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強,劉 勇,程鵬正
(天津騰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中海達·開啟智時代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支持下的三維精細模型制作
朱國強,劉 勇,程鵬正
(天津騰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隨著傾斜攝影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對三維模型的快速制作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大多仍停留在大范圍較粗糙三維場景的制作上,無法真正做到三維模型的精細化、單體化制作。本文基于中海達無人機搭載傾斜攝影相機快速獲取大范圍、高分辨率的多視影像數據,利用DP-Smart軟件快速獲得測區三維場景,通過DP-Modeler軟件實現單體化精細建模,實現了大范圍三維精細模型的快速制作。
中海達無人機傾斜攝影系統主要包括:iFly D1四旋翼無人機飛行平臺、iCam Q5傾斜攝影相機、后處理軟件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無人機傾斜攝影系統
iFly D1為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提供了低成本、高性能、高穩定性的專業航空攝影飛行平臺。其詳細性能參數為:起飛重量8 kg,荷載能力3 kg,續航時間70 min,飛行高度4000 m,垂直起降,地面站系統控制半徑達10 km。
iCam Q5為高分辨率、寬區域覆蓋的專業傾斜攝影相機。其性能參數如下:1.68 kg,總像素大于1億,支持SD卡存儲,分辨率達0.01~0.1 m。
傾斜攝影三維自動建模軟件DP-Smart是一套基于空地多源序列影像,全自動生成高分辨率三維模型的自動化建模軟件。該軟件經全自動空三解算、密集點云生成、構建TIN網、自動紋理映射等步驟,實現三維模型的快速生成。
傾斜攝影三維建模軟件DP-Modeler利用傾斜攝影可實現單張影像測量原理,在垂直影像上獲取頂部結構,在多視傾斜影像上獲取房屋立面結構信息,對其進行推拉、編輯、調整得到精細的單體化模型。利用傾斜攝影建筑物側面紋理可采集的特點,實現模型貼圖自動從影像中采集,一鍵完成模型貼圖。
總體技術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傾斜攝影技術流程
利用iFly D1四旋翼無人機搭載iCam Q5傾斜攝影相機,在每個相機曝光位置上,同時從多個角度(前、后、左、右、上)采集地面目標影像,獲取地面目標高分辨率多視影像數據。如圖3所示。

圖3 傾斜相機多視影像獲取
在獲取測區地面目標高分辨率多視影像數據的基礎上,基于DP-Smart軟件,對多視影像數據采用區域網平差方法進行空三加密計算,恢復影像在拍攝瞬間的空間位置與姿態;利用多視影像密集匹配技術獲取影像的同名點坐標,進而獲得對應地物高密度的三維點云;基于點云構建地物TIN模型,通過配準TIN模型的每一個三角面片與對應紋理影像,進行模型自動紋理映射,從而得到三維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基于DP-Smart軟件構建三維場景流程
基于DP-Smart等軟件可快速自動生成三維場景,但生成的三維模型數據具有以下特點:①生成的三維場景是整體性的,不能實現模型的單體化制作,對模型后期應用有很大局限;②三維模型數據量較大,給三維場景的加載、查看帶來很多不便;③三維模型精度較低,有些模型表面出現一些“漏洞”,有些模型邊緣拉花很嚴重。
以DP-Smart生成的OSG模型作為參考,在此基礎上結合空地的影像來進行建模,實現基于多幅影像的快速、精確三維建模,達到模型與影像完全套合,使模型具有精確的三維坐標信息,實現模型貼圖自動從影像中采集,一鍵完成模型貼圖。如圖5、圖6所示。

圖5 單體化模型線框模式

圖6 單體化模型顯示
在基于DP-Modeler軟件對三維場景進行單體
化建模后,通過模型踏平、刪除或重建等方式,對原有三維場景進行模型整飾,進而形成可單體化管理的高精度三維場景。
基于無人機傾斜攝影三維重建流程,對某市區和某園區進行了三維建模。利用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經過自動空三、密集匹配等,生成了該區域的DOM。以采集的多視像片作為紋理材質,獲得了測區的三維精細模型,分別如圖7—圖9所示。

圖7 某市區三維場景重建局部(某小區)

圖8 某園區三維場景重建

圖9 某市區三維場景重建
通過試驗可知,在利用iFly D1四旋翼無人機搭載iCam Q5傾斜攝影相機獲取測區地面目標多視影像數據的基礎上,利用DP-Smart軟件快速獲取測區三維場景數據,然后利用DP-Modeler軟件建立單體化精細模型,可以快速實現三維模型的單體化、精細化制作。
本文利用中海達iFly D1四旋翼無人機搭載iCam Q5傾斜相機,在對某市區和某園區進行了多視影像數據采集的基礎上,利用武漢天際航公司軟件處理體系,實現了模型可單體化管理的高精度三維場景。
(本專欄由中海達和本刊編輯部共同主辦)