信社應相應地建立健全不良貸款監控機制,不能對已經貸出的款項放手不管,要定期地監控已帶出的款項。XXX農信社應給每一筆貸出款項建立一個監測臺賬、給每一個借款客戶建立個人電子賬戶,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把握好企業客戶法人代表的經濟狀況以及企業主管部門的資產狀況。
(二)建立健全崗位培訓機制
信貸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直接決定著XXX農信社貸款質量的好壞。應該通過崗位培訓來強化員工的崗位意識,形成“以制度為主、以培訓教育為輔”的機制,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XXX農信社應強化對貸款工作人員的崗位培訓,形成定期崗位培訓機制,提高相關員工的業務素養,即注重培養信貸管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提高其法律法規意識和崗位意識等,逐步實現信貸管理工作規范化和程序化,進而有效地從根源上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11]
其次,XXX農信社應培養高素質的信貸人才隊伍。一方面,高素質的信貸人才隊伍有助于崗位培訓機制的運行,同時可以處理每一筆貸款;另一方面,高素質的信貸隊伍具有較強的崗位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XXX農信社招聘人員的整體素質,使匱乏的人力資源得到最優配置,進而有效地從根源上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
(三)建立健全約束制約機制
不論是職業素質低還是體制上的漏洞都極有可能引發巨大的道德風險,因此建立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約束制約機制是解決由道德因素而產生的不良貸款的有效方式。
首先,要建立法紀制約機制。建立法紀制約機制以加大對違規工作人員懲處的力度,一旦發現有違法亂紀現象發生,要一視同仁,情節嚴重者要將其調離崗位或開除。
其次,要建立責任制約機制。建立責任制約機制以加強農村信用社信貸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實行貸款責任終身制,也就是說每個相關工作人員要對自己放出的每一筆貸款負責,將責任明確到人,這樣以來便可以提高信貸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從信用社內部加強防控以降低信貸風險進而達到從根源上避免不良貸款產生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誠信貸款激勵機制
針對XXX農信社的借款主體道德水平較低這一問題,應該通過建立誠信貸款激勵機制來減少一定的道德風險,進而達到避免不良貸款產生的目的。建立誠信貸款激勵機制,通過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獎勵措施以充分調動貸款人的積極性,以促使他們及時償還貸款。完善的信用評級制度是影響誠信貸款激勵機制運行的關鍵。[12]
(五)建立健全借款主體監督機制
針對XXX農信社的借款人道德水平較低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借款主體監督機制來減少一定的道德風險,時時刻刻地掌握借款主體的各項信息以便判斷其經濟能力是否發生變化,及時地避免產生不良貸款。[13]信貸工作人員在放出貸款以后要時刻對借款人的個人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動態監控,通過各種方式途徑及時掌握借款人的經濟狀況、經營狀況、抵押物的狀況、保證人的經濟狀況以及質押物的狀況等各方面的詳細信息,并定期檢查借款企業的財務報表或者去現場進行實地檢查。
(六)建立健全貸款風險防控體系
針對XXX農信社所處地區的農村經濟環境脆弱這一問題,應該建立健全有效地貸款風險防控體系以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部經濟因素產生的貸款風險。[14]有效的貸款風險防控體系主要包括貸款信息和風險預警系統以及貸款信息監測和風險控制專員這兩個方面。
1.完善貸款信息和風險預警系統
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以便及時對農村經濟環境進行高效地分析,這樣便可以提高管理人員決策的準確性,使其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由于經濟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貸款風險,從而提高XXX農信社抵抗貸款風險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貸款風險,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并提高XXX農信社自身的競爭力。
2.引進貸款信息監測和風控人才
以高工資招聘有關信息監測和風險控制專業方面的尖端人才,專門負責監測可能導致產生不良貸款的農村經濟環境。[15]在解決好XXX農信社自身問題和借款人問題的同時,要時刻運用已有的信息資源和知識經驗對農村經濟環境做出實時分析,不能盲目對已經貸出的款項置之不理,也不能盲目認為只要處理好了XXX農信社貸款管理機制以及道德風險問題就可以高枕無憂,畢竟“天有不測風云”。采取這種措施,能夠有效地將農村經濟環境環境變化而造成的貸款風險最小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提高XXX農信社的競爭力。
綜合以上對XXX農村信用不良貸款的現狀和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相關的配套措施從不良貸款產生的根源上幫助農信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得出結論: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的現狀不容樂觀,不良貸款率較高且不良貸款結構畸形,不良貸款問題嚴重;產生XXX農信社不良貸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貸款管理機制不完善、借款人道德水平較低以及農村經濟環境脆弱;完善自身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制度手段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是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時,XXX農信社應加強風險控制部門的建設,努力將風險最小化以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貸款的產生,進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進而充分發揮其對當地經濟促進作用。
但是,受學術水平專業能力及時間有限,本文尚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學習研究中進一步完善:利率、當地經濟水平、銀行體系的監管體制等也是造成XXX農信社不良貸款產生的重要原因,本文未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尚存在欠缺。文章僅僅從理論層面對農信社不良貸款問題作了淺顯的分析,未從技術方面提出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的方法。
[1] 張杰.中國農村信用制度:結構變遷與政策[M].中國人民出版,2010:44-48.
[2] 李百威,劉魁忠.風險管理—銀行的核心競爭力[J].財政金融,2008(18):17-18.
[3] 李丹紅.農村民間金融發展現狀與重點改革政策[J].金融研究,2011(4):17-19.
[4] 閆才林.對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管理的思考[J].西安金融,2010(5):35-36.
[5] 馬國峰.淺議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J].時代金融,2011(3):35-36.
[6] 黃孝武.論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治理[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1(3):22-24.
[7] 魏巖.縣域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防范[J].現代金融,2012(1):47-49.
[8] 杜婷.淺談如何減小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不良貸款[J].時代金融,2011(6):41-42.
[9] 匡愛梅.我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問題分析[J].新西部,2012 (4): 46-46.
[10] 安然.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宏觀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12.
[11] 李思躍.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2.
[12] 徐琳.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及解決措施[D].華東科技大學,2012.
[13] 朱乾宇.中國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化解及信貸風險防范[D].華中科技大學,2011.
[14] 戴勇.處置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的有效途徑[D].中山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